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技術在生產性服務業的應用

時間:2022-09-18 10:09:27

導語:信息通信技術在生產性服務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通信技術在生產性服務業的應用

1生產性服務業的定義和領域

生產性服務指的是在消費的最后環節還能夠提供服務,而且,在產品使用的過程中能夠提供中間的投入,商品在生產的過程中投入的是人力資源和知識資本,所以,在產品產出的過程中形成的是以知識資本為主的服務,所以,生產性服務能夠使生產朝著更加專業化的方向發展,使生產的資本擴大,提高生產的效率。通常情況下,生產性服務是采用中間投入品的方式實現生產服務的,在生產性服務完成的時候,能夠實現知識的交換,這些知識是在生產者在生產的過程中積累的,其具有遞增效應。生產性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定制化的特點,由于購買者的問題都是不同的,所以,在進行服務的時候要實現個性化的服務,而且要尊重差異性。生產性服務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由于生產性服務都是在國際貿易中實現的,所以,其會受到不同國家的制度和環境直接或者間接的限制。生產性服務與其他的服務行業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這類服務是以技術為核心的,其具有可貿易性特點。生產性服務的領域比較廣闊,其主要包括交通運輸行業、物流行業和金融服務行業等。

2信息通信技術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中的作用

現在,經濟高速發展,各行各業在突飛猛進,所以,在市場上各類分工也更加得細致,生產的專業化水平也在不斷地改進。從微觀的角度去分析,大工業生產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溫特爾主義,尤其是在后工業時代,信息通信技術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使各個行業發生了轉型,信息技術對生產業服務行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1)企業價值鏈基礎上的信息技術運用產生的效果。在對歐洲的服務型經濟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信息技術無疑對其產生了強大的推動力,而且,能夠在服務型經濟發展的全過程發揮作用,其不僅僅是實現了對產品的組合和生產,而且,能夠分析在不同的環境下,生產性服務應該如何調整生產,從而能夠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促進產品的銷售,使服務具有可貿易性特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中間服務深入,使生產性服務行業更加得完善。

(2)信息技術的應用促進了企業服務外包的機理。在生產的過程中,對一些創新的因素進行分析,從而能夠分析信息技術對生產產生的作用,由于新的生產方式的形成,使勞動分工更加得明確,而且,能夠將生產和服務整合在一起。信息通信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制造業的發展,而且在產品購買后還能夠提供相應的外包服務。

(3)信息通信技術的完善促進了生產性服務貿易的發展。通過分析企業經營的范圍,可以發現,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傳輸的效率更高,通信能夠得到改善,所以,使各類工業部門都能夠實現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在對全球化的產業鏈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研究了生產性服務產生的貿易問題,在規模不是很大的市場中,制造企業一般都會進行生產性服務,而且,在不同的國家之間實現生產型服務,從而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和價格空間,現在,信息通信技術的完善,實現了生產性服務的定制化,所以,在全球范圍內都實現了生產新服務。

(4)信息通信技術促進了生產性服務的創新。從產品組合的角度去分析,現在,信息通信技術在不斷地發展,實現了產品和服務的結合,人們在訂購機票的時候也支持退訂的功能,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服務行業的發展,實現了ICT行業的發展,在ICT行業中能夠獲得更大的比例。

(5)生產性服務行業中的相關經驗。在生產性服務行業中,幾乎都是以技術為核心的行業,信息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能夠使這些行業加強聯系,從而擴大市場的空間,使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經濟效能得以完善,從而能夠使產品開發朝著更加實際化的方向發展,在進行投資的過程中,能夠降低風險,而且,在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產品開發的過程中,信息通信技術的水平提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金融、保險等行業的發展,使這些企業的產業結構更加得完善。也有相關的學者從宏觀的角度出發,分析了產業發展與企業的經營活動,分析信息通信技術對生產性服務產生的影響,都證明信息通信技術能夠提高服務行業的效率,促進生產性服務行業的發展。

3信息化推動生產性服務發展的機理分析

(1)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完善技術密集型的生產性服務行業的發展。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在對西方國家服務業發展研究的同時,對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進行了分析,從而分析出信息通信技術的特點,由于信息通信技術具有可復制的特點,所以其成本是比較低的,當信息形成后,其傳播的成本比較低,呈現出明顯的優勢。通過對美國相關的數據分析,與通訊行業相關的,又對服務的質量和服務的效率進行了考慮,從而能夠分析信息技術的效果。通過對相關的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在美國的相關行業研究中,運用了信息通信技術的行業都實現了發展。

(2)信息通信技術促進了生產性服務行業與制造業的結合。現在工業的發展朝著柔性的方向發展,要根據市場的需求度確定生產規模,而不僅僅是采用大規模生產的方式。傳統的大工業生產不能滿足要求,所以,在對信息技術的使用中,要對生產工藝進行完善,對生產性服務的要求更高,生產性服務能夠促進制造業的水平,信息技術能夠將生產和服務整合在一起。信息技術能夠完善生產性服務的發展,已經將大規模生產的弊病消除,在生產的過程中,能夠促進生產結構的完善,而且能夠使單一的生產模式改進,實現多元化的生產模式,在生產的過程中,不僅僅采用人工勞動力,實現了信息化和自動化的高效率生產,在生產線上,人工生產的形式不再常用,大多數使用的是CAD自動化的技術。知識型和信息化的產品比較常見,柔性的制造方式,能夠使各類的產品能夠充分利用,從而也能夠滿足產品的個性化特點,針對消費者的差異性,制造有特色的產品。現在,國際分工日益明確,信息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具有成本低的特點,而且很多國家在生產一些精密儀器的過程中必須采用自動化技術才能達到規定的精度,所以,在生產高端產品的過程中,就必須采用技術型的生產。在信息通信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的過程中,企業的生產管理模式也發生了變化,企業的生產朝著柔性的方向發展,這就導致了企業不再是固化的發展,而是能夠形成一種主導性的生產模式。而且,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產品的設計實現了創新,能夠針對客戶的需求設計產品,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更加的便捷。在產品供應鏈完善的過程中,能夠實現上游企業與下游企業的合作,共同提供產品和服務,使產品的交貨周期更加得短暫,而且能夠減少庫存產生的成本,從而能夠使企業的生產成本更低。與此同時,上游和下游的企業能夠實現信息的共享,在這種共享機制下,實現共同發展。

作者:李曉東 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