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教學對學生自信心的有效培育

時間:2022-03-13 10:54:28

導語:初中體育教學對學生自信心的有效培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體育教學對學生自信心的有效培育

對于初中生而言,正處在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必須確保體育教學工作的整體成效,為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在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卻來自于大多數初中生對于自己的運動水平者缺乏足夠的自信,導致教學成效始終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當務之急是體育教師針對如何培養學生自信心提出一套有效措施,為體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前提條件。

一、找準教學的切入點

由于初中生正處在身心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所以每一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能水平,都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而這種潛力能否得到有效開發,關鍵在于體育教師能否準確捕捉到學生的閃光點,并且給予適當的表揚與鼓勵,使學生因此而受到鼓舞,使學習興趣得到充分有效的調動,這些都是培養學生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例如有些學生雖然在短跑項目中不占優勢,但在中長跑項目卻表現出色,說明這名學生在爆發力方面有所欠缺,但卻具有較強的耐力,教師要適時指出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引導他去嘗試更多與耐力相關的體育項目,從而建立起更強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學生的缺點,從而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指導,使學生的不足之處得到有效彌補,逐漸建立起自信心。例如在體育課堂上,有一些學生總是站在隊伍的最后面,完成運動項目時應付了事。此時,教師一定不能采取批評的態度,而是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幫助學生建立起參與體育運動的自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教師拿出足夠的耐心,最初不要對學習提出過高的要求,之后再逐漸加大難度,并且適時給予鼓勵和贊揚。一段時間以后,學生的自信心必然會獲得顯著提升。

二、突破傳統教學方法

新時期的體育教學,要摒棄掉以往那種共性教學的傳統方法,適時開展差異化、層次化教學。在體育課堂上,教師要注意觀察每一名學生的表現。有些學生的運動水平明顯超出大多數學生,而有一些學生則表現出膽怯、退縮,甚至產生逃避心理。此時,教師便可以將全班學生劃分出三個層次。針對那些運動水平比較突出的學生,教師要給他們布置更加多樣化的訓練項目,使其運動優勢得到進行深層次的挖掘,之后實施更加精細化、專業化的教學;針對中等運動水平的學生,適時開展一些競技類的小游戲,讓學生在這個過程當中,對體育運動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建立起更強的信心,逐漸養成終生運動的良好習慣;而對于那些運動水平較差的學生,則不能急于求成。在正式開展體育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們講一講參與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也可以給學生們舉一些比較勵志的真實事例,讓學生明白那些世界頂尖級的體育明星,也都是克服了重重困難才獲得成功。另外,還要讓學生們懂得自信心并非全部來自于勝利,通過一次次的戰勝自我、超越自我,同樣可以建立起自信心,使那些原本害怕、膽怯的學生敢于嘗試,從而邁出獲得自信心的第一步。通過這種富有層次感的教學方法,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進步與提升,逐步建立起更強的自信心。

三、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動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而學生也要及時把自己的學習情況反饋給教師,以便于教師有針對性的給予教學指導。例如在籃球課的教學中,大多數學生由于之前沒接觸過籃球,都害怕自己接不住球,或者意外碰傷手指。教師要理解學生的這種心理,對接球動作進行著重講解與示范,并且將各種自我保護動作也一并傳授給學生,最大限度地保障學生的安全,避免出現運動損傷。在學生練球的過程中,教師針對每一個學生的表現,哪怕是一點點進步給予鼓勵、贊揚與肯定,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與關心,從而信心倍增,獲得更多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的動力。

學生的自信心與體育教學成效之間密切相關,教師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培養起學生的自信心,才能確保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并且收到理想的教學質量。對此,需要初中體育教師不斷的總結經驗,與多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實現自身執教水平的不斷提升,為當代初中生的身心成長提供保障。

作者:嵇進軍 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徐圩新區東辛農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