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師體育鍛煉現狀分析與對策
時間:2022-11-23 09:28:35
導語:高職教師體育鍛煉現狀分析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提高教師的健康素養,文章首先闡述了高職教師體育鍛煉的現狀,其次分析了影響高職教師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高職教師體育鍛煉的對策,包括定期宣傳,激發興趣;軟硬并舉,整合資源;創新協會機制、激發活力;以賽促練、提高水平。
關鍵詞:高職教師;體育鍛煉;健康素養
一、高職院校教師體育鍛煉的現狀
為了了解高職院校教師體育鍛煉的現狀,筆者采用問卷調查法及專題座談法對株洲市的5所高職院校不同學歷、不同職稱、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110名教師進行了調研,數據分析如下。
(一)職工參與體育鍛煉的形式
通過調查發現,職工選擇體育鍛煉的形式是多樣的。按選擇率高低依次為散步、羽毛球、跑步、排球、籃球、乒乓球、太極、游泳、自行車、舞蹈、瑜伽、棋牌。其中選擇散步的比例最高,這是因為散步不受場地、天氣、人員數量的限制。此外,男教師選擇跑步、羽毛球、排球等對抗性較強、活動強度較大的項目比例較高,女教師選擇太極、舞蹈、瑜伽等對抗性弱、活動強度較小的項目比例較高。由此可見,體育鍛煉的形式與場地、人員數量、性別等因素有關。
(二)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
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按照選擇率高低依次是強身健體、興趣愛好、緩解壓力、修身養性、宣泄情緒。這反映了教師的健康意識在不斷增強,希望通過體育鍛煉來抵抗疾病侵擾、恢復身體機能;對生活品質有較高的追求,希望通過體育鍛煉達到調節精神、釋放工作和生活壓力,保持良好心境的目的。
(三)教師體育鍛煉的基本特征
1.時間及頻率特征。教師選擇晚飯后鍛煉的人數最多,其次是選擇下午鍛煉的人數較多,這說明教師一般是在下午下課后或晚飯后進行鍛煉。分析教師進行體育鍛煉的頻率,發現每周鍛煉3~5次的教師占33%,每周鍛煉1~2次的教師占42%,不定時參加體育鍛煉的教師占17%。每次鍛煉持續時間在30分鐘至1小時之間的教師占75%,每次鍛煉持續時間在30分鐘以下的教師占8%。有學者通過研究提出:體育鍛煉的運動頻率以每周鍛煉3次,持續時間每次不少于30分鐘為宜。可見,有部分教師雖然進行了體育鍛煉,但是運動頻率及持續時間沒有達到要求。2.空間特征。通過調查發現,選擇在社區、公園等公共活動區進行鍛煉的比例為53%,選擇在學校運動區進行鍛煉的比例為20%,選擇在健身房、野外、家里的比例均在10%以下。由此可見,社區、公園等公共活動區以及學校運動區是教師體育鍛煉的主要場所。3.組織特征。53%教師喜歡與同伴一起鍛煉,33%教師愿意獨自進行鍛煉。通過對學校的體育鍛煉組織力度是否滿意進行調查,發現27%的教師表示比較滿意,55%的教師表示一般滿意,18%的教師表示比較不滿意。說明高職院校對教師體育鍛煉活動開展的組織力度還有待提高。
二、影響高職院校教師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
(一)個人方面
1.余暇時間不夠。大部分教師的工作負荷大,不僅需要承擔足夠的教學任務,課余還要從事科研項目研究,部分中、青年女教師還需在家務、教育子女等方面花費大量時間。因此,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很少,這是制約教師參與體育鍛煉的前提因素。2.缺少體育興趣。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由于大部分教師的生活圈子比較窄,如果周圍缺少體育愛好的群體或平臺,教師將很少去主動嘗試體育鍛煉,對體育也缺乏興趣。對體育不感興趣是制約教師參與體育鍛煉的重要因素。3.缺乏對體育知識的理解。部分教師很少學習體育健身知識,不懂體育健身的規律,既使鍛煉也達不到預期的鍛煉效果,這將制約教師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二)學校層面
1.體育鍛煉的硬件環境不完善。教師課余時間大多愿意在學校運動場所健身,而大多數高職院校雖然重視體育教學所需要的場地、器材建設,但是忽視了教師體育鍛煉所需要的硬件設施建設。由于學生上課占用了大部分體育設施,導致教師鍛煉缺乏需要的場地、器材。2.體育鍛煉的組織和指導不夠。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對教師體育鍛煉重視不夠,教師鍛煉大多為自發行為,缺少專業人員對教師體育鍛煉進行組織和指導,影響了體育鍛煉的效果。
三、高職院校教師開展體育鍛煉的對策
(一)定期宣傳,激發興趣
要形成良好的健身風氣,必須定期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的宣傳和教育。一方面,運用新媒體手段,通過學校網頁、QQ群、微信群等,推送健康生活方式、體育鍛煉前沿動態、體育項目流行趨勢,引起教師對體育鍛煉的重視,培養教師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另一方面,定期開展學術講座,向教師傳授體育知識和一些基本技能,使教師掌握科學有效的健身方法和技巧,激發教師的體育鍛煉興趣。
(二)軟硬并舉,整合資源
軟件方面,高職院校要完善管理制度,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提高工作效率,為教師參與體育鍛煉提供時間保障。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健康體檢,使教師掌握自身體質健康狀況。定期對體育鍛煉指導人員開展培訓,將體育指導落到實處。硬件方面,高職院校可以在不影響學生上課的前提下為教師開放體育鍛煉場所,增加教師體育鍛煉項目硬件設施的建設、管理、維護,保證有足夠數量的器材為教師使用。由于株洲市大型企業比較多,企業運動設施比較齊全,高職院校可以加強與大型企業的聯系,共享體育運動場地資源。
(三)創新協會機制、激發活力
高職院校要充分發揮工會和體育學院等部門在開展教師體育鍛煉活動中的作用,組織教師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鍛煉活動。鼓勵和支持教師自發組建業余文體協會,通過《教職工文體協會管理辦法》規范各協會的管理,各協會做到機制健全,有章程、有辦法、有經費。如某高職院校的教職工自發組建了7個業余文體協會,包括書畫攝影、太極拳、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徒步、舞蹈,由于協會項目根據教職工興趣開設,由組織能力強、熱心運動、并具備一定體育專項技能的組織者擔任協會會長,活動時間及地點根據會員確定,協會集鍛煉指導及活動開展為一體,使得教師在體育鍛煉既能獲得科學有效的健身指導,又能在集體氛圍中愉悅身心。因此,教師參加協會的參與度高,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也日益提高。
(四)以賽促練、提高水平
高職院校在校內可以定期舉辦各項文體競賽,如排球、羽毛球、徒步、田徑運動會等,在校外組織教職工參加省、市工會、教育工會舉辦的文藝演出、球類等比賽,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展現了教職工的風采,而且為提高體育鍛煉水平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教師體育鍛煉現狀的分析,探討了影響高職院校教師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有個人和學校層面的原因,采取定期宣傳、軟硬并舉、創新協會機制、以賽促練等對策,旨在引導教師科學開展體育鍛煉,提高教師健康素養。
參考文獻:
[1]郭清.“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實施路徑[J].健康研究,2016,36(6):601-604.
[2]馬國強.影響烏魯木齊市醫學院校職工參與體育鍛煉的因素分析[J].運動,2017(8):54-55.
作者:周文軍 單位: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現代企業物資管理分析與設計
- 下一篇:物資管理的聯儲聯備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