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對和諧社會的意義

時間:2022-06-07 10:35:20

導語:圖書館對和諧社會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圖書館對和諧社會的意義

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無疑是文化事業中的重要組織部門,在文化資源的管理系統中起帶頭作用,并顯示出獨特的優勢。充分利用好圖書館這一文化陣地解決社會大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價值取向問題,不斷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從而構建一套與和諧社會相適應的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并用它來促進和保障和諧社會的發展,這正是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應承擔的重要責任和義務。

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地位

(一)圖書館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門正如美國圖書館學家、教育家謝拉所說“圖書館是一種社會部門,在社會中起著媒介作用。它過去是,現在仍然是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制約的。社會是圖書館的支柱,反過來,圖書館必須滿足社會的要求并對其負責任。”[1]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多個方面、多個部門,而圖書館作為全社會文化建設和社會教育的重要機構,應與時俱進,主動擔當社會賦予的新角色和新使命,把構建和諧社會擺在圖書館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滿足新時期社會對其的要求。

(二)圖書館發展是和諧社會建設的一個重要指標和諧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它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生態環境、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構建和諧社會,不僅要在經濟建設上,還要在精神文明建設、文化道德建設上下工夫。只重視經濟指標,輕視甚至漠視社會文化事業的發展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諧。因此,必須實現經濟建設與社會文化等其他各項社會事業協同共進,才能達到社會各個方面的和諧發展,這其中,圖書館作為精神文明建設重要窗口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圖書館的教育功能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重要保證和諧社會是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高層次的追求,圖書館等文化事業的發展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作為重要的社會文化教育機構,其具有的思想教育職能、兩個文明建設教育職能、文化素質教育職能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教育職能,對社會人際關系的和諧共存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沒有圖書館的教化,人就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自我;沒有圖書館的熏陶,人就容易落入簡單而庸俗的利益格局中,爭名奪利;沒有圖書館舒緩壓力,人就容易卷入煩躁的心理糾結,導致緊張焦慮。

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一)弘揚先進的文化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智力支持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執政理念的升華,其根本任務就是要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這就需要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充分發揮文化對人的引導、教育功能,營造健康、和諧、文明、進步的社會氛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作為社會文化教育機構的圖書館,弘揚健康的社會文化、引領先進的社會風尚是公共圖書館文化職能的重要體現。圖書館要積累文化、經營文化、提供文化與傳播文化,這就要求圖書館要組織多種文化活動,盡可能多的為人們提供各種健康有益的文化成果,讓人們在各種文化活動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身的素質;圖書館要充分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傳播各種先進文化,從而完善讀者的知識結構,提高讀者的知識素養和思維能力;圖書館要善于用先進文化知識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心理層面,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調節人們的情感和心理,促進人們養成完善的人格、意志和品格,形成積極、健康、寬容的心態,為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心理基礎和社會氛圍。因此,和諧社會的構建需要圖書館弘揚先進民族文化。

(二)拓展圖書館社會教育職能,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教育作用一個和諧的社會必然是一個文明的社會,而每一個公民的文明素質就是鑄就社會文明的基石。社會教育是提高公民素養和文明素質的主要途徑,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教育理念的更新,作為社會終身教育重要場所的圖書館,其教育功能逐漸從間接轉變為間接與直接相結合,從服務于讀者轉變到直接實施教于讀者,這就要求圖書館適應新時期經濟社會的發展,進一步拓展其社會教育職能,積極和社會其他教育機構合作,創新教育方式,為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質盡職盡力。從我國公共圖書館實踐中可以看出,作為一所沒有圍墻的學校,公共圖書館積極從事社會教育,一方面引導社會閱讀,推動文化社會的建設,共建“書香型”社會,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加強對社會中不能走入學校的公民的教育培訓,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與生存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社會上的不和諧音。[2]

(三)延伸圖書館的服務,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橋梁作用延伸圖書館的服務是圖書館服務的終極目標,也是公共圖書館的必由之路。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以及現代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的普及與發展,崇尚科學、追求知識、重視技術的人們對圖書館的利用率自然會越來越高,而圖書館也自然會成為社會數字化、信息化橋梁和紐帶。公共圖書館因其特有的職能,依賴于其保存的大量豐富的傳統與數字信息資源,可以開展多種形式服務活動,特別是利用豐富的文獻資源,為農村、農民,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文化信息服務,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維護社會信息公平,從而推動和諧社會發展。

(四)提供平等服務,促進社會和諧平等服務就是指每個人都有同等的社會地位和享有平等的社會權利。就圖書館來說,平等服務的內涵,實際上就是公眾圖書館權利的體現。所謂圖書館權利,就是民眾自由、平等地利用圖書館的權利,民眾自由地利用圖書館,圖書館平等地對每位民眾提供服務。[3]圖書館要向所有人一視同仁地開放,要讓每一個人都享有利用圖書館的權利,而不是只服務少數人,這才能使圖書館真正實現平等服務理念。2008年9月30日杭州新圖書館開放,實現全部免費,讀者無需交納任何押金即可享受各項服務。總之,構建和諧社會是一項長期任務。作為先進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圖書館正在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智力支持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強大粘合劑,我們相信,隨著圖書事業的發展,圖書館一定能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其應有的貢獻。

作者:施國權單位:紹興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