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網絡運行中斷線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9 02:43:00
導語:通信網絡運行中斷線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移動通信規模的不斷擴大,網絡維護工作的任務也越來越繁重,隱性故障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網絡優化中的各項考核指標,網絡優化中較為突出的一項指標是掉話率,掉話是許多移動用戶在使用手機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本文針對日常工程、維護工作中遇見的網絡運行掉話問題并結合案例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掉話切換;相鄰小區覆蓋
伴隨著移動通信網絡規模的不斷擴大,網絡維護企業的任務也越來越繁重。在日常的網絡維護工作中我們不但要處理主設備各模塊的顯性故障,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到隱性故障的存在,隱性故障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網絡優化中的各項考核指標,網絡優化中較為突出的一項指標是掉話率。所謂掉話,就是指通話雙方在通話期間由于某種原因而非正常終止通話。因此掉話率直接關系到網絡的運行質量及用戶對品牌的感知度,必須在第一時間解決。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分析掉話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法。
1切換對掉話的影響
切換對網絡運行質量有較大的影響。切換主要有四類:電平引起的切換、話音質量引起的切換、功率預算引起的切換及距離引起的切換。如果切換不成功將會造成掉話。
1.1切換掉話的主要原因有,如下
由于小區話務量大,有全忙時長,引起手機在切換時目標小區沒有可用資源分配,源小區無線鏈路難以繼續維持通話而引起掉話;在配置無線數據時,由于鄰區漏配或錯配引起手機在切換時沒有合適的小區可以切換而引起掉話;手機在切換時,目標小區的載頻硬件存在隱性故障,導致手機切換后占用問題載頻,發生質量問題或電平差而引起掉話;手機在切換時,由于小區同BCCH、BSIC或同BCCH不同BSIC,手機在測量時出現解碼錯誤而切換到錯誤小區引起掉話;存在孤島效應,如果服務小區A由于地形的原因產生的場強覆蓋孤島C,而在孤島C周圍又為小區B的覆蓋范圍,這時如果在A的鄰近小區中未添加小區B,那么當用戶在C中建立呼叫后,如果快速,由于無處可切換將產生掉話。
1.2解決切換導致的掉話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2.1避免相鄰小區過多引起掉話
各小區話務分布不均衡。在網絡的運行過程中由于一些小區承擔的話務量較大,導致相鄰小區都很繁忙,造成忙時目標基站無切換信道,而導致MS在進行切換時無法占用相鄰小區的話音信道。在這種情況下,BSC將重新建立呼叫,若主叫基站的信號此時不能滿足最低工作門限或亦無空閑話音信道,那么呼叫重建失敗將導致掉話。相應我們可以通過工程上的擴容、日常的拆閑補忙、話務切換、開啟半速率等工作避免由于擁塞產生的掉話。
1.2.2注意相鄰小區的選擇
正確的鄰區關系非常重要,鄰區關系做的太少,切換不成功,會造成大量掉話;鄰區關系做的過多,會導致測量報告的精確性降低。這兩種情況都會造成網絡質量的惡化和掉話。在定義相鄰小區時,頻率規劃往往與實際情況存在差異。各小區的實際覆蓋范圍與天線高度、周圍環境等都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這就很容易漏定義或錯定義相鄰小區,造成切換成功率低,使小區之間存在漏覆蓋或盲區,導致切換失敗而掉話。尤其是對于一些在設計時沒有切換數據,但實際上存在一個短而窄的切換區的情況,應該增加切換數據。我們應該定期對網絡的覆蓋和切換情況有個全面清晰的了解,及時根據實際情況修改相鄰小區的定義,尤其要注意不同BSC之間的切換和越局切換的相鄰小區定義,減少因錯做或漏做基站的相鄰關系產生的掉話。
1.3案例分析
1.3.1基站相鄰小區數據漏加引起切換掉話
【現象描述】合肥地區GSM12期工程中某新建基站入網后,現場開通人員進行正常撥打測試工作,該基站內部3個小區通話質量均正常,但在進行基站外部小區撥打測試時出現掉話。
【原因分析】在遠離該基站后,小區電平值衰減到較低值后,仍未切換到附近最優小區中,導致最終通話中斷,產生掉話。排除基站硬件故障,應為BSC數據庫中無相鄰小區。
【處理過程】迅速聯系網管人員,檢查基站數據庫,添加相鄰小區,問題解決。
1.3.2孤島效應引起掉話
【現象描述】在BSC割接后,通過話務統計發現一基站掉話率高
【原因分析】現場測試基站內部3個小區測試均正常,在與其他基站切換時發現有掉話問題存在,檢查數據庫發現該基站的相鄰小區都是外部相鄰關系,經核實證實在BSC割接過程中漏掉該基站,其周圍基站都歸屬為其他BSC下,產生了孤島效應。
【處理過程】更改該基站的BSC歸屬后話務統計正常。
2基站硬件及天饋線系統對掉話的影響
射頻部分主要是將BTS發出的TDMA幀基帶信號調制到載頻上,并發射出去;或從天線、收信前端電路接收高頻信號并解調出基帶信號。如果射頻設備出現故障,將使上行或下行信號變差,產生掉話。以下分別列示不同故障現象:
2.1射頻部件故障
發射合路器、接收低噪聲放大器及雙工器、載頻單元,這些硬件故障均會導致系統的發射、接收性能極度惡化,通話中電平值迅速衰減產生掉話。
2.2天饋線系統故障
信號從合路器出來,經過天線發射出去。如果天饋線出現損傷、打折、進水等現象,則會引起駐波比高,也是產生掉話的另一個主要原因。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天饋線的工程質量和維護,將此類情況減至最少。
2.3功率不平衡引起的掉話
目前,網絡規模經過歷年來工程建設不斷擴大,同一個小區有多個頻點,各載頻發射功率可能不相同,造成功率不平衡引起掉話。可通過調節BSC內參數值,來達到控制覆蓋和功率平衡的目的。
2.4天線角度
天線角度有兩種:方位角和俯仰角。天線的調整是網絡優化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它對于控制覆蓋、掉話以及話務調整均有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無線網絡優化中最重要的是控制覆蓋,而控制覆蓋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調節天線的俯仰角和方位角。天線覆蓋范圍過大,會引起同、鄰頻干擾,產生掉話;覆蓋范圍過小,將會出現盲區,也會產生掉話。只有根據實際情況,將天線的俯仰角和方位角調整到理想的位置,實現良好覆蓋,才能將掉話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但應注意:天線的俯仰角不能過大,過大將使場強發生裂變,覆蓋區內信號變弱。另外,我們目前常用收發共用方式,兩根收發共用天線的俯仰角和方位角應該完全一致,否則,會出現同一小區兩根天線的覆蓋范圍不相同,也會產生掉話。對于兩根分集接收天線,其間的水平間距應大于3m,以保證良好的分集接收效果,提高收信靈敏度。
2.5案例分析
主設備硬件隱性故障引起通話掉話
【現象描述】合肥中博會通訊保障期間,會展B基站入網在進行測試時,發現CELL1小區出現掉話,測試工具顯示電話占用到87頻點是,電平值迅速衰減至—90db以下,導致通話失敗。
【原因分析】在測試的過程中該小區其他頻點均正常,關閉調頻序列,發現問題只存在該頻點,并且調換合路器端口,故障隨更改后的合路器端口轉移,因此判斷為載頻的隱性故障。
【處理過程】更換該頻點對應的載頻,問題解決。
3覆蓋原因導致的掉話
雖然網絡建設在不斷擴大,但城市建設也高速的發展,高大建筑物、建筑結構的復雜性及建筑材料的屏蔽性,使市區高大建筑物室內存在許多信號較弱的區域或“盲區”。最為明顯是高樓的底層,更易產生掉話。對這種因覆蓋不足而導致的掉話,最好采用室內分布系統方式解決。另外覆蓋較差的情況是缺少基站覆蓋所致,如因工程建設速度問題不能及時增加基站。對于這種就要綜合考慮頻率規劃和其它方位的覆蓋情況,對天線的方位角、傾角、高度及最大發射功率進行調整。如果由于歷史原因造成基站布局不合理,首先考慮基站搬遷的難易程度,如難度較大,可考慮在減少該基站覆蓋范圍的基礎上,在適當的位置重新建基站,盡量在吸收話務的同時降低干擾。還有一種覆蓋導致的掉話是越區覆蓋所致。對于越區覆蓋,對覆蓋范圍的調整,最好采用調整BSC無線參數的方法。最常用的2個參數是載波的最大發射功率和小區最小接入電平。載波的最大發射功率:0表示最大發射功率43dBm,每增加一擋表示載波的最大發射功率降低2dBm。小區最小接入電平:為避免移動臺在接收電平很低的情況下接入網絡,網絡規定了移動臺允許的最小接入電平,其值為:0~63,對應的電平值為-110dBm~47dBm。對載波的最大發射功率進行調整時,應注意室內信號的測試,調整幅度不能太大。要注意的是參數設置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只能結合本地網絡的實際情況,在優化中反復測試、調整,以實現最佳。公務員之家
4直放站故障引起的掉話
為了擴大覆蓋范圍,實現城市的深度覆蓋,一些基站普遍采用直放站放大信號。由于目前大量使用的直放站是900MHz寬帶放大器,而基站與直放站之間絕大多數又是射頻連接方式,再加之直放站的規劃與選址上也存在一些問題,所以使用直放站后導致掉話的現象是比較嚴重的。我們應盡量避免使用直放站。如果因環境或工程等方面的原因必須使用,也應該按照有關技術規范和標準正確選擇直放站址。使用直放機;同時還要做到合理安裝和使用,保證網絡的質量要求。公務員之家
4.1案例分析
直放站故障引起掉話原因分析
【現象描述】某直放站覆蓋小區,客戶投訴近期通話中出現掉話,經話務分析,發現各TRX上下行平均電平低,導致掉話出現。
【原因分析】經現場維護人員更換基站主設備硬件,故障仍未恢復,使用天饋線駐波比測試儀發現直放站系統故障。
【處理過程】通知直放站廠家人員更換設備,故障解決。
以上關于網絡運行過程中掉話問題產生原因及分析優化方法介紹可見,網絡中話音掉話質量的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定位及分析方法也各有不同,基站的任何一部分都有可能是問題產生的原因,這就需要各網元設備配合查找且選擇更有效的定位及分析方法才能及時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作者:袁正午.《移動通信系統終端射線跟蹤定位理論與方法》.電子工業出版社.
[2]作者:啜鋼等編著.《移動通信原理與應用》.北京郵電學院出版社.
[3]作者:蘇華鴻等編著.《蜂窩移動通信射頻工程》(第二版).人民郵電出版.
- 上一篇:林業產業發展演變歷程淺析論文
- 下一篇:園林景觀的地面設計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