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下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

時間:2022-03-13 09:56:39

導語:新課程下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程下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具有推進體育教育改革、促進體育學科發展的重要意義。我國體育教育基于新課程標準,研究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路徑,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重視教師專業化發展意義,分析現階段的教師專業化發展困境,通過更新培養目標、優化培養結構、強化能力培養與加強教師認知等路徑,有效推進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進而滿足新課程標準要求。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與實施,我國體育教師面臨新的發展要求,需要我國培養體育教師的機構與體育教師本身均重視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通過人才培養的改革與教師自身能力的提升,踐行新課程理念。因此,我國體育教師培養機構需要在培養目標、組織結構、培養內容與教師自身等層面,加強體育教師的專業化教育,綜合性提升體育教師的專業化教學能力,使培養機構教育滿足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同時,為體育教師未來教學工作滿足新課程標準要求提供保障。

一、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意義

(一)推進教育改革。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國教育重視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在教育過程中培養體育教師專業化教學能力,有利于推進基礎課程教育改革。在教師成長過程中,教師專業化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屬于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必然條件。體育課程想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實現有效改革,需要發展體育教師專業化,通過教師的專業化教學實現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全面革新。事實證明,改革實踐決定教育改革成敗,因此,新型教育理念需要借助體育教師的教學實踐來實現。由此可見,我國教育發展體育教師專業化,有利于體育這門基礎課程貫徹新型素質教育理念,滿足新課標要求,實現基礎課程教育有效改革。(二)促進學科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在新課程標準下發展體育教師專業化,具有促進體育學科發展的重要意義。體育學在學科發展史上屬于教育學科,其發展歷史并不長,該學科在1997年形成,成為我國教育的一級學科。縱觀我國學科發展史,體育學科發展受到教育學較大影響,尤其在新課程標準下,課程論、心理學、教育學等基礎學科理論高速發展,對體育學科提出新的變化要求,需要其變化自身基礎理論,同時,需要體育學研究者提升自身專業化水平,滿足新課程標準與基礎學科發展需求。但是依靠體育學科課程專家與體育學研究者發展體育學科,存在一定片面性問題,不能對體育學科發展的全部要求進行滿足,因此,需要整體性提升體育學科教師的專業化能力,以體育教師知識、經驗以及能力的專業化發展,促進體育學科在新時期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困境

(一)培養目標籠統。教師專業化發展主要指作為專業人員的教師需要不斷完善與發展自身專業思想、專業能力與專業知識等,是一個專業新手成長為專家型教師的發展過程。根據新課程標準與教師專業化發展要求,專業化發展體育教師主要指在專業知識、專業理念、專業技能以及師德等方面,提升體育教師教學水平與教學技能的過程。我國培養體育教師的機構以體育院校與師范院校為主,在師范教育體系轉變形勢下,不同級別師范院校積極變化培養目標,如,師范專科學校原本的培養目標為重點培養初中體育教師,在現階段轉變為對小學體育師資進行重點培養,而高等師范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對中學體育師資進行重點培養。分析我國體育教師培養院校的培養目標,可以發現,其培養體育教師的目標存在寬泛與籠統問題,不能與課程進行有效呼應,缺少培養體育師資的針對性。例如,院校培養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目標為要求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能進行掌握、了解學科成就、掌握初步訓練、具備一定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擁有健全體魄等,由此可見,這些目標過于籠統,缺少針對性,難以滿足新課程標準要求與體育教師對自身專業化的發展需求。(二)培養機構單一。新課程標準要求體育教師具備專業化知識與能力,但是我國體育教師的培養機構單一問題,會嚴重阻礙體育教師自身的專業化發展。我國培養體育教師的機構主要是體育專業院校與師范院校,由院校中的體育教育專業為我國教育事業培養體育教師。在培養機構中,師范院校的教育體系由原本的三級師范過渡為二級師范,簡化師范院校教育結構。在我國高等院校不斷發展形勢下,體育教育院系開始興辦,各大高校積極招收體育專業學生,為體育師資培養提供助力。因此,現階段,我國在培養體育教師方面呈現出開放與發展的局面,但是培養體育教師存在口徑過寬、質量難以滿足現實需求的問題,在培養機構單一、結構組織不合理的限制下,體育教師的培養質量不佳,院校培養體育教師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明顯脫節于新課程標準要求。(三)教師認知不足。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在新課程標準下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是體育教師自身的認知不足。教師發展自身專業化,需要教育機構的培養,同時也需要自身的努力。我國大多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觀念落后問題,重視運動技能教學,致力于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選擇了忽視。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輕理論、重技能,會使教學工作過于生硬,學生缺少理論基礎,不能有效開展實踐體育活動,影響體育教學效果。同時,體育教師對自身能力提升的忽視也會限制自身專業化發展,使我國培養體育教師的教育工作缺少延續性,在教師自身層面造成發展體育教師專業化的斷層。大多體育教師在實際工作中受到傳統體育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學方法單一、教學過程隨意,不能主動加強自身知識獲取與教學能力提升,影響學校整體體育教學質量,難以滿足新課程標準要求,無法實現專業化發展。

三、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路徑

(一)更新培養目標。我國培養體育教師的機構,需要結合新課程標準更新培養目標,促進體育教師實現專業化發展。新課程標準提出先進教學理念與現代教學思想,使體育教學在新時期面臨更高變革要求。為實現專業化培養體育教師,我國師范院校與體育專業院校以及綜合性大學需要更新培養目標,對接新課程標準,在培養目標中融入運動參與、身體健康、運動技能、社會適應能力與心理健康等內容,完善體育教師課程目標體系。例如,綜合性大學在培養體育教師的過程中,需要對教育目標進行實時更新,在體育教育專業教學目標中加入新課程目標元素,使教師對新課程標準中的基本要求進行明確,重視不同目標元素之間的聯系與內涵,在體育教師培養計劃中納入新課程改革理論、背景與內容,完善體育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同時,院校需要按照新課程標準的價值取向與核心理念,對體育教師培養目標、內容與評價等進行及時調整,保證這些教學環節有效銜接新課程標準,提升機構培養體育教師的成效,為體育教師未來工作滿足新課標需求奠定基礎。(二)優化培養機構。在新課程標準下,專業化發展體育教師,需要我國教育事業優化體育教師的培養機構,增強體育教育辦學效果。一直以來,我國培養體育教師以師范院校與體院專業院校為主,但是在高校不斷擴招背景下,綜合性大學也開始設立體育教育專業,使我國培養體育教師的機構更加豐富。同時,由于高校設置體育教育專業,社會體育、運動訓練等本科專業學生也開始在畢業后從事體育教師工作,使我國體育教師來源渠道更加多元化。但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新課程標準的提出,暴露我國培養體育教師機構的層次不合理問題。因此,我國教育部門需要規范引導現有機構與體育教育專業教學,對各種體育教育資源對應的布局進行合理調整與科學優化,使體育專業院校成為整個機構體系中的龍頭教育機構,加強師范院校的支撐作用,并使綜合性大學充當輔助與補充的角色。在此基礎上,我國教育部門需要加強監管不同院校的辦學質量,保證各種體育教師的培養機構能夠在全部教育環節對體育教師進行重點培養,綜合增強其專業教學知識與能力,使培養機構與體育教師同時滿足新課程標準要求。(三)強化能力培養。在新課程理念下,專業化發展體育教師的客觀要求是幫助體育教師建立專業化教育觀、完善資格證書認證機制、提升體育教師學歷,使其成為專家型或學者型的體育教師。但是我國教育機構培養體育教師存在脫節教育實踐的問題,忽視體育教師的實踐能力培養,限制體育教師教育滿足新課程標準要求。因此,我國培養體育教師的教育機構需要重視教育實習,加大體育教師實踐與實踐考核的比重,以教育實工作提升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例如,在教育培訓中,摒棄傳統教學方式,采取因材施教與因地制宜的教學方式,在實踐教學中融入新課程標準要求,提升體育教師實踐能力與操作能力,體現體育教師培養的應用性、靈活性與創新性。在此基礎上,教育機構需要重視信息化教育背景,在提升體育教師實踐能力的過程中,重點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使其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在自身教學工作中,借助自身專業化發展滿足新課程標準對體育教師提出的發展要求。(四)加強教師認知。在新課程標準下,專業化發展體育教師,需要重視體育教師本身這一層面,從體育教師自身入手,加強其教育革新認知,促進其專業化發展。體育教師想要實現專業成長,向專業化教師發展,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積極實施專業自主發展。新課程標準使我國體育教師面臨新挑戰,同時,也為其能力提升提供新的機遇。因此,體育教師需要基于新課程標準,對自身專業化發展意識進行樹立,對新型教學理念進行不斷學習與反思,在教學過程中對自身教學方式進行及時調整與改進,使自身成為課程改革的建設者與參與者。例如,體育教師樹立課程意識,需要做到對自身專業能力進行充分利用,參與課程開發與實施,并對課程進行有效評價,使體育新課程滿足新課程標準要求。體育教師需要認識到自身就是課程,改革課程需要優化自身知識與能力,對體育學科先進的專業化知識進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應用這些知識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如,教師可以學習體育學科相關的心理學、教育學與生物學等學科知識,將其融入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教學質量,提高自身專業化教學能力,從而實現自身專業化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需要我國教育部門與培養體育教師的相關機構重視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意義,積極探索現階段我國體育教師在自身專業化發展中面臨的困境。通過更新培養目標、優化培養結構、強化能力培養與加強教師認知等措施的采取,實現問題有效解決,促進體育教師得以專業化發展,推動體育教育事業發展的同時,體現體育教育與體育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有效踐行與落實。

參考文獻:

〔1〕王道斌.主體性視域下體育教師專業發展路徑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7):37-39.

〔2〕太來提•熱合木吐拉.教育改革背景下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2,(6):16-17.

〔3〕羅孝軍.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策略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6):188-192.

〔4〕劉蕾.新課程背景下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的現實問題及發展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0):140.

〔5〕羅睿,李申,黨瑋璽.試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J〕.衛生職業教育,2012,(1):6-8.

作者:劉銀芳 單位:廣東省貿易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