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模式探索
時間:2022-09-17 10:52:59
導語: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推動了我國人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1,2],人防通信工程是人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3-6]。不斷加強人防通信工程建設可為國家提供安全和穩固的發展環境[7-9]。計算機網絡技術作為通信工程中的核心技術,被廣泛應用于人防建設,但存在通信人才隊伍的能力難以滿足崗位需要的問題[10,11]。面對人防建設隊伍中通信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需結合人防通信工程專業崗位需求,改變“計算機網絡”課程以理論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通過課題研討與理論教學同步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12-15]。理論課程結束后,設計綜合實驗,提高學生對網絡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對未來崗位的適應能力。
1“計算機網絡”課程在人防通信工程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傳統教學方式為主。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中依然占主導地位。教師在講臺上精彩講授,學生在下面被動聽課,這種信息單向傳遞的方式限制了學生潛能的發揮。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在限定時間內講完本次課程內容,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很難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部分學生對知識理解不夠深入,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該課程的興趣和信心。1.2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材和教師固有的知識。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技術不斷更新,但“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教師講授的內容只局限于教材和教師固有的知識,并不能第一時間將學科前沿知識搬到課堂上,未能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1.3重理論輕實踐。“計算機網絡”課程注重工程性和實踐性,在人防建設中,網絡規劃設計、綜合布線及網絡管理等一系列任務均需綜合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就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實踐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計算機網絡”課程內容非常豐富,專業術語和基礎概念較多,而且內容比較抽象,但課程總課時偏少。教師在授課時更側重理論教學,壓縮實踐課時,一切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忽略了課程的實踐要求。1.4課程考核方式單一。目前,“計算機網絡”課程以理論考核為主。教師通過期中、期末考試,對學生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進行評價,而忽略了對學生網絡操作能力的考核,這也給學生帶來誤解—理論知識的掌握遠重于實踐操作能力。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與人防通信工程專業學生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和未來崗位需求不符,不利于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
2教學模式改革
2.1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復合型人才培養。不同專業的學生對知識的需求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前一定要進行全面的學情分析,對課程準確定位,明確教學目標,預估教學效果,并在授課過程中根據學生表現及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分析人防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和未來崗位需求,得知人防通信工程專業更側重要求學生的網絡操作、維護能力,以及網絡故障分析、解決能力。同時,結合網絡技術發展迅速、更新快的特點,要求教師根據學生需求和課程特點改變教學理念,從傳統的局限于教材內容的理論教學模式,轉變為將基礎理論教學和學科前沿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從傳統的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標的教學思想,轉變為根據實際需求培養崗位和社會需要的人才的教學思想。目前筆者所在教學組已經在2018級人防通信工程專業的教學中完成了教學改革,針對人防工程在地下通常無法利用商用移動網的實際問題,增加新的Adhoc自組網(見圖1),為學生適應未來工作崗位需求打下了堅實基礎。2.2課堂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有機結合。考慮到課程內容豐富但課時少、教學以傳統教學方式為主的現實問題,將部分教學內容布置給學生進行課下自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課上學習的重要知識點,布置課后實踐課題,讓學生自主操作,遇到疑難問題時查閱資料或相互討論,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基本原理、概念的理解程度,更提高了學生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在對2018級人防通信工程專業學生的教學中,筆者在課后增加了自學模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基于TCP/IP協議在應用層搭建簡易的多人聊天系統,如圖2所示。通過學生一個月的努力,4個小組的學生分別成功建立了聊天系統。實現了教師課堂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有機結合,運用理論知識解決現實問題,不僅使學生客觀認識了知識的價值,更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轉變了教師授課的模式:由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運用知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這種做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減輕了教師的授課壓力。2.3優化教學內容,實現行知統一。行知統一反映的是學習和實踐之間的辯證關系。“計算機網絡”課程中的實踐操作是深入理解網絡基本原理和思想的重要手段,對學生網絡實踐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對人防通信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踐操作,驗證知識的同時思考、總結,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其實踐操作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考慮到人防通信工程專業學生對網絡操作和維護技能的強烈需求,適當調整教學方式和內容,努力讓學生做到行知統一。“計算機網絡”課程共50學時,為了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教師需要認真梳理教學內容。按照難易程度,將知識分為三類(見表1):①重、難點內容,如可靠傳輸原理、TCP擁塞控制和路由選擇算法等,教師在課上重點講授;②易理解內容,如HTTP協議工作過程、ICMP協議分析等,教師在課上簡單講解原理,課下安排課題讓學生動手操作,驗證知識并發現知識背后隱藏的細節;③了解內容,如無線網絡中共享信道問題,讓學生討論CSMA/CD能否很好地解決無線網絡中共享信道問題,通過知識延伸和設置思考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搜索資料,然后借助課上討論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2.4課題研討式教學模式。切實從課程注重工程性和實踐性的特點,以及人防通信工程專業學生未來崗位需求出發,授課過程中通過課題研討式教學,引導學生對課題展開探究,將科學研究方法應用到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獲取知識的能力。課題研討式教學方法的具體操作步驟包括以下3個方面。(1)選定課題內容。要選擇與理論內容緊密結合的課題,保證課題內容能夠驗證理論知識,同時注重知識的延伸。(2)課題時間安排。講授理論知識要與相關課題的研討進度保持一致,理論知識授課完畢后,馬上布置課題作業,學生課下操作,并將研究成果做成PPT。(3)課題匯報實施。在下次課中預留15分鐘,由學生進行匯報、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情況適當補充并對匯報人進行評價。通過研討式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操作的能力,也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2.5注重全過程監管。教學考核評價不僅是教師對學生知識掌握水平的衡量,也是教師教學實施效果的體現,為教師更好地改進教學提供依據和支持。所以,教師應打破以往的單一的理論考試方式,突出過程性考核,通過階段測試、平時成績和實驗成績相結合的全過程考核機制(見圖3),如課程成績=課終考試(50%)+中期測驗(20%)+實驗成績(10%)+平時成績(20%),使評價更具系統性和多元化,同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0%10%20%50%課終考試中期測驗平時成績實驗成績圖3全過程考核機制2.6課堂教學評價對教學課程改革進行跟蹤和評價,可通過大學督導聽課評估和學生評價完成。筆者進行的課程教學改革在實施中多次獲得大學督導聽、查課,無論是教學模式改革還是教學效果,評估結果均為優秀。此外,針對學生群體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此次教學改革學生滿意度達100%,如圖4所示。
3結語
針對國家人防通信工程建設中對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人才能力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的問題,結合人防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未來崗位需求,從“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及教學模式等方面深入分析,對“計算機網絡”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根據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弊端,轉變教學理念,從“教師想要給學生什么”出發轉變為從“學生想要獲得什么”出發;注重引導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索;梳理教學內容,針對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實施不同的授課方式;打破單一考核方式,注重全過程監管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和對知識的探索中。課題研討式教學方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還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獲得了良好的教學評價,為提升人防通信建設專業人員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持。
作者:榮鳳娟 王海 劉熹 彭來獻 米志超 李艾靜 單位:陸軍工程大學通信工程學院
- 上一篇: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研究
- 下一篇:聚居區社會秩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