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體育運動下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
時間:2022-04-06 03:09:22
導語:陽光體育運動下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構建陽光體育運動視域下的體育教學模式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作。既需要每一個研究者對體育運動的教學模式及其研究歷史有一個理性的回顧,又需要研究者對自己陽光體育運動的教學實踐有一個客觀的反思。因此,本文擬在詳細回顧教學模式研究歷史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體育教學工作實踐,對所構建的“更新體育意識,個性化的運動形式、科學的測試標準,借鑒與完善中的教學程序”這一教學模式進行詳細地說明,以期引起研究者對于體育教學模式及其相關問題的關注。
關鍵詞:教學模式;陽光體育運動;體育教學模式
陽光體育運動既是對傳統(tǒng)體育教學實踐的理性總結,又是在新體育教學理論指導下的一次體育教學改革實踐。因此,在陽光體育運動的視域里有許多體育教學問題值得體育研究者關注。無論是宏觀層面的體育教學模式及其構建的問題,還是微觀層面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體育教學策略的轉變,都是目前體育教學研究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對于前者而言,宏觀層面的教學模式研究對于陽光體育運動的深入發(fā)展具有更深遠的影響。下邊就結合自己參加陽光體育運動實踐的反思,參考其他研究者的相關論述,對于“陽光體育運動視域里的體育教學模式及其構建”等相關的問題進行詳細地闡釋和說明,以期促進陽光體育運動的深入發(fā)展和體育教學改革的進步。
1.模式、教學模式及體育教學模式
1.1模式“模式”一詞的基本意思是指事物在其發(fā)生、發(fā)展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標準樣式。但是,眾所周知,任何一個事物在其自身發(fā)展的過程中都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規(guī)律性,都使其呈現(xiàn)出“模式”的特點,但任何一個規(guī)律也都會在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例外。這也就是說,無論研究哪種事物的發(fā)展模式,都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1.1任何一個“模式”的得出都是對一定實踐的理性總結。因為“模式”是事物發(fā)展過程中規(guī)律性的表現(xiàn),因此,只有對這種事物發(fā)展的實踐進行理性的總結,才有可能得出其客觀上的發(fā)展規(guī)律。沒有對實踐的反思和理性的總結,那么任何“模式”都不會出現(xiàn)。1.1.2“模式”是可以操作的一種實踐。這也就是說,研究者之所以要總結“模式”,其目的就是為以后的實踐得出一個可以操作的規(guī)范。否則,只存在于理論研究視域里的“模式”,則毫無實用價值而言。1.1.3因為“模式”是對某種事物及其發(fā)展過程的理性總結,因而它應該是一種簡化的理論表述。即,事物發(fā)展的過程作為其體現(xiàn)“模式”的表象而存在的,而事物在其發(fā)展中表現(xiàn)出來的規(guī)律性則是以“模式”這種對其本質的理性概括而存在的。1.2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是一個爭論較多的概念。從不同的視角,根據不同的理論,可以對其有不同的定義。但也正是這樣的爭論才使研究者對于“教學模式”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逐漸清晰了。目前學術界關于“教學模式”的內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1.2.1在美國教學模式的研究者喬伊斯認為,教學模式應該是教學者對其整個教學過程及其教學步驟的詳細安排。即所謂的教學模式,它是指在實施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學者根據一定的教學理論對其所有教學實踐過程進行的一種詳細規(guī)劃。包括對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效果的評估等。1.2.2我國教育家葉瀾則認為,教學模式可以從兩個層面進行理解。即廣義的教學模式應該是根據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對全部教學實踐進行的一種系統(tǒng)性的安排;而狹義的教學模式則是指一種具體的教學手段。1.2.3教學模式是一種比較固定的教學范式。認為教學模式是一種固定范式的研究者以甑德三為代表。持有這樣的觀點的研究者認為,教學模式是一個學科在其具體教學實踐中表現(xiàn)出來的教學程序化的內容。1.2.4教學模式是一種隨教學實踐而逐漸變化的一種教學變式。正如王策三所言,教學模式會隨著師生在知識傳授與信息獲取中的不同表現(xiàn)而逐漸變化的一種教學模式。所以在具體學科教學中,在不同地域的教學改革實踐中會出現(xiàn)不同的教學模式。雖然上述的列舉不能得出一個學術界認可的“教學模式”的定義,但這樣的列舉卻可以使我們明確一個這樣的事實: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探索是人們以一定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在真實、復雜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把一個概念形態(tài)存在的抽象教學模式變?yōu)橐粋€以物理形態(tài)存在、可視和可操作的教學模式的過程[1]。1.3體育教學模式體育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對相關的體育教學實踐進行理性分析后得出的一套相對完整的教學操作程序。1.3.1這里所謂的“體育教學模式”的建立基礎應該是一定的體育教學實踐。即相對于陽光體育視域下的體育教學模式而言,它的具體理論內涵應該來自于對陽光體育運動實踐。換而言之,沒有陽光體育運動實踐作為基礎,那么陽光體育運動下的教學模式就無從談起。1.3.2這里所謂的“體育教學模式”既然是一套關于陽光體育運動實踐的總結,那么它就應該對陽光體育運動的深入發(fā)展具有指導作用。在教學實踐的層面上,它就是有關體育教學全部的操作程序,既涉及到體育教學內容的確定,又涉及到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的全部教學實踐。否則,這個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1.3.3這里所謂的教學模式具有自己適用的范圍。因為它的理性內涵來自于針對于陽光體育運動實踐的總結,那么它的應用范圍也就應該局限于陽光體育運動的教學實踐。
2.陽光體育運動教學模式
2.1陽光體育運動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陽光體育運動提出了體育教學模式及其研究的相關問題。首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以及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的頒布和施行,使全國各地的學校廣泛地掀起了以貫徹“一切為了學生”理念為核心的體育教學改革。其次,因為指導這次體育教學改革的指導理念與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不同,因為衡量這次體育教學改革效果的標準———《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更新了相關的內容,于是就有很多的新課題等待研究者結合具體的陽光體育運動的實踐去闡釋和說明。特別是陽光體育運動視域下教學模式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更應該成為研究的焦點。這一則是因為自2006年至今的陽光體育運動為解決這個問題積累了諸多的實踐經驗,二則是因為面對這多年的實踐已有相關的研究者從不同的層面,從不同的角度對其具體實踐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理論總結。2.2陽光體育運動提供了構建教學模式的基礎多年的陽光體育運動為構建新教學模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無論是理論基礎還是實踐基礎,都為解決體育教學模式的問題積累了諸多的經驗和教訓。2.2.1理論基礎。這里所謂的“理論基礎”有兩個層面的意義。在第一個層面上,它是指促進陽光體育運動產生的理論;在第二個層面上,這里所謂的理論基礎還指向眾多研究者對陽光體育運動具體實踐的理性總結。對于前者而言,有的研究者這樣論述:陽光體育運動內容是學生鍛煉的載體,按照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的三維體育觀和健康觀,可把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內容分為身體健康活動內容、心理健康活動內容、社會適應活動內容、運動參與活動內容和運動技能活動內容[2]。對于后者而言,有諸多的任課教師和研究者對其多年的陽光體育運動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總結著。例如,有的研究者對陽光體育運動發(fā)展至今的現(xiàn)狀進行總結,有的研究者對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具體策略進行分析,有的研究者對陽光體育運動與學生健康的情況進行闡釋,還有的研究者對陽光體育運動給予當代體育教學實踐的具體影響進行了客觀地說明。而所有這些都為陽光體育運動視域下的教學模式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2.2.2實踐基礎。一個教學模式的構建不僅要有其理論基礎,還需要有一定的實踐作為支撐。陽光體育運動的實踐是豐富陽光體育運動理論的基礎,陽光體育運動理論的豐富是構建陽光體育運動視域下體育教學模式的前提。因此,總結和歸納全國各地陽光體育運動的具體實踐就成了研究構建陽光體育運動視域下體育教學模式的關鍵。有研究者根據全國陽光體育運動初始階段的統(tǒng)計數(shù)據,在詳細分析全國各地陽光體育運動實踐的基礎上,客觀地歸納、總結了陽光體育運動的實踐。其結論要點如下:從理念認識、目標達成、體質測試、加強教學、創(chuàng)新課外、營造氛圍、組織領導等方面采取積極措施,開展各類活動,切實推進陽光體育運動。研究得知:陽光體育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具體落實,但20個要點的達成狀況參差不齊;全國各地均能達成文件的半數(shù)要點,也僅是及格以上的成績;且呈現(xiàn)出要點的達成效果與評價指標的具體量化、可操作程度成反比,在此基礎上,提出未來推進陽光體育運動的系列針對性策略[3]。對于陽光體育運動的實踐不僅需要上述這樣的宏觀歸納,而且還需要結合具體地方的陽光體育運動實踐進行微觀層面的分析。在微觀層面上,對陽光體育運動實踐的總結可以以某一個具體的學校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客觀分析,也可以以某一個省市的陽光體育運動實踐作為實例進行科學地闡釋。當然了還可以結合具體的體育項目進行陽光體育運動的實踐總結。例如:有的研究者結合上海市楊浦區(qū)中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實踐統(tǒng)計數(shù)據,分析各年級學生參與陽光體育運動頻率及其所受到的具體影響。從而在考察陽光體育運動給予學生影響的同時,分析、總結學校體育設施與學生體能狀況的相互影響;從而考察了體育活動形式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之間的相互關系。再如,還有的研究者結合集音樂、舞蹈、健身操于一體的啦啦操這一運動形式,考察了陽光體育運動在其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3.陽光體育教學模式的具體內容
陽光體育運動視域下的教學模式的內涵應該表述如下:更新體育意識,個性化的運動形式、科學的測試標準,借鑒與完善中的教學程序。3.1更新體育意識是其教學模式的第一項內容。這里所謂的體育意識是體育活動主體對于體育活動目的的理解,對于體育內容的選擇和對于體育活動策略的創(chuàng)新。體育活動的主體既指體育學科的任課教師要更新自己的體育意識,又指參加陽光體育運動的學生要結合具體的體育實踐更新自己對體育學習的理解。因此,對于“更新體育意識”一項的內涵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解:3.1.1更新對于體育活動目的的理解。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活動往往被認為是一項被動的活動,體育學科的教師被動地教學著體育教材中的規(guī)定的內容,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更是在教師的被動要求下,毫無自主性地參與訓練。然而,隨著陽光體育運動的普及,各學校不僅可以結合自己學生的體育教學實際,進行校本體育教材的編寫。而且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體育興趣和愛好,引導學生參加不同形式的體育煅煉。例如上邊提到的用啦啦操進行學校體育教學就是最好的證明。因此,在體育教學成為學校師生自主的行為后,那么眾人參與體育活動的目的就逐漸明確并向陽光體育的宗旨靠近了。3.1.2體育教學內容的更新。體育教學內容的更新可以有兩種途徑,即通過體育學科的校本教材更新體育教學內容和根據師生的共同愛好選擇、補充目前的教學內容。例如運城學院體育系結合青奧會輪滑項目的比賽情況,在調查研究學生興趣愛好的基礎上進行輪滑的體育教學就是最好的例證。3.1.3體育策略的更新。體育教學策略是體育教學活動進行的系統(tǒng)性的安排和全方位地規(guī)劃。因為陽光體育運動既有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不同的教學目的,又有別于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個性化內容,因此,它也必須有別于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教學策略。例如,針對石家莊外國語學校的陽光體育運動實踐而總結的“三分教學策略”。所謂的“三分教學策略”是指分階段、分項目、分層次。在這里,所謂的“分階段”是指根據學生的身體差異,選擇不同的體育教學內容和相應的評價方法;所謂的“分項目”是指根據學生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體育項目作為教學內容,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終生體育教育意識;所謂的“分層次”是指根據體育的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的認知發(fā)展,進行有層次性的體育教學。3.2個性化的運動形式。所謂“個性化的運動形式”是指在陽光體育運動的教學實踐中,體育活動項目的選擇應該具有個性化的特點。但是在具體的陽光體育運動的教學實踐中,這里的所謂的“個性化”也應該從四個層面理解,即具體的體育教學項目,應該能夠突出任課教師的體育個性,應該符合體育學習者———學生的個性,還要體現(xiàn)學校所在地區(qū)的體育活動開展的個性。在最后一個層面上,陽光體育的學習方法還要具有個性化。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學生對任何一個項目的學習都要依靠課堂教學,然而隨著教學改革的發(fā)展,體育教學信息技術的進步,以“微課”為主的體育學習逐漸進入了陽光體育的教學實踐。例如,通過微課教學的課件,學生可以觀看某一個武術動作的分解視頻,可以通過日積月累式學習完成對整套武術動作的掌握。這樣的個性化學習,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充分地利用了學生的業(yè)余時間。3.3科學的測試標準。任何一個教學過程都需要一定的教學評價反饋其具體的教學效果,陽光體育的教學實踐也不例外。因此,建立一個科學的測試標準更是教學模式構建中的關鍵。隨著陽光體育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生體育素養(yǎng)得到了提升。所以根據學生體質狀況的變化制定一套科學的測試標準用來反饋陽光體育運動的教學效果是改革體育教學的關鍵。3.4借鑒與完善中的教學程序。教學模式作為一種具體的教學程序,它需要借鑒與完善。怎樣正確地理解“借鑒與完善”呢?第一,借鑒的對象不應該局限于體育本學科的教學。正如對于教學模式的研究一樣,它既是學科教育研究的對象,也是普通教育學研究的對象。因此,體育教學模式的建立應該借鑒其它學科教學模式的研究。第二,體育學科與其它學科不同,陽光體育運動與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實踐也不同,因此,在教學模式的構建中,既要借鑒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的經驗,也要借鑒其它各地陽光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前者體現(xiàn)出了體育教學模式的傳承性,后者體現(xiàn)了體育教學模式的個性化特點。第三,所謂的“完善”是指任何一個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都會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它不僅需要研究者在理論的層面對自己構建教學模式進行更新式的調整,而且它還需要任課老師在具體的體育教學實踐中對其進行局部內容的革新。
總之,陽光體育運動視域下的體育教學模式構建是頗為復雜性的工作。它既需要研究者對體育運動教學模式的研究歷史有一個科學地回顧,又需要研究者反思自己陽光體育運動的實踐,并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理性的科學分析。
作者:王鵬 單位:中原工學院體育教學部
參考文獻:
[1]王文靜.中國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探索———“學為導向”綜合型課堂教學模式[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18.
[2]朱振楠.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多元化推廣模式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03):20.
[3]陳雁飛.我國“陽光體育運動”初始階段的現(xiàn)狀與推進策略[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05):75.
- 上一篇:“陽光體育運動”政策的有效實施
- 下一篇:陽光體育與學生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