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育中華體育精神的應然與實然

時間:2022-03-13 09:46:31

導語:高校培育中華體育精神的應然與實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培育中華體育精神的應然與實然

[摘要]西藏高校培育中華體育精神生動詮釋了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目標,不僅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或手段。而且還有助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培養大學生的中華體育精神以及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本研究運用文獻資料、實地調研等方法對西藏高校培育中華體育精神的實然困境與應然策略進行研究,旨在為西藏高校培育中華體育精神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中華體育精神;西藏高校;應然策略;實然困境

1981年,中國女排奪得世界冠軍,她們刻苦訓練、艱苦奮斗、為國爭光的精神讓人們動容,全國上下興起一陣學習“女排精神”的熱潮。“女排精神”激勵著人們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的熱潮之中。它用精神的力量矯正人們的行為和目標,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人們積極向上、銳意進取。它既是中華精神的象征,也是體育精神的反饋,更是中華體育精神的真實寫照。隨后,人們將“女排精神”演進成中華體育精神,并概括為“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中華體育精神將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將體育獨特性和民族精神結合在一起,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全國第十二屆運動會開幕之際就強調“中華體育精神來之不易,彌足珍貴,要繼承創新、發揚光大?!蔽鞑馗咝J俏覈叩冉逃鄬Ρ∪醯牡胤?,如何在西藏高校培育和踐行中華體育精神是一項重要的思想政治課題。2018年10月15日致西藏民族大學建校60周年的賀信中指出“培養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钡馁R信猶如一股春風,極大助推西藏高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在此背景下,培育和踐行中華體育精神更是擺在西藏高校建設的突出位置。中華體育精神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承文化,以此為契機,帶來西藏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同時對培養西藏高校大學生中華體育精神和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大有裨益。

一西藏高校培育中華體育精神的實然困境

(一)缺乏中華體育精神的教育環境。根據筆者和課題組調研的結果顯示:西藏高校尚未對中華體育精神進行教育和培育。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西藏高校地處祖國邊疆,與祖國內陸的聯系相對較少,這就阻礙了中華體育精神在西藏高校的傳播和交流;二是西藏地區經濟水平相對落后,大型體育比賽舉辦的機會較少,大學生現場觀看體育賽事的機會也相對較少,在一定程度上無法真正感受中華體育精神的內涵和價值;三是西藏高校學校體育教育相對匱乏,學校體育教育主要是對大學生的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進行培育,缺少對西藏高校大學生體育精神及中華體育精神的教育,目前存在“重技能教育,輕精神層面的培育”現象;四是西藏高校領導尚未理解中華體育精神的重要作用和現實意義,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中沒有將中華體育精神運用期中。缺乏中華體育精神的教育環境和現實土壤,是造成中華體育精神在西藏高校培育舉步艱難的重要因素。(二)缺少中華體育精神的實踐土壤。中華體育精神關鍵在于實踐,目前西藏高校缺少中華體育精神的實踐土壤,突出表現在西藏高校學校體育教育的滯后。體育設施的完善是西藏高校進行體育教育的前提和根本,只有擁有了完善的基礎體育設施,才能夠保證體育鍛煉的進行和體育精神的培育。根據筆者的調研發現,在西藏的高校中,足球這項體育運動普及程度高且實施齊全,但其它如排球、乒乓球、網球等方面開展相對不足。無法滿足學生的體育健身需求,造成可供選擇的體育項目存在單一性,且不能根據學生群體的不同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教學,使部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降低,無法建立大眾化、持久化、現代化的體育鍛煉體系,無法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培育中華體育精神。且在培育中華體育精神的過程中西藏高校就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西藏部分高校對大學生培育中華體育精神方面不能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實踐土壤。(三)西藏高校學校體育制度有待健全。西藏高校健全的體育規范制度同樣是保證西藏大學生培育中華體育精神的基礎,只有制度的規范才能夠保證中華體育精神有序地推行。根據實地調研發現,在西藏部分高校中,學校對中華體育精神提及很少,且沒有完善的體育規范制度,對方面的認知和重視程度不夠,造成培育中華體育精神缺少制度保障,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未能將本校實際體育情況與體育運動和體育知識的普及結合起來,其體育文化體系制度不夠健全,造成求大于供甚至于空缺的現象;二是教學模式的老舊、中華體育精神的提及少,未能跟進社會的進步而將中華體育精神融入績效考核當中,無法激起老師的積極性,應試教育仍然存在于西藏部分高校,無法促進中華體育精神培育工作的實行;三是體育課程在西藏的部分高校占比仍舊很低,體育規范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學生對體育的不夠重視,對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欠缺,不能使學生培養出熱愛體育運動的良好習慣,更加難以在體育運動當中培育中華體育精神。

二西藏高校培育中華體育精神的應然策略

(一)發揮中華體育精神在西藏高校建設中的作用和功效。中華體育精神傳承著我國的優秀傳統,如“武德”當中的尊師敬道、誠實有信等行為,以及堅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放在對大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也同樣可行。通過體育運動與其體育精神相結合的過程感染學生,不僅提升的大學生的自身素質,也成功塑造了他們的優秀品格,并在鍛煉與學習中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將中華體育精神的培育延伸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敬業、誠信”當中。舉行團體的體育賽事,以展現隊友的團結互助為主,體現賽事的公平公正,同樣充滿競爭意識,只有在賽中團結配合、積極競賽才能取勝,這樣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受到了其體育精神潛移默化的熏陶,不知不覺間就提高了大學生團結互助和拼搏進取的精神,成功地體現了“以體育德、以德育人,”,從而使中華體育精神擴展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平等、公正、友善”之中。同志在《體育之研究》中反復強調了體育的重要性:“動之以營也,此淺言之也;動之以衛國也,此大言也。”學校應把學校體育與愛國主義二者結合,應宣傳“動之以衛國,”銘記血的歷史,當五星紅旗在賽場上升起時,是每一個體育人的驕傲與自豪,中華體育精神的含義中就有愛國,理應將愛國主義與大學的體育鍛煉結合,通過體育鍛煉培養其愛國主義,樹立體育也可強國的觀點,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的同時也不忘體育鍛煉。(二)加強中華體育精神的教育環境和實踐土壤的培育。體育基礎設施的落后其主要原因是資金的不足,當前突破資金的障礙才是保證完善體育基礎設施、培育中華體育精神的根本。因此,西藏高校應該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和國家的政策傾向等優勢,從多渠道、多方面爭取國家上、社會上、個人上的資金支持,促進本校的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之前的不足與落后,為大學生培育中華體育精神提供良好的環境。(三)健全西藏高校培育中華體育精神的學校體育規章制度。西藏高校對于培育中華體育精神存在欠缺的原因是其體育制度體系不夠完善,加之在西藏部分高校中領導的不夠重視,沒有提出相關科學的制度體系,也會造成老師的消極,使對體育教育的積極性降低,讓體育教育仍然存在于應試教育這種模式中。西藏高校應該完善好學校中的體育規范體系,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將體育鍛煉、體育知識、體育精神合理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旨在健身現代化的體育教育課程,同時推廣體育教學的創新,在體育課程的績效與教師的考核結合在一起,提升教師的積極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學校加大體育課程在所有課程中的比重,以促進學生養成天天鍛煉的習慣,以此更加便于學生在鍛煉中培育中華體育精神。

參考文獻:

[1]朱亞成.中華體育精神的文化內涵與人文價值[J].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學報,2017(2).

[2]朱亞成,劉凱.中華體育精神與當代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5(09).

[3]張立順.論中華體育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耦合[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7).

[4]趙元吉,吳兆紅,王凌云.現代學校體育:體育精神的培育與健康教育的弘揚[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1).

作者:朱亞成 蔣星 單位:西藏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