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工程科技創新策略探討

時間:2022-01-11 05:59:17

導語:農機工程科技創新策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機工程科技創新策略探討

摘要:對我國的現實情況而言,農機產業形成和發展都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率提升,而且對于農業現代化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也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堅持對農機科技進行創新,也是促進農業機械化有更好的發展,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經之路。本文將針對怎樣提升農機工程的具體科技創新水平展開分析。

關鍵詞:科技創新策略;農機工程;研究分析

對一個國家而言,農業機械化就是農業向著現代化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內容,同時也是農業科技的先進應用和推廣的載體之一,農機工程的科技水平越高,就越能降低農業生產耗費的成本,同時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繼而有效提升我國的農業綜合性生產水平以及農業產業化的整體水平等。

一、當前農機科技現狀

農機科技,即是將科學技術同農機生產進行有效融合(或是對于農村經濟當中需求的產品發展加工技術和生產手段),科技往往是第一的生產力,也是在勞動生產的時候,人們維持自身發展的一項手段。將勞動生產同科學技術相互融合起來,能夠令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

(一)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我國的農機工程水平不斷地提升,在針對農機工程進行科研的工作上也有比較理想的成果,不過大部分成果都沒能和農業生產相結合,自然就無法獲得實際性的經濟收益以及社會效益。目前我國依然強調生物科技的發展,因此農機工程的發展尚且沒能受到充分重視,而且人才、物力支持也相對比較薄弱。

(二)技術水平滯后

目前針對農機工程的技術研究以及實際應用都相對落后,雖然我國已經開始重視農機工程的基礎性建設,不過就實際情況來看水平依然相對較低。雖然農業機械化的水平在逐漸地升高,不過農產品的加工技術和農機裝備水平依然處在發展階段,加上農產品的運輸制度也不是非常完善,經常會出現滯銷情況,針對農村地區的經濟情況形成了一定的損傷。與此同時,我國的工業化水平飛速發展,導致農作物的生長、生產環境都受到了破壞,也會對農機工程發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

(三)培養人才以及評價機制不夠完善

因為我國目前還處于農機工程科學發展的階段,因此技術性人才比較匱乏,很難滿足現代化農業的經濟發展實際需求。另外,農機工程會涉及到很多領域的科學知識,和生物學、機械學等都有比較密切的聯系,這都會對農機工程的從業人員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再加上農機工程行業當中對于人才的待遇比較差,很難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進入到該領域當中,形成一個人才斷層,不利于農機工程的發展和創新。

二、如何創新

(一)建立并完善現代化產業管理系統

從整體上來看,農業生產和基礎性設施、機械設備等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農機工程得以發展,將會對農業生產力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相關政府部門需要盡快針對實際情況制定出農機工程的科技發展你知道思想,提升資源優化配置的力度,借助農機生物技術和工程技術優勢來帶動農機產業發展,有效推進農機工程的科技創新水平。另外,還需要形成系統、規范化的研究機制,有效拉動現代化農機的基礎性設施建設事業,開發新技術,形成比較完善的產業管理系統。

(二)完善現有評價體系

目前我國已經擁有的農業生物技術的研究力度要遠遠超過農機工程技術的研究力度,僅強調育種以及種植工藝等方面的問題,并將其作為科技創新內容,令農機工程的基礎性設施很難滿足當前農業經濟的發展要求。需要提升對于農機工程的技術進行研究和支持的力度,給農機工程相關的科研項目適當的經濟支持,確保其能夠順利完成。另外,針對農機工程的科研成果進行評價的機制也需要進行適當的構建和完善,有效拉動農機工程的具體科研成果以及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相互融合,提升現代化農機工程技術在理論性上的發展水平。

(三)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

任何企業單位進行發展的過程當中人力資源都是比較重要的一種,農機工程學科當中,人才也是能夠有效促進其科技創新性的發展的力量之一,我國當前階段急需提升農機工程的學科教育力度,培養出一些專業性的科技人才,在一些重點的高校當中設置專門針對農機工程進行學習的專業或者是科研項目等,組建擁有較高專業水平農機工程的優秀人才團隊。比起一些比較先進的國家來說,我國的農機工程學科還處在發展的早期階段,農機工程的人才培養機制尚且不是非常完善,所以還需要國家對其進行扶持,并關注農機工程。比方說,可以實行校企合作的形式,將一些儲備人才直接安排到企業當中工作,并且鼓勵一些核心技術人員定期到學校當中進行適當的技術交流,資源共享、利益共享,實現全面的雙贏。結語:總的來說,農機工程實現高度科技性,能夠促進農業的發展,目前我國的農機工程在技術理論的研究以及應用上都比較滯后,培養人才以及評價的機制都不是非常完善,要提升對其進行重視的程度,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培養出優秀的人才,促進農機工程更好地發展。

作者:邢湘琴 郭春華 單位:黑河市遜克縣干岔子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齊延萍.探討農機工程科技創新策略與實踐[J].農民致富之友,2015(22).

[2]付國琦.泰安市農機化科技創新成效評鑒及對策[J].山東農機化,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