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社會組織的構建與發展

時間:2022-01-14 03:12:43

導語:體育社會組織的構建與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社會組織的構建與發展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體育社會組織也迅速發展起來。體育社會組織作為社會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承接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體育需求和實現體育強國夢都具有重要意義。該文分析研究了在政府職能轉變下襄陽市體育社會組織的構建發展問題,旨在為襄陽市政府部門和體育部門制定體育治理的相關法規政策提供參考,促進新時期襄陽市體育社會組織建設和健康發展。

關鍵詞:政府職能;襄陽市;體育社會組織;構建;發展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襄陽市的體育事業也在不斷發展和進步,襄陽市的各種體育社會組織也逐步發展起來。體育社會組織的不斷發展促進了襄陽市全民體育的普及與提高,積極推進體育社會組織的發展,發揮襄陽市體育社會組織的功能和作用,也是政府職能需要轉變的關鍵。因此,襄陽市應牢牢抓住目前的大好形勢,引導和助力體育社會組織的發展,尋找更好的發展途徑和發展模式,把民間體育社會組織的服務功能充分發揮出來,為襄陽市全民體育事業建立管理體制、機制提供有力支撐,使襄陽市體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的發展。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該文以襄陽市的體育社會組織為研究對象。1.2研究方法。1.2.1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等途徑查閱和收集體育社會組織的文獻資料,為該課題的前期研究打下基理論礎。1.2.2訪談法。對襄陽市教育部門主管體育的負責人,體育管理部門領導,體育專家及健身房、體育俱樂部負責人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對體育社會組織發展的意見和建議。1.2.3問卷調查。法根據問卷設計的原則和要求,結合襄陽市體育社會組織的現狀,設計問卷調查表,對襄陽市民進行問卷調查,發出問卷200份,回收185份,回收率為92.5%。1.2.4統計分析法。將訪談、調查等獲得的資料進行統計和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2結果與分析

2.1體育社會組織發展的歷史回顧。建國以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等方面都取得了飛躍性的進步和發展,社會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體育社會組織也在不斷發展進步,并階段性地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體育社會組織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重要階段。2.1.1啟動發展階段。1949—1966年這一階段是新中國剛剛成立以后,為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同時減輕政府的負擔,國家逐步重視體育社會組織的建設與發展。新中國剛成立就召開了全國體育工作大會并成立“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籌委會”。1952年成立的“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是新中國第一個體育社會組織。“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成立為全國各級體育社會組織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2.1.2快速發展階段。這一時期(2001—2013年),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國民生活持續改善,為體育社會組織發展提供了優越的外部環境,“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為體育社會組織發展理念的變化提供了基礎。2002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對全民健身計劃的繼續實施、大眾多級化的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和籌備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做出了全面部署,并提出,構建群眾性體育服務體系,要堅持政府支持與社會興辦相結合。再次明確社會力量在體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1.3全面突破階段。自2013年之后,體育社會組織進入了全面發展階段,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政府轉變了對體育公共服務的職能,由管理角色逐步向引導、激發等方面轉變,不斷拓展思維,極力推廣體育公共服務的購買,發揮體育組織的作用,充分調動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到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和發展中。2.2襄陽市體育社會組織的發展現狀分析。通過調查得知,襄陽市各種體育社團組織大約有50個,其中占據重要位置的就是“襄陽市體育運動中心”。組織開展全市體育社會團體活動,開展群眾性體育競賽及表演活動,是他們的主要任務及職能。近5年“襄陽市體育運動中心”組織開展比較好的體育項目有:青少年優秀體育苗子(包括足球、籃球、乒乓球等)夏令營、冬令營活動,足球四進校園活動,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體育教師的足球培訓,成人的三大球聯賽,少兒的三類棋比賽等,他們在組織宣傳、開展活動、促進體育社團組織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襄陽市體育運動中心”以貫徹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為重點,以提高人民群眾身體素質為宗旨,舉辦各種全民健身活動,極力構建全民健身服務保障體系。在“襄陽市體育運動中心”的帶動下,襄陽市各種體育社會組織相繼成立,并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他們的發展共同為襄陽市競技體育的提高和群眾體育的普及提供了有力的支撐。2016年襄陽市體育局開始嘗試向社會購買公共體育服務,首次投放75萬元資金就獲得了成功,這說明了社會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是種趨勢。這也為以后多次成功舉辦的體育公共服務項目積累了經驗。政府在每次向社會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活動中都會從專家庫里抽取部分專家進行評審,并做到公平、公開、公正,這些活動的開展使社會公共體育服務的意識和能力逐步加強和提升。2.3襄陽市體育社會組織構建和發展中的問題分析。2.3.1體育社會組織發展較晚,數量不多,社會影響力不強。“襄陽市體育運動中心”是最早成立的體育社會組織,成立于1990年,其后的十幾年幾乎沒有新的體育社會組織成立。襄陽市的體育社會組織近幾年才又逐步興起,發揮作用,到2019年年底,襄陽市共有體育社會組織大約50個,而北京市有392個,上海市有765個,襄陽市跟這些發展較好的地方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增加襄陽市體育社會組織的數量、發揮體育社會組織的社會影響力,是襄陽市體育主管部門值得深思的問題。2.3.2襄陽市的體育社會組織覆蓋面不大。體育社會組織的覆蓋不大也是襄陽市不容忽視的問題。城鎮的社會體育組織相對較多,而鄉村則較少。近年來襄陽市逐步加大了對全民健身場地器材的投入力度,但也有一個過程,那就是先城鎮后鄉村,從而也造成了社會體育組織發展的不平衡,鄉村的體育社會組織較少的局面會隨著襄陽市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而得到改善。2.3.3弱勢群體(老年人與青少年)的體育社會組織較少。襄陽市的總人口約600萬人,其中成年人(18~60歲)約為380人,青少年(18歲以下)約為110萬人,老年人(60歲以上)約為110萬人。襄陽市的老年類體育社會組織只有7個,青少年只有5個,而成年人卻有30多個。很顯然弱勢群體(老年人與青少年)人口與體育社會組織不成比例。如何改善這種局面也是襄陽市政府主管部門值得重視的問題。2.4襄陽市體育社會組織的構建策略。政府在發揮社會力量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建設中,需要處理好責任主體、運作主體和參與主體之間的關系,較好地形成良性互動和有效合作。政府是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責任主體,市場是運作主體,社會力量則是需求和參與主體。3個主體在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中,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政府向社會提供的公共體育服務,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公共體育需求,保障居民的基本體育權益,涉及居民的公共利益,這些都應由政府主導。同時也要積極引導市場和社會的參與,要充分發揮市場、社會的作用,共同參與到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之中,形成資金來源多渠道、投資方式多元化的新格局。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大力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辦體育場館、商業健身場館、民辦非營利體育組織的發展以及體育志愿者隊伍的建設。

3結語

在經濟飛速發展、物質極大豐富、科技信息交流快速已經普遍的當今社會,尤其是當人們對體質健康和體育運動以及體育精神有了深入的認識之后,各種各樣的體育社會組織如雨后春筍,其規模有大有小、組織形式不同、功能各異。體育社會組織應該提供滿足其成員需求的體育服務或為社會提供一定的公眾服務,這是體育社會組織生存與發展的基本要求。充分發揮體育社會組織的作用對緩解體育行政部門的壓力、解決體育社會問題、保護弱勢群體的基本的體育權利、促進社會體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發展體育事業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斌,韓會君.公共體育服務概念的科學認識[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35(2):7-11.

[2]吳佑年.新時期我國體育社會組織發展科學探析[M].北京:中國原子能出版社,2017.

[3]丁潔.探究城市社會體育組織參與體育公共服務的困境與對策[J].才智,2016(25):258.

[4]王偉,吳江.政府購買體育社會組織公共體育服務的實踐、問題與措施——以浙江省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11):279-280.

[5]周銘揚,王政,錢北軍.新時期我國體育社會組織改革與發展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9(1):17-18.

[6]張飆,劉亮,陳清.我國體育社會組織的發展歷程、功能嬗變與新時代的使命[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9(5):2-21.

[7]韓慧,鄭家鯤.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國體育社會組織發展歷程回顧、現實審思與未來走向[J].體育科學,2019(5):30-31.

作者:吳佑年 劉明春 喬富坤 王志勇 單位:1.湖北文理學院 2.湖北省襄陽市第三十八中學 3.湖北省襄陽市第四中學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