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下區域科技創新論文

時間:2022-05-22 09:38:55

導語:經濟發展下區域科技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發展下區域科技創新論文

1我國區域科技創新現狀

當前,我國各省市基本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主導產業,各地的工業化進程差異和資源特點不同,以及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對各區域的產業引導,促使了各區域資源向優勢產業集中。這些特色產業以集群的方式存在,成為該區域創新系統內的重要部分。區域創新體系主導產業的多樣性規定了政策的多樣性和針對性。截止目前,我國除西藏外,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都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些開發區有力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展現出我國當前區域科技創新發展的現狀,并有力地推進了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實踐證明,加快區域科技創新,是實現科技與經濟相互融合、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

2區域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企業作為區域創新系統實現創新功能的重要載體,一個區域的企業決定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區域創新能力的提升,能夠為當地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創新提供良好的孵化環境,為企業創新提供更多更為有效的幫助,使這些企業共享優勢資源,并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更大的創新成果,互惠互利,快速成長,直接帶動了該區域的經濟發展速度。區域創新體系是一個功能多樣、結構復雜的復合系統。在區域創新能力的發展中,大型企業往往承擔起高精技術的科研攻關工作,為區域創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而中小企業作為區域經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創新能力的提升同樣會為區域創新系統作出重要貢獻。中小型科技創新企業由于規模小,經營靈活,轉型速度快,與市場對接較為緊密,能夠及時捕捉市場需求并研發相應的實用新技術,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的過程,并迅速將其推向消費市場,從而極大地帶動該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大企業通過與中小企業合理的分工協作,能夠提高效率,優勢互補,形成優勢產業鏈和競爭核心優勢,提高了區域的整體競爭力,推動當地經濟實力的提升。區域創新系統與當地經濟發展緊密相關,只要走上良性循環,區域科技創新必將帶動經濟發展,從而提高該區域競爭實力。

3中國區域科技創新在經濟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我國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方興未艾,許多新的問題也開始凸顯出來,已然成為阻礙當地經濟的健康發展以及區域創新的瓶頸,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缺乏區域規劃,功能定位不明確。近年來,國家密集批復了很多區域發展規劃,其中大部分規劃對國家戰略具有重要意義。某些特定區域發展規劃定位并不十分確切,直接導致許多地方重復建設,這表明了一定程度存在政策真空和政策盲點。由于各地區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定位并不十分明確,國家對不同區域的支持政策難以從國家創新戰略的整體布局出發進行綜合考慮,導致考核目標模糊,定位不清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區域科技創新對本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有效作用。其次,缺乏具有區域特色的科技創新體系支撐。國家創新激勵政策體系較多地從創新主體和產業上引導創新,國家發改委對區域創新體系的各種項目、企業技術改造項目以及國家科技部的創新型企業支持項目、火炬計劃,都是從創新主體和產業上支持這些產業和企業創新,而針對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制度嚴重滯后,導致了對激發區域創新潛力、提高區域創新能力的整體導向不足。第三,區域內實體性創新平臺匱乏,共性關鍵技術突破缺乏制度保障。據國家科技部統計,當前,大約85%的科技支撐計劃、60%的“863”計劃,都是由這些企業自己來承擔的,企業和科研院所兩股創新力量在特定區域內仍然是割裂的,進行的并不十分暢通,致使難以在公共創新平臺上進行有效合作,難以實現具有公共特性和技術范式拐點特征的重大技術創新。有些高新區設立了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服務中心等,但也僅限于產品檢測、設備檢測等簡單的服務功能,服務組織科研專業性不足,沒有發揮整合創新資源、激發創新的作用。

4推進區域科技創新發展的政策建議

4.1制定促進科技合作長遠的發展政策

政府做好區域經濟的合作戰略與規劃,協調制定科技金融政策,通過政策創新促進科學技術的集成式發展,同時與科技發展規劃相銜接。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和市場機制在區域科技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確保科技資源有效地自由流動,促進地區科學技術的協調發展,健全科技創新與經濟的合作制度,進一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同時,引導并搭建區域內共性技術平臺,創造科技資源的聚集效應,根據區域特點,制定促進科技合作長遠的發展政策。

4.2引導并激發區域科技創新活力

鼓勵區域內科技創新型企業技術創新和研發,政府向這些企業提供部分研發費用支持,尤其推動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促進這些企業與大學及科研院所聯手,共同開發創新技術,開展項目合作。同時,政府積極為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技術研發提供服務、意見等。針對區域特點,選擇優先領域,實施重大專項。政府注重推進基礎性、非盈利性、公益性科技領域的合作,注重推進戰略高技術的合作攻關,注重引導科技創新組群和產業聯盟的形成。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合作的主觀能動性,依據不同企業的科技基礎、不同企業的優勢及需求,提出合作的意愿及要求,實現互利共贏的目的,激發區域科技創新活力。

4.3多渠道聯合拓展科技型企業融資渠道

大力支持區域合作項目的管理和研發,對區域內重大科技合作項目,相關部門要聯合這些企業向國家爭取科研經費。同時,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加大對區域內優秀的科技型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各商業銀行融資主渠道作用,加強國有商業對該區域科技型中小型企業信貸的功能。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加快發展中小銀行以及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平臺,構建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最重要的是,建立多元化的信用擔保體系,完善該區域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信用評估體系,當地政府組織搭臺支持擔保體系發展。定期舉行銀企對接活動,為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開辟融資渠道,建立協調多層次的資本市場。

作者:高騰單位:太原科技戰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