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育課程改革論文
時間:2022-12-20 11:21:43
導語:體育教育課程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高等院校培育的人才需要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在這樣的要求下,高校體育專業課程發展要在堅持專業特點的同時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在學科體系構件上實現“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廣適應、重創新”的發展要求。文章結合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的現狀,在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理念的提倡下具體分析怎樣實現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改革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體育學科;專業化;課程改革;取向
我國最早的體育課程是體育教育專業,伴隨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和教育改革的深化發展,現階段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不理想,相應的,體育教學設施、體育教學師資力量、體育教學軟硬件等方面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實現體育教育和社會發展以及新課程改革的適應,在新時期,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發展需要明確其發展取向,在實現體育教育專業化發展的同時打造以生為本的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
一、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的現狀
(1)高校體育教學缺乏對核心競爭力的培養。高校體育教學缺乏對核心競爭力培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長期將培養學校體育師資作為主要的培養目標,體育專業設置面較窄。其次,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不合理。高校體育專業教育人才的培養集中在對知識、能力、技能的關注,忽視了對體育綜合素質的關注,無法滿足社會發展對體育人才的需要[此部分內容并沒有說清楚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也沒有說清楚高校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培養是如何缺乏的[1]。(2)高校體育教學就業渠道和市場受限[這不是高校體育專業課程教學的現狀]。高校體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渠道除了體育教師、基層業余體校教練員、社會體育工作者這些與專業直接對應的崗位外還能夠考取公務員。但是受人才城市化發展的影響,城市體育人才飽和,但是鄉村發展卻缺乏大量體育人才。(3)高校體育課程體系模式化[此段內容應在詳細些,具體說明高校體育課程體系模式化存在的問題,現內容一方面過于概括,一方面有文題不符的內容(標黃句子)。高校體育課程體系模式化表現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在固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習學習的自由選擇和發展空間,無法發展個人特點。同時,體育教材內容與社會發展的銜接不太緊密,無法達到預期教學效果。(4)高校體育課程內容理論化。高校體育人才培養模式過度強調體育人才和社會發展需求的適應,使得體育通識教育課程設置比較薄弱,無法培養和發揮出學生的體育學習個性。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由于理論課程較多,不符合社會發展需要,也不利于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育訓練方法。
二、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改革專業化發展策略
(一)改革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在高校教育的深化發展,新時期,高校專業化的體育課程體系不僅要擁有豐富的體育基礎課程,而且還需要透過課程反映現代化的體育教育發展觀念,體現體育學科特點。第一,以專業化為基本取向,優化體育課程設置體系。以專業化為基本取向的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要注重體育教育、體育教學和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結合社會對體育課程的要求打造專業化的體育課程體系,實現對體育資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本科體育教育專業要打造以專業能力為基礎,以理論聯系實踐、課程學習和問題解決、講座和創新培養結合的培養模式,切實培養高素質、社會應用型體育專業人才[具體怎樣優化體育課程體系還是沒有說清楚。第二,以實踐能力為根本,優化體育實踐課程體系。傳統的體育教學主要以培養“技能人”為取向,忽視了實踐能力的培養。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革新之后的體育教育體系需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學習需要,從探討學生主動學習知識、自主學習機制為出發點,為學生的體育學習創設更多平臺[此部分內容與優化體育實踐課程體系無關]。從專業實踐能力的內外結構出發,結合社會對體育人才需求,有針對的提高體育教育專業實踐課程比例。[具體怎樣以實踐能力為根本,優化體育實踐課程體系的內容沒有說清楚,應減少類似作用或意義的論述,提出具體的課程優化策略[2]。(二)改革體育教育專業課程內容。(1)加強對體育教育學的發展研究。體育教育學是對體育教育現象和發展規律的研究。體育教育學發展中涵蓋體育教育發展目的、體育教育研究方向、體育課程編制、體育發展和人身心發展關系分析等內容。體育教育學對體育教育學科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體育教育學能夠揭示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規律,為高校體育教育發展提供指導。((2)加強對體育教育和社會發展適應性問題的關注。伴隨體育教師教育專業化的發展,高校原有的體育學理論、體育教材、體育教法顯示出不同程度的落后。為此,在新課改的深入發展下,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對體育教育發展本質、體育教育和健康關系、體育課程深化改革等問題的進一步思考。(3)構建體育教育學發展體系。現階段,體育教育學發展體系的構建需要涵蓋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①從哲學層面體育教育發展和人身心發展之間的關系問題。結合社會發展對體育教育的要求,思考體育教育的目的、目標、原則和內容。②加強對高校體育教育內容和體育組織內容的評價。③實現高校體育教育方法和體育學習方法的統一。對于本科院校的體育教育發展,不用實現體育課程形式和體育課程體系的對應,基于體育教師專業化成長發展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三)改革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形式。第一,發揮教師教學主導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落實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優化體育教學形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性,實現學生體育個人化學習。第二,重視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個性的培養。通過協同合作學習讓學生結合自己需要選擇適合的體育學習方式,并在自評、互評過程中不斷激發自己的體育學習潛能。第三,加強師生合作。在體育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是平等的關系,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好師生平等交流。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教育專業是我國高等師范類教育的重要組成,在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和社會對體育教育要求的提升,體育專業課程設置也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變革。針對現階段體育教育課程改革盲目追求“寬口徑”、“廣適應”,逐漸脫離培養高素質體育教師的現象,需要相關人員能夠對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異位現象做出合理的分析,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體現體育健康理念的基礎上發展體育教育專業。
【參考文獻】
[1]馬桂霞.“體育、藝術2+1項目”體育技能類項目的設計[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24(1):37-41.
[2]黃偉清.基于創業園視角的高職網球體育課程改革[J].浙江體育科學,2012,34(3):63.
[3]蔡紅梅.基于學習共同體的職前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以《中學英語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課程改革為例[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6,36(05):96-98.
作者:伏小亞 單位:寧夏固原市寧夏師范學院
- 上一篇:體育教育專業籃球教學研究
- 下一篇:淺談德育在體育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