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體育教學問題與策略
時間:2022-10-24 02:55:39
導語:民辦高校體育教學問題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我國民辦院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重視程度不夠。為了滿足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民辦院校根據社會的需求開設專業,引進教師,為社會輸送相應的專業人才。根據民辦院校的辦學特點,其辦學本質還是以盈利為目的,所以招生規模對其有重要的影響。為了加強招生宣傳,擴大自身品牌影響力,往往絕大部分資源都會傾注到專業建設上,間接的導致體育課得不到重視,這是我國民辦院校的普遍存在的問題。因為得不到重視,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影響教師積極性,從而影響學生對體育課的態度。當學生對于體育課變得懶散,對體育運動失去興趣,內心忽視自身的身體素質練習,體育課就變得只有形式,沒有實質內容。領導不重視,往往是導致學生出現“重文輕武”,身體素質下降的重要原因。(二)師資隊伍不穩定。只有優秀的教師團隊才能培育出優秀的學生。我國大部分民辦高校都是自負盈虧的企業,很多民辦院校為了節約開支,減少成本,無法給出優厚的待遇和條件,教師流失速度很快,作為補充很多時候聘用的是剛畢業的學生或者兼職教師,就其教學的穩定性來看存在很大的問題。民辦高校如果沒有穩定的教師隊伍,則對體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會有嚴重的影響。(三)教學隊伍過于年輕化。由于民辦院校自身的屬性決定,在招聘體育教師的時候,年輕教師偏多,年輕教師對于教育教學的經驗和老教師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對學生的影響力還是有所欠缺。年輕教師在教學上更注重教學方法和內容,往往容易忽視學生的心理發展。歸根結底,年輕教師由于經驗欠缺容易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思考的角度不夠全面,不能夠綜合考慮到各種因素,對教學質量會有一定影響。(四)授課班級人數隱患。一個正常體育授課班級以25-30人為宜。民辦院校專業課程設置人數較為合理,但是公共體育課人數設置40-50人居多,甚至有些班級人數更多。在集體教學的過程中,當隊伍向前后左右展開,有些學生離教師較遠,導致視線容易被前排同學擋住,或者動作講解細節聽不清楚,造成對動作印象模糊,影響教學質量。因為班級人數眾多,教師在有限的時間不能兼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問題,造成學生上課體驗感及教學效果受到很大的影響。(五)課程結構過于單一。體育課程相較其他課程具有其特殊性,體育項目眾多,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但是大部分民辦院校體育課程開設都比較固定,學生不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自主選擇。現在的學生自主意識很強,性格特別鮮明,對有興趣的事物特別能激起求知欲,沒有興趣的事物強加會導致事倍功半。所以設置課程的時候,應根據實際情況多考慮學生對于體育的需求和興趣,給學生多種項目自主選擇,在興趣和愛好的基礎上適當的增加競技性,進一步提高學生體育課的興趣,建立終生體育意識。
二、改善民辦院校體育教學的策略
(一)領導加強體育教學重視。隨著中國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對于人才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僅要求人才具備高水平技能、高知識儲備、高思想道德品質,同時還對身體素質的發展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強健的體魄才能在此基礎上完成專業教育,發展專業技能,提高專業水平。學校是向社會直接輸出所需人才的搖籃,體育教育是學生在校期間提高身體素質,學習體育技能的主要途徑。學生在校期間,如果能學習到一些運動常識,培養一些運動興趣,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將為全民體育與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學校領導應該加強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讓學生身體和專業都保持“強壯”。(二)完善體育設施建設。體育課屬于室外教學課,良好的運動場地和完整的器材是體育教學正常進行的保障。優質的體育資源能夠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從而找到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通過練習達到愉悅身心的效果同時達到鍛煉的目的。在此基礎上,教師上課教授的體育技能和課后的指導會事半功倍,極大地促進體育課程的開展。齊備的體育場地與優良的體育裝備能極大地營造校內的體育運動和體育競賽氛圍,讓校內師生自發的參與到體育運動中,這對于民辦院校也是一大契機,打造全民運動,努力拼搏,渴望成功的校園文化。(三)改善教師待遇,避免人才流失。民辦院校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不僅是學生之間的競爭同時還是教師管理團隊之間的競爭。在加強教師管理團隊的建設中,完善師資結構,進一步增加青年教師培訓與對外學習交流,不斷磨煉其教學技能;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適當減輕教師壓力,增加教師待遇,完善科研獎勵制度,支持并幫助教師進行學術研究。建立教師的歸屬感,獲得感,成就感,幸福感,保障教師的切身利益,避免人才流失。(四)改善教學模式,優化課程結構。首先,根據教育部和省要求,調整優化教學模式,增加體育選項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定期檢查教師教案,杜絕雜亂無章的教學模式;對學生根據學情進行分層次指導,準確引導其進行體育鍛煉和技能學習,培養體育運動習慣。嚴格監督課程質量,打造精品課程。其次,在現有的基礎上,向其他教改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學習,或者與其他院校同行進行交流,取長補短,制定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優化課程結構,切實提高民辦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五)校園體育特色建設。體育特色是校園文化特設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民辦院校都有其自身特點的校園文化,在建立體育特色時要根據每個學院特色校園文化,體育課程結構體系以及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和需求進行創建。校園體育體育特色建設一方面可以加強學院優勢項目的建立,融合學院特色,加大重視力度,有組織,系統進行訓練,參加市、省、全國比賽,贏得榮譽的同時還能擴大學院的影響力,幫助學院進行宣傳;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學院與學院交流的方式與其他高校進行合作建立友誼,一起進步,共同成長。
三、結語
民辦院校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責任也越來重大。針對目前我國民辦院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許多院校都在加強整改,相信在一系列改革之后,各大民辦院校定是一番嶄新的面貌。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對民辦院校體育教學中產生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對我國民辦院校體育教學盡一份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崔熙.重慶市民辦高校體育教育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2]姚蕾,聞勇.對我國體育教學評價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1):92-94.
[3]王海龍.淺談民辦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5(10):83-84.
[4]董卉.我國民辦高校體育教學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4(2):351-351.
[5]董科勇.淺析轉型發展背景下的民辦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32(11):93-95.
[6]薛青.淺析“陽光體育背景下”民辦高校體育教學現狀——以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8(21):83-84.
[7]吳海池.淺析民辦高校體育教學現狀與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175.
[8]劉志軍.關于教育評價方法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7(2):44-47.
[9]錢佳紅,梁培根.江蘇省高職高專院校體育課程開設現狀調查與分析[J].運動,2013(20):59-60.
[10]謝冬興.民辦院校體育科研管理的思考[J].科技廣場,2009(12):227-229.
作者:張志剛 單位:四川電影電視學院
- 上一篇:高校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探討
- 下一篇:淺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