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踐

時間:2022-06-06 10:23:10

導語: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踐

一、情境教學法的內涵

情境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設計一系列符合小學生性格特點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快速地進入到教學氛圍中,增加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小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記憶知識的過程。

二、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的意義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熱情,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使小學生感受體育學習的樂趣,培養小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一)激發小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興趣

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喜歡一些具有趣味性、競技性特點的活動,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使很多小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學習興趣較差,無法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和體育的無限魅力。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應用,能有效地改善傳統教學方式中的不足之處,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到教師所營造的體育教學氛圍中,感受體育學習為他們帶來的樂趣,并長時間的將注意力集中于教學活動中,充分展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二)提升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能使小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學習的課堂教學內容。并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成長、發展規律,科學設計教學活動,以小學生愿意接受并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使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能夠集中注意力進行聽講并自主練習體育運動技巧。這種方式能夠為小學生帶來無限快樂的同時,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使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培養小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體育不僅是一項身體運動活動,同時也需要動腦。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應用,能夠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思考問題意識和創造意識,使學生通過教師所創設的情境,產生一定的想法和見解,增加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同時,情境教學模式也能夠有效消除小學生對運動的恐懼心理,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使一些較為肥胖或者過于瘦弱的小學生變得強壯起來,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在快樂的學習活動中,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小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三、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的策略

在利用情境教學法開展小學體育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靈活開展教學活動,充分展現體育教學的價值和魅力。

(一)創建小學體育游戲教學情境

小學生通常比較喜歡具有趣味性和游戲性的活動,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靈活創建游戲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小學生的體育實踐活動參與熱情,把小學生快速帶入到體育教學情境中,更加深刻而直觀地理解體育知識,將游戲活動與體育教學融為一體,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感受體育學習的樂趣和體育的無限魅力。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龍的傳人”和“漫游太空”等當下流行的體育小游戲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龍的傳人”小游戲主要是通過兩個小隊排成二路縱隊,從隊尾的第一人開始,仰面挺直身體倒下,縱隊的人則蹲下用雙手將其托起,接著朝前移動,移至排頭慢慢落下,大家依次體驗兩次當龍和被傳遞搬運的滋味。“漫游太空”游戲主要是通過每隊設置12人,面向圓心圍成一圈坐下,雙腳合攏伸向圓心。先推選一人站在圈中間,閉上眼睛并保持身心的放松,幻想自己正處于太空失重狀態中,以雙腳為支點向任何方向倒下。當這個同學倒下時,周圍的學生將他推向另一方向,使這個學生能夠不倒在地上,并在圈中自由擺動。這兩個小游戲能夠滿足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同時這樣游戲活動也能夠有效檢驗小學生之間的信任感和默契感,緩解小學生日常文化課程學習對眼睛所造成的視覺疲勞,增加小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培養小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二)創建小學體育問題教學情境

問題是激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有效的問題引導能夠對小學生思想的發展和其他學科的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建問題情境,使學生能通過問題,快速進入到教學情境中,不斷地提問、質疑、成長,挖掘小學生更多的潛在能力,培養了小學生的問題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如在指導小學生“30米快速跑”體育項目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首先提問學生“小朋友們,你們有自己喜歡的跑步明星嗎?”“你們喜歡跑步嗎?”等問題,激發小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展現小學生的個性特點。隨后,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快速跑嗎?”“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快速跑的過程中,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嗎?”等問題,了解小學生的快速跑知識的掌握能力。在教師對學生進行步頻、準備姿勢等“30米快速跑”技能知識學習完成之后,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學生“小朋友,誰能告訴老師,在快速跑的過程中,肩帶需要放松還是緊繃呢?”等問題,檢驗小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學效果。問題的層層深入能夠使小學生隨著問題,不斷進入到教學情境中,帶著問題學習,通過學習提出更多的問題。問題教學法能夠在不斷提升學生對知識掌握能力的基礎上,開發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小學生的思維習慣,為小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小學生身體素質和思想素質的全面提升。

(三)創建小學體育故事教學情境

小學生通常比較喜歡聽故事,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小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將體育教學與故事內容相結合,創建生動、活潑的游戲活動,使學生在歡快的游戲活動中,加強鍛煉,感受體育學習的樂趣。如在指導學生完成“30米快速跑”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小學生都喜歡的《貓和老鼠》故事以及《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片,組織學生開展追捕游戲。在游戲開始之前,可以自由選擇出一個學生扮演貓,其他學生扮演老鼠,當扮演貓的學生抓到3只“老鼠”之后,就可以成功晉級為“首領貓”,自由選擇另外一個學生繼續扮演貓,以此類推。在游戲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直接利用《貓和老鼠》《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動畫片中的主題歌曲進行教學輔助,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和氛圍,放松學生的心情。故事教學情境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體育教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綜合素養。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改變傳統教學方式中的缺點和不足之處。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將素質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觀念滲透于教學的每一個細節中,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小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中,不斷提升對體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審美情趣,為小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真正展現小學體育教學的價值和作用。

作者:陳友水 單位:高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