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專業多元化教學方法研究

時間:2022-03-06 10:26:10

導語:計算機專業多元化教學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專業多元化教學方法研究

摘要:針對研究型大學發展過程中教學方法改革的問題,從“樂—學—思—創”教學理念的定位與構想、多元化教學方法在計算機專業課程中的設計與實踐、構建激勵和考核評價機制三個方面對計算機專業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和闡述。

關鍵詞:教學理念;多元化教學方法;教學體系;評價機制

教學方法是由最富有生命力、能動性的師生,共同進行的認識、探究過程和心理感受過程,是教學過程中最豐富多彩,對教學質量影響最顯著的組成因素,是教學改革最外顯、最根本的落腳點。改革教學方法,是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此,本文提出針對國內高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方法存在的不足,充分考慮到計算機專業的特點,設計符合計算機專業課程特色,有利于其發展的基于“樂—學—思—創”理念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并進行研究與實踐,目的是培養出高素質的計算機領域創新型人才,促進高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改革。

一、“樂—學—思—創”教學理念的定位與構想

以培養勤奮好學、獨立思考、主動實踐、大膽創新的計算機專業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為目標,把“以樂帶學,以樂引思,以樂導創”作為主導思想,要始終牢記把“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充分體現“學”的基礎性、“思”的核心性和“創”的靈魂性。

二、多元化教學方法在計算機類專業教學中的實踐

1.“樂”融入教學的過程中。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當中,將“樂”放在首要位置,課前認真備課,設計好教學方式,確定好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中帶動學生思考,以提問的方式啟發學生積極回答,通過有趣的案例激發學生的興趣。2.以“樂”帶“學”,“學”是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基礎。計算機專業實踐性較強,在授課過程中,要以“樂”帶“學”,教學應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1)舉例教學法:在這種方法中,要求老師與學生更多地參與和投入。老師要提前準備出需要討論的材料和案例,通過一定的程序展示出來。學生對老師提供的素材進行分組討論,調研分析,得出結論。例如教師在上網絡安全的課程時,可精選一些典型案例供學生分析,如提出黑客問題供學生討論,由學生調研,發表看法,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2)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圍繞著項目開展的教學方法。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配合完成一個項目。項目教學法要先明確出項目需求、要完成的任務;然后確定研究內容、研究方案、關鍵技術;再制定研究計劃,安排進度,最后實現,進行評估。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可以設定一些capstone課程,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完成一個項目,執行項目全過程,鍛煉學生獨立科研的能力以及培養團隊合作精神。(3)任務驅動法。任務驅動法是以任務為導向,師生配合,學生合作,為完成任務而進行的一種研究式學習方法。尤其在一些實驗環節上,可以由實驗老師示范配合多媒體課件,全方位展示實驗過程,學生在此基礎上具體操作,并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實驗改進,老師可以根據改進的情況進行點評,避免固守成規,培養創造性。3.以“樂”引“思”,“思”是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核心。培養興趣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啟發學生主動思考,是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的關鍵,也是推動科研進一步的發展的必要因素。在一些設計性比較強的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引導學生提問題,提出自己的額疑問,通過討論,解決問題。4.以“樂”導“創”,“創”是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靈魂。可以考慮在C語言、數據庫原理等課程中提出一些設計類的課題,這些課題沒有標準答案,可根據現實環境和自己的經驗知識作答,需要學生們能夠提出創新型、有亮點的解答。考慮到計算機專業學習要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最終的目的是使得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鼓勵同學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老師的科研項目中,通過對科研項目的項目需求分析,掌握教學內容。通過獨立思考、判斷,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獨特見解,并動手實踐,在達到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的作用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鍛煉和開發學生的獨立科研能力。

三、構建與多元化教學法相適應的激勵和考核評價機制

1.構建與多元化教學法相適應的激勵機制。為了調動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使得管理與時俱進,使得課堂融入社會,應該建立完整的與多元化教學方法相適應的激勵機制,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2.構建與多元化教學法相適應的考核評價機制。評估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教師的評估,另一個部分是學生的自我評估。教師的評估是指老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一個評估。學生的自我評估是學生對自我學習的一個評價和肯定。由于高校的課程除了期末考試之外一般就沒有其他的考試形式,為了落實課程的內容,及時地掌握了解、評估以及檢測教師教、學生學的成果,可以在課程當中設計多次階段性課程內容的現場考核與學生自我評估環節,可以通過課程答辯的形式進行,目的是完成學生的自我評估,使其了解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之處,老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考核審視教學效果,不斷反思,提高教學效果。

四、結論

本文以計算機專業及其專業教學為著眼點,將所提出的基于“樂—學—思—創”理念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在計算機專業的主干課程———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等課程中全面展開,并通過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不斷地分析和整理學生學習效果的數據,爭取探索出一種適合計算機專業的優秀的教學方法,可對相關專業和院校的教學方法改革起到一定的示范輻射作用,為加快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思路和參考。

參考文獻:

[1]姜迪,潘晟旻.基于MOOC的全生命周期翻轉教學方法研究[J].軟件導刊,2019,(11):26.

[2]鄭浩,王者鶴.美國本科STEM教育質量監測:邏輯、標準與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19,(11):20.

[3]蘇麗,劉志林,陳明杰.“樂學思創”理念及其多元化教學方法[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4,(9):25.

作者:劉心 崔金榮 單位:華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