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國土資源信息安全工作探討

時間:2022-02-10 03:39:03

導語:大數據時代國土資源信息安全工作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數據時代國土資源信息安全工作探討

摘要:本文對大數據時代的含義及國土資源信息特征進行了簡單的介紹,說明大數據時代國土資源信息安全工作的常見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指出大數據時代下國土資源信息安全工作的必要條件,希望本文能夠為我國國土資源工作相關單位提供幫助。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國土資源;信息安全

國土資源是我國公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一個國家領土內所包含的一切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國土資源豐富以及高效利用是國家繁榮的基本條件。我國幅員遼闊,國土資源類型復雜,數量龐大,要對這些資源進行詳盡的記錄并追蹤資源的利用情況,以此為基礎進行國策的制定和地方資源庫開發策略的制定。在信息時代,國土資源信息的安全維護,成為有效利用這項資源的先決條件。

1大數據時代環境及國土資源信息特征

1.1大數據的含義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人類社會進入了全面的信息時代,利用個人智能終端設備以及網絡進行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已經是這個時代的基本生活方式。人們的社會行為成為能夠以數據形式記錄的內容,被進行細微的行為分析,數據分析的結果對發現人類生活的網絡特征、改進和提高生存環境面貌等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這種特征被廣泛地應用于國家政府部門的工作中,許多相關政策的實施以及國家管理的手段,也受大數據的影響[1]

1.2大數據時代國土資源信息特征

在大數據時代,國土資源信息以數據的形式存儲于國土資源數據庫當中,作為國家空間數據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部、省、市、縣各級分別構建了土地利用現狀、土地利用規劃、基本農田、礦產資源規劃等數據庫。隨著視頻、傳感器、智能設備等技術的發展,視頻、音頻、文本、日志文件、物聯網和傳感器等數據大量產生,國土資源數據量更是巨大。數據類型和數據資料的猛增是大數據時代國土資源信息的一大特征;另外,數據時代導致社會面貌飛速變化,相關的社會資源程現出動態性發展的特征,國土資源信息也隨之變化,多變性也成為其特征之一。

2國土資源信息安全工作常見的問題

2.1國土資源信息的精確性問題

大數據時代為國土資源信息的獲取和收集提供了更多、更快捷的方式,其中也存在著相應的弊端,即數字化設備存在著一定的誤差,這種誤差會影響國土信息資源的精確性,使這部分資源的統計和更新存在著可能的錯誤,導致信息失真[2]。發生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國土資源信息安全工作缺乏與數據時代相擬合的管理制度和規則,很多地區國土資源信息管理單位,仍沿用傳統的工作制度,對國土資源信息的收集速度慢、安全維護工作責任不明確,導致資源信息安全存在隱患。

2.2國土資源信息的保密問題

大數據時代的國土資源信息以網絡為載體,以數據形式為存儲的基本形態,而互聯網對信息傳輸的優勢同時也存在著一些漏洞,在大數據環境下,國土資源信息更容易被互聯網上的其他用戶獲得。首先,互聯網本身的信息安全維護工作就存在著非人為性的漏洞,只有在數據鏈中的信息才有其可用性,而一旦置于網絡中,就可以被其他人非法獲得;另外,數據載體本身的安全性很難實現絕對保障,數據終端電腦硬盤的老化損毀、存儲盤的數據讀取錯誤等,都成為信息丟失或遺漏的原因。

2.3國土資源信息的應用安全問題

我國國土資源信息關系到國家的發展規劃或地區發展計劃,資源信息的安全維護不單指信息的保護以及保密,還包括信息的合理化應用。在大數據環境下,國土資源信息的應用也以數據形式進行,信息技術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國土資源規劃工作的精確性以及實踐的可能性,如果信息數據存在錯誤、計算方法不恰當、對國土資源的利用價值分析不夠全面,制定的政策可行性就會存在問題,進而影響到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事業。

3對國土資源信息安全工作的建議

3.1建立國土資源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在大數據環境下,國土資源信息安全工作是比不能以傳統工作制度為準繩,從國家到地方,都有必要建議一套符合大數據時代信息工作特征的管理制度,只有這樣,國土資源信息管理工作中的人員分配、技術應用、責任承擔才會對信息管理起到真正的作用。建議國土資源單位一把手擔任領導小組組長,下設信息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各級國土資源單位信息中心主要承擔本級的具體信息安全工作,其重要工作職責是保障國土資源系統網絡與信息安全。工作人員應對其所在崗位切實負起責任,明確角色,履行職責。信息安全工作中須要嚴格的操作規程來做規范和指導,各項安全管理制度中應明確責任、落實到人,明確工作內容與操作流程,應以實用可行為原則。定期組織開展各地市國土資源系統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專項檢查,評估各地市信息系統在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風險,依據專項檢查結果制定整改計劃,不斷改進、完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培訓工作,從而不斷促進國土資源系統信息安全建設[3]。

3.2重視信息技術的更新

大數據時代下國土資源信息的保密與維護工作,需要以信息技術的更新為前提。信息化技術在不斷發展,密碼的編程方式在不斷變化,解密手段也在不斷變化。要在變化的信息時代進行數據保密和維護,就必須使數據管理和訪問權限設定處于時代的前沿。除了進行密碼訪問控制、使用權限限定之外,還應該及時更新安全系統,采用事中控制功能,例如,定義某種操作觸發報警、防止誤操作或者故意對系統的非法更改、有效的事后日志審計,所有賬號的所有操作均有日志可查,能夠進行事后的追溯和責任倒查;有效加強IT系統管理,使用相關軟件,及時監控國土資源信息存儲和訪問的一切動作,建立強大的防火墻,劃定訪問IP范圍,阻止陌生IP進入機密資料數據庫;在終端電腦上設定組合密碼和訪問權限,防止信息被惡意盜取;及時更新單位計算機的硬件設備和國土資源信息采集設備,使相關數據的保存和獲取環境更為穩定可靠[4]。

3.3加強國土資源的信息化建設

在大數據時代,國土資源信息管理不可能離開網絡,也不可能脫出數據化的形式,因此,要妥善、安全地利用資源信息,必須從工作方式的信息化入手,即對國土資源信息管理進行更加深入的信息化建設,除了進行硬件更新、對國土資源信息進行數據化轉換之外,還應重視數據庫的建設和使用。例如,使用GIS技術進行信息管理等。GIS是以地理空間數據庫為基礎,在計算機軟硬件的支持下,運用系統工程和信息科學的理論,科學管理和綜合分析具有空間內涵的地理數據,以提供管理、決策等所需信息的技術系統。這一技術系統為國土資源信息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管理方法,例如,某地的地理資源管理,通過測繪和測算,獲得相關的數據,建立地理空間數據庫;綜合數據庫中的相關數據,以區域建設發展目標為軸心,應用各種計算方法,對數據庫內的資源信息進行整合分析,然后得出地理資源的經濟數據、自然環境保護數據、居民生活幸福感數據等,將其于區域當下的情況進行對比,制定或更改相關的政策。這樣的國土資源信息應用,從理論上來講更加安全可靠,對政府政策制定的指導性意見更強。

4結論

國土資源信息安全工作范圍廣泛、工作復雜且工作量巨大,這需要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能夠熟練地操作計算機、掌握必要的軟件應用技術以及數據處理技術、編程技術和網絡維護技術。除了進行定崗定員的工作編制之外,還應該對工作人員的知識技能進行全面的考核和再培訓,使之成為信息安全工作的基礎;此外,無論是計算機硬件的更換還是軟件的革新,乃至數據庫的建設和應用,都需要相關單位投入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資源,資金支持必不可少。建議國土資源部門對信息安全工作進行獨立的財政管理和資金劃撥,以確保信息安全工作的有序進行。

作者:許峰 吳美蘭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規劃院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朱文英.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中安全技術的分析[J].國土資源信息化,2010.

[2]于浩.大數據時代政府數據管理的機遇、挑戰與對策[J].中國行政管理,2015.

[3]黃華坤.構建集群大平臺創新檔案大服務——大數據時代的國土資源檔案創新管理[J].中國檔案,2014.

[4]徐寶海.市縣級國土資源系統信息網絡安全體系建設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