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圖書館的創新工作

時間:2022-06-07 10:04:07

導語:強化圖書館的創新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強化圖書館的創新工作

關注讀者從圖書館提供的服務中得到了什么,從以圖書館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用戶為中心的管理模式轉變。其次,應從“各自為政”走向“共建共享”,實現公共圖書館的宏觀化管理。最后圖書館不僅要向讀者提供顯性信息,而且應“從各種顯性和隱性的信息資源中提煉知識單元,滿足人們個性化的需求”。

服務內容創新

合理配置、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辦館定位和辦館特色是一所公共圖書館的立身之本。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圖書館,其辦館定位的內涵、條件、目標都不同。一個有特色有優勢的圖書館建設除了要有優秀的事業領導者,有高效的圖書館管理機制外,有針對性地面向辦館方向的文獻資源建設也是辦好圖書館的重要保證之一。文獻資源建設要能夠支持圖書館開展的各項服務,滿足廣大讀者終身學習,提高整體民族文化科學素質的需要。公共圖書館在資源配置方面,要充分考慮紙質文獻和電子資源的合理比例,根據資金情況、圖書館的級別、服務項目的特色、讀者層次,有選擇地采購。合理利用資源共享資源,建設適用于本館的特色化網絡資源,建設或開通各類網數據庫,使圖書館網站成為廣大讀者獲取信息的重要場所。建立有本館特色的數據庫。開發研究具有本館特色的數據庫,一是要收集整理本地區及與本地方相關的信息,如地方特色工業、農業、手工業、醫學、文化、教育等領域信息,進行知識重組。建立面向辦館方向的導航系統。建立面向辦館方向的文獻信息資源導航系統,使本館的固定讀者群和潛在讀者群都能在網上迅速檢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獻信息。利用網絡開展館際信息資源的共享,以彌補館藏信息資源的不足,降低成本。利用本地網,整合本館的二次文獻,將其統一歸入圖書館的自動化管理系統,做到全館信息資源的共知、共建、共享。向社會推薦本館的特色數據庫,推動其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生產力。

服務模式創新

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存在較多弊端,新型服務模式不僅要滿足讀者書刊報紙借閱的文獻需求,更要滿足其知識信息的需求,以知識開發服務為主要功能。

主動型服務。新時期公共圖書館應充分利用和發掘本館以外的信息資源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由原來的被動服務變為主動服務,由提供服務變為參與式服務,加強信息資源建設,進一步提高信息服務質量。

針對型服務。作為信息集散地公共圖書館與社會信息有著天然的聯系。從前公共圖書館管理的中心地圖書館,核心任務是怎樣管理圖書文獻資源。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應把管理的重心轉向讀者,真正樹立“以人為本”,“讀者第一”的理念,滿足讀者個性化的需要。

人才理念創新

在公共圖書館各項工作中,圖書館將自已的角色定位為管理者,無論是內部業務,還是讀者服務,人才需求多是從圖書館的管理者角度,從方便圖書館的管理工作及圖書館的既定業務流程出發,較少考慮讀者的需求。面對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人才理念也要有新的突破。

圖書館的領導者是創新工作的決策者。在圖書館的各項創新工作中,領導者是圖書館的核心人物,領導者的行為舉止會直接影響工作人員的觀念和行為選擇,從而直接影響圖書館的形象、競爭力和凝聚力,因此,培養和選拔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圖書館領導者是非常關鍵的。由于圖書館屬社會公益事業,受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各級別圖書館都有不同程度的資金短缺問題,基于此,圖書館的領導者還要有艱苦創業、勤儉辦館的廉潔意識。尊重知識、尊重點人才,充分調動員工的能動性并為其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這是圖書館領導創新的外在動力與根本保證。思維敏銳、超前決策能力也是圖書館領導者所必須有的素質。

圖書館人才隊伍是圖書館創新工作的保障。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圖書館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基礎設施、技術設備的條件得到逐步改善。在館藏建設、讀者服務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保留著傳統的服務觀念、服務手段及服務方式,與現代信息社會的要求差距較大。因此,必須提高圖書館人員素質,才能為圖書館的創新工作提供人員隊伍保障。首先全面提高整體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完善知識結構;其次,由培養專門人才向復合人才發展,因為現代圖書館的發展要求一人多能,在現實工作中一人兼多個職位在地方圖書館已很普遍。第三,從業人員要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敏銳的信息意識和熱情為讀者服務的思想品質,尤其是為老弱病殘者服務。

作者:白爽英單位:呼和浩特市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