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科技創新體制保障

時間:2022-11-24 08:35:13

導語:論科技創新體制保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科技創新體制保障

一、當前我國的科技管理體制及革新必要性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計劃經濟體制是我國采取的基本體制,這種體制之下統攝了一切社會資源,在經濟領域也使集中型管理體制得以建立,從而與計劃經濟體制形式相匹配,試圖以此來有效地帶動科學技術的發展。政治權力高度集中、經濟制度相對單一,是這種管理體制的重要特點。早先我國的科技管理體制是隨著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的成立而逐步形成。在這一時期,有關科研計劃的管理工作以及科研事業領導的職責主要有國家發改委國家技術委員會以及中科院來擔任。一些國防科技機構以及相關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在政府的指導下,形成以統一的運作系統,并且以行政管理的方式進行管理。這些組織享有政府的撥款支持科研經費,從而使得科研計劃和相關管理工作,也促使非市場化、非商品化的科研成果出現,隨著時代的發展顯現出了很多的弊端。首先,科技的不斷發展要求科技管理要不斷創新。當前我國在科研方面力量不夠強大,科研資源相對匱乏,同時西方一些國家繼續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權力高度集中的科技管理制度就逐漸顯露出它的弊端,例如科研機構較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缺乏活力的科研主體,以及過于僵化保守的管理形式,國家通常是通過行政手段來達到科技管理的目的;生產與技術開發以及科學研究嚴重脫節,管理趨于行政化,進而嚴重阻礙技術轉移;國家統一分配科技人員,這樣也來導致嚴重導致人才不能合理利用;同時又存在著科研資源嚴重浪費,研招單位之間工作難以協調;科技擴散幅度較小,這就嚴重缺乏創新動力,同時還嚴重阻礙了生產力與科學技術之間相互轉化過程,因此我們進行科技管理制度的創新很有必要。其次,新科技革命也需要創新科技管理。從歷史經驗來看,技術革命發生的周期是一個世紀左右。技術革命在政治、經濟以及人類社會文化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根據第三次技術革命發生的時間來推算,我們即將要面臨新的一次技術革命。除此之外新的科技革命的到來以及科技創新會受到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這樣一來必然會引起科技管理以及科研制度方面的再一次創新,進而引發新的科技發展方向和經濟增長點的產生。為了能夠抓住新的一次產業革命以及技術革命所帶來的機遇,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我國科技管理進一步創新,進而促使科技事業快速發展。我國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另外我國現代化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決定著我們是否能夠突破我國歷史上在資源、能源、信息等領域取得新的成就。最后,為了有效應對當前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進行科技管理體制的創新。一個國家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和集中體現就是科技,科技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向,還決定著一個國家能否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國際競爭力參考的主要標準就是科技創新能力。根據相關數據表明,挪威、日本以及美國是當前國際競爭力排行榜的前三名,而當前我國科研創新能力雖然從十幾年前的30多位提升到當下的十幾位,但是整體實力還是不強。從邊際效益遞增角度來看,科技發展可以作為一次投資,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決定著這一國家的國際競爭能力。所以為了更好的提高國際競爭力,我們必須著力革新科技管理體制,通過體制保障來實現科技能力創新,進而使我國的高技術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有效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二、推動我國科技創新管理的體制保障策略

(一)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在科技創新管理方面,當前的政府存在著很多弊端,比如管理機構出現腐敗現象、不合理的科研人才配置、不完整的科技立法體系以及不完善的科技投入機制等。為了克服當前弊端,我們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除了加大科技經濟投入之外,還要注意相關資金投入的方式方法,進而促進科研經費管理體制的不斷完善,政府應該督促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強研究應用和基礎,進而使投入的科研經費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這個過程中,政府應該保障投入的科研經費得到相應的用處,并提供相關有效措施。在遵守當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我們還應該創建一個有序創新的市場環境,這離不開政府的協助和支持,應該由政府制定相應的制度推動重要領域機制的改革,對相應的分配方式、比重和比例進行調整,進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科技創新受到行業壟斷、部門分割以及機構重疊等方面的影響,促進科研工作者能夠有序積極主動地參與科技創新事業。人事制度的改革也要跟上,對科研人才選拔制度也要標準化,政府和相關的管理機構要創建民主科學、包容、尊重、寬松的科研學術氛圍,保證科研工作者能夠心無旁騖、毫無顧慮的從事科研創新研究。另外要支持并有效引導科研人員進行長期學術積累和研究,要嚴格杜絕學術不端的行為,為真正有抱負有才華的科研人員提供創業創新的平臺和機會,只有這樣,我國才能夠研發出優秀頂尖的科研成果。(二)相關企業要發揮主體作用。在科技管理創新過程中,部分企業出現創新能力欠缺和轉化率較低的科研成果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可以考慮如下角度進行應對。首先,根據歷史經驗來看,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大部分是由政府來負責的,這樣就會很難保證對某一具體事件的創新管理,企業才是技術創新的重要出處。而且對于相關大學和科研院所來說,他們只是提供理論知識方面的創新和人才,并不肩負企業的任務,因此有效的科研成果主要是靠企業來完成。除了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以外,企業同時還是科研成果和組織轉換、研發投入以及創新技術決策的主體,我們必須在國際科技項目的重要決策中引導相關企業積極參與,要組織條件良好的企業實施國際重大的科技項目。也要對企業研發機構要給予必要的支持,鼓勵相應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相關企業建立較為系統的服務平臺,而實現工程化聯盟、共同研發共性技術以及促進工程實驗室的建設。還有一些中小企業也要關注,大力支持中小型企業的科技創新,使其發展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要促進研、學、產三方面的緊密結合,這樣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促進信息技術人才以及資本等方面的有力合作,進而有利于促進產業和科技成果之間的快速轉化,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從而使經濟和科技嚴重脫節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三)相關科研院所要發揮主力作用。相關科研院所是深入科技管理創新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同時它還是科技管理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不同性質的科研院所從事不同性質的科學研究,就目前的體制來看,公益類科學院所、技術開發類科學院所以及基礎研究類院所是科學院所的三種主要類型。對于公益類科研院所來說,他們主要的研發方向是為改善民生服務的,我們應該大力支持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益類創新研究活動,拓展新的公益科研工作;對于技術開發類科研院所來說,他們主要的研發方向是為發展經濟服務,最終的目標是解決有關技術方面的難題;對于基礎研究類科研院所來說,他們的主要目標就是全面提高科技發展水平。科研院所應該自主建立相關機制,以便能夠有效優化促進資源配置,保證科研機構的相關創新活動得到有效支持,促進傳統創新機制得到有效運行。我國應該積極主動的借鑒其他國家的相關經驗,及時的建立有效的相關機構管理體制,進而使法人治理結構得到不斷的完善,這樣也能夠使得科研機構創新能力以及相關科研機構之間的開發合作得到有效的提升,也需要及時的撤銷相關科研機構之間的行政級別差異,將其核心改為目標績效管理,采取法人治理的制度,為政府提供治理科研機構的機會和平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使得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做到有效區分,為那些有真正實力的技術專家和相關科研人員及時的提供科研決策咨詢的機會和平臺,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術氛圍,以便讓他們能夠心無旁騖地從事研究工作。

總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推動,因此發展經濟要依靠科技創新和科技的不斷進步,而這些都需要相應的體制進行保障。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大力提高國家的自主創新能力,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全面發揮科學技術的引領作用,進而使科技推動經濟發展的目的得以實現都需要從體制的改革入手,這是重點也是難點。

作者:羅丹 單位:長沙市委黨校工商管理教研部

參考文獻:

[1]張冰.新時期科技管理體制存在的具體問題及應對方法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4):14.

[2]本刊專題報道.我國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在科技管理和院所管理方面不斷完善[J].科技促進發展,2014,(03):62-68.

[3]黃敏捷.我國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對策研究[J].科技展望,2014,(10):87.

[4]劉東杰,張長立.我國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體制優化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13,(10):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