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時間:2022-04-06 03:23:49

導語: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摘要:德育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它起著育人定向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小學體育教學大綱中也明確指出:“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三項基本任務之一。”因此,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對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現代化人才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主要從緊抓課堂常規、堅持正面教育、緊抓教材特點和利用教學方法四個方面,談談如何進行長期、有效的德育滲透。

關鍵詞:小學體育;德育;滲透

小學體育教學不僅僅是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和提高,也是對學生心理素質和品德的教育和培養。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在培養人的過程中,它都有著不可替代的教學作用和地位,德育在其中的滲透也是必不可少。然而,在傳統教學中,由于應試教育觀念的束縛和影響,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在觀念上更加注重對學生體質和技能上的教學和鍛煉,忽視思想品德教育,所以在實際的操作中,也常采用簡單粗暴的訓練方法,導致教學任務的片面完成,影響小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那么,如何小學體育課堂上有效滲透德育呢?

一、緊抓課堂常規,進行德育

馬卡連柯認為:“制度越明確,就越能形成內部的動力定型,這是形成技巧與行為習慣的基礎”。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也是如此,教師要根據學校以及班級的具體情況制定一系列的行為準則(其中一部分也可以是由學生自己制定的,這樣他們會更加自愿的遵守),如不遲到早退,不與同伴惡意打鬧,分組練習時要排好隊等。并且要有步驟,有重點,有計劃的堅決實施,這樣有助于讓學生明辨是非,培養謙讓懂禮,團結同學,熱愛勞動,熱愛集體等優良品質。只有嚴明的制度作為行為準繩,才能使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堅持正面教育,滲透德育

小學生都喜歡被人肯定和夸獎。在體育課堂上,教師要巧妙地利用這一點,對學生實施正面教育,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對于一些存在不良行為現象的學生,教師不能只是單純地訓斥,而是應該以幫扶和愛護為出發點,指出他的缺點和不足,并讓學生明白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再幫助學生找到問題的原因,提出改進的方法。這樣,不僅學生樂于接受,心服口服,而且還會積極改正,提高認識。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注意:不偏愛優生,對于缺點要及時指出;對于中等生,既要指出缺點,又不能忽視對其優點的肯定;對于差生,批評要適度,盡量采用鼓勵的方式。“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教育中,要“允許”學生犯錯,學生的成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

三、緊抓教材特點,滲透德

小學體育教材中的項目和內容,都具有比較明顯的教育意義:通過耐力和力量等身體素質的訓練,培養學生刻苦耐勞,不畏艱難的意志;通過跳躍類的練習,培養學生超越自我,勇于高攀的拼搏精神;通過團體合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等等。可見,體育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是實施德育的好題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深入挖掘體育教材中的德育題材,并結合本學校,本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德育,使學生的身心都得到協調地發展。

四、利用教學方法,實施德育

教師在實施課的組織和教法措施時,如果能有意識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其中,就能既有利于提高課的教學質量,又能增強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如進行課前動員或課后總結,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目的性,及時地了解和總結體育課堂鍛煉各方面的情況;隊列隊形的組織,能夠提高學生的紀律性,同時隊列的美感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的熏陶;值日生收放體育器材,講述器材的保養方法等,培養學生熱愛勞動,愛護公物的良好品行。再如,教學中的一些教學方法的使用:游戲的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和積極性。競賽的形式,既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而且還能通過師生的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培養學生的互助精神和團結意識。榜樣的熏陶,好的榜樣能夠激勵學生不斷的完善,塑造出更加優秀的人格。在體育課堂上,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來進行德育的滲透。如在上課期間,在著裝上,穿整齊,干凈的運動服,在語言上,文明懂禮等。教師只有嚴格的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言行一致,才能在學生的心中留下好印象,才能讓學生從中領悟并產生道德意識。

總之,在小學體育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挖掘體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握課堂教學中的恰當時機,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和方法,將德育有效的滲透到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作者:關向陽 單位:山東省威海市草廟子小學

參考文獻:

[1]吳云燕.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陜西教育,2015,(05).

[2]馬芳.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J].中學生導報,2013,(04).

[3]沈燕飛.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的作用和意義[J].學周刊,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