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應用調查研究

時間:2022-11-10 08:54:48

導語:企業文化應用調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文化應用調查研究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核心,也包括道、法、佛等思想,它作為一種價值觀,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活動。將優秀的傳統文化運用于企業管理當中,有利于企業文化更具中國特色,使企業建設更加規范化、制度化,形成企業良好的工作氛圍,產生巨大的附加值,提升整個企業的凝聚力。舟山群島作為一個新區,企業文化建設先天不足,后天發展缺乏核心競爭力,“島民”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企業文化建設。因此,舟山群島新區的企業若想得到長遠的發展,不被外來優秀企業競爭淘汰掉,就必須進行改革,其中一個重要的改革環節就是完善企業文化建設,將傳統文化與海洋特色融入其中,才能讓企業永葆生機與活力,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品牌,帶領企業“走出去”。為了能更進一步地了解舟山群島新區企業傳統文化因子運用的現狀,為舟山群島新區企業發展盡點綿薄之力,選取舟山群島新區為樣本地區,走訪了10余家企業,其中既有大型企業,又有中小型企業;既有國營企業,又有民營企業;既有本土企業,又有外資企業。基于中國傳統文化視角,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對舟山群島新區企業文化建設中傳統文化因子的運用現狀進行分析與研究,并結合舟山群島新區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可持續發展策略,創新企業文化發展模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1舟山群島新區企業傳統文化因子運用的現狀及成因分析

通過對國家電網浙江舟山市電力公司、舟山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舟山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舟山市中天建筑公司、舟山喜來登大酒店、舟山市紫來燃料油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業進行采訪,發現許多企業對其企業文化建設中傳統文化因子運用都是持贊成的態度,也已得到重視,但程度與效果各異,也存在種種問題亟待解決,這對舟山群島新區企業今后的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1.1傳統文化地位逐漸提高,但重視程度各異。通過對10余家企業的深入采訪,比較分析得出:大、中、小型企業或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融入傳統文化因子的程度各異。一般來說,大型企業與國有企業或外資企業在這方面做得更好。就像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在建筑裝飾、組織活動、口號標識、管理制度等方面都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它的標語口號:做人——誠信、合作、善于學習;做事——認真、創新、追求卓越。它們的興中之歌也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受訪者表示近十多年中,該公司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在企業文化建設當中的運用,甚至有設專門的機構出版本公司員工展示書法的雜志、內部刊物和專項經費支持,組織的傳統文化活動與培訓更是豐富多彩。這使得公司整體素質、凝聚力和員工積極性大大提高,并在浙江省內多次獲獎。但許多中小型企業對傳統文化建設的重視度遠遠不夠。入駐舟山不久的舟山市紫來燃料油有限公司認為該公司目前處于發展階段,不需要在企業文化中融入傳統文化因子,造成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嚴重脫節。當然,中小型企業存在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企業領導階層的不重視且文化素養偏低;第二,在市場經濟的大前提之下,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忽略了傳統文化給經濟帶來的潛在價值;第三,員工的不理解,認為其加重了工作負擔;第四,更重要的是融入傳統文化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耗時長、見效慢,而企業在未做大做強之前,缺乏足夠的資金可供投入與使用。1.2傳統文化建設逐步推進,但認識仍過于狹隘化。隨著傳統文化地位逐漸提高,舟山群島新區大部分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意識都有所提高,企業文化建設氛圍逐步顯現,但認識過于狹隘化、表象化。在采訪中發現:多數企業家將企業文化中融入傳統文化因子建設,僅局限于過傳統節日時,給予員工相應的物品慶祝。亦或是組織許多與舟山民俗相關的文娛活動,例如鑼鼓隊的成立、剪紙等等。不可否認,這些都是屬于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會給企業形成短時間內較好的工作氛圍。但僅局限于此方式,會使得傳統文化的應用存在表象化、狹隘化的問題。1.3傳統文化意識逐漸推廣,但認識存在片面化。在調查中發現,很多企業在文化建設這一方面會潛移默化或主動地選擇融入傳統文化因子,但在運用時未進行一定的挑選和剔除。首先,由于中國自古以來,受“三綱五常”的影響較大,以致于等級制度較為森嚴,“官本位”思想較為盛行,在企業當中也無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使得員工與領導的溝通出現了一定的“斷層”,有些企業領導將“領導文化”等同于“企業文化”或“傳統文化”,公司一系列的文化制度只為更好地實現領導階層對員工的領導。例如中化興中石油轉運公司會邀請普陀山的大師去企業里講禪學之道,讓員工看淡名與利,其實,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變相地運用傳統文化維護自己的領導統治,未從員工角度出發去看待問題,員工也是自由人,他們也有自己想努力追求和改變的東西,畢竟物質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礎。其次,正如古文所言“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部分企業對“義利觀”的認識不夠,走向極端化,過于重利,或過于重義,二者未達到平衡,這樣不利于商業的發展與良性競爭。在調查中發現,部分中小型企業過于追求經濟利益上的發展,忽略了在企業文化中融入傳統文化因子的重要性,員工也缺乏相應的培訓與意識。加之,將傳統文化融入企業文化建設當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所需時間長,見效慢。部分中小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本身就存在生存難的客觀問題,就會更加阻礙企業中傳統文化因子的建設。就像舟山市紫來燃料油有限公司一樣,領導和員工都過度重利,認為公司不需要這方面的建設。同時,儒家文化講究“和”、“禮”、“愛人”等,這些思想幾乎都延續至今,滲透在每個企業的管理當中,做生意講究“和氣生財”,重感情、面子和人情往來,但很多企業忽視了“愛人”也易導致任人唯親的問題,殊不知,這樣不利于企業員工之間的公平競爭,不易形成良好的企業氛圍與企業內部的和諧。1.4傳統文化體系日益形成,但過于分散化和形式化。由于企業文化是20世紀80年代才傳到中國來的,加之日本等國在企業文化中融入了一部分中國傳統文化,使得企業發展迅猛,這為后來中國在企業文化中融入傳統文化因子起到了很好的借鑒作用。對于舟山群島新區企業而言,前幾年剛被開發為新區,跨海大橋的修建、國家政策的支持與外來企業的入駐等等這一切,讓本土企業與外界交往開始變得密切,為了促進新區經濟發展,本土企業紛紛開始重視在企業文化中融入傳統文化因子。但由于起步較晚,企業文化建設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未達到成熟的階段。受采訪的部分企業會通過企業口號、標志、制度等方面來加強企業傳統文化建設,但都流于形式,概念寬泛,缺乏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不利于相關事項的貫徹落實。同時,部分企業對這方面的宣傳力度不夠,未請相關專業人士根據其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本企業今后發展的詳細規劃,領導階層意見又不統一,員工的不支持或不理解,這些因素都阻礙著企業在這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從而使得企業未形成統一的價值觀。就像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的三位采訪對象在采訪中透露了該公司在這方面的難處——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過于分散化,有些形式化的東西難以避免。

2解決措施及建議

通過總結,查閱相關資料,根據舟山群島新區企業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建議。2.1加大重視及宣傳力度。從企業角度而言,企業領導階層應該加大對傳統文化因子融入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深刻地認識到對于企業長遠發展而言,是不能缺乏文化內涵的,像舟山市中天建筑公司老總在采訪中所說的那樣:任何一家企業想要做大做強都離不開文化的扶持,但是同時任何一家企業都是以盈利為最終目標,所以傳統文化也好、企業文化也罷,都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但這不等同于我們可以不重視它;關于企業文化建設及制度方面,應與員工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從政府角度而言,政府應該加大這方面的政策與資金的扶持,加大正面的宣傳力度,避免各企業一味地為了追求經濟效益,為了眼前的利益,損害了長遠利益,這樣不利于舟山群島新區甚至國家的產業結構升級與經濟特色化發展。尤其是一些企業依靠舟山本土民俗發展的,更應該注重這方面。2.2克服片面化,樹立全局思想。企業應樹立全局思想,不要一味地誤以為過傳統節日就是企業傳統文化建設的全部內涵,也不要一味地盲目崇拜傳統文化,要加以剔除與選擇,要使其中國化、特色化、現代化,才能緊跟世界經濟步伐,不被淘汰。正如上文中化興中石油轉運公司請普陀山大師去企業講禪學之道的事件,這雖然給員工內心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慰藉,但更多的是變相地運用傳統文化維護自己的“領導統治”,壓制員工對于經濟方面的追求。從全局來看,中化興中石油轉運公司的領導階層應尊重員工對物質的追求,建立一定的績效考核制度,保持企業內部的良性競爭,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2.3克服形式化,提高凝聚力。對于很多企業的口號和制度等方面過于形式化的情況,國有企業存在強烈的政治教化色彩的情況。各企業應克服形式化,干實事,提高企業凝聚力。相對于國家電網浙江舟山市電力公司的誠信、責任、創新、奉獻這樣高標準、責任不明顯的核心價值觀,舟山市中天建設公司的口號顯得更加實際、具體、明確,例如在公司內部各處貼上“請節約用紙”“愛護公物”“節約用水”等號召語。關于國有企業會面對的過多強調政治和道德教化的問題,國家電網浙江舟山市電力公司的處理方法就很不錯,可供借鑒:在員工承受范圍之內,進行講座培訓、主題活動的開展,同時公司采用黨員積分的形式進行激勵。2.4融入海洋特色,形成核心競爭力。作為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和體系,海洋文化就是人類知識、把握、開發、利用海洋,調整人與海洋的關系,在開發利用海洋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質成果的總和,包括經濟結構、法規制度、衣食住行習俗和語言文學藝術等形態,海洋文化總體上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方面,而在涉及具體的文化構成時,有大致分為海洋物質文化、海洋行為文化、海洋意識文化和海洋制度文化四個層面。現如今,中國人的海洋意識薄弱,但是海洋文化又是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國家為促進海洋經濟的發展,很注重培養國民的海洋意識,并且提供了相應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支持。舟山群島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等因素,海洋特色明顯,相對于其它地區的企業而言,這是舟山群島新區企業的閃光點,具有自身的優勢。若能有機地將海洋文化融入企業文化當中,定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打造出自己的品牌,這也是舟山群島新區企業的另一重大突破點,促進舟山群島新區經濟實現質的飛躍。正如國家電網浙江舟山市電力分公司在世界上的特色就是海纜的建設和海洋輸電,近年來,有世界首個多端柔性輸電工程在開展。因此,舟山群島新區的企業應加大海洋文化的宣傳力度,尋找相關專業人士或團隊為企業出謀劃策,組織相關體現海洋文化特色的活動,例如參觀海洋博物館、欣賞漁民畫等,讓員工感受到海洋文化的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員工的思維方式與選擇,從而慢慢樹立海洋精神,在企業中形成一個良好的海洋氛圍。同時鼓勵員工進行創新,發揮主人翁的精神。對他們進行培訓,培訓他們的海洋能力、海洋意識和海洋精神。因為海洋文化包括舍家離鄉的忘我情操,吃苦耐勞的稟性品德,儉樸謙恭的品性操守,海納百川的廣闊胸襟,以苦為樂的奉獻情懷,放眼四海的廣博胸懷,勇立潮頭的冒險精神,戰風斗浪的拼搏精神,放手一搏的神勇氣概,永不放棄的頑強意志等等。這些文化對提高員工素養與能力各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便于提高組織的凝聚力,形成核心競爭力,把企業做得更大、更好、更強。2.5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理念,兩者結合。相對于中小型企業原有的倫理型管理模式,企業應借鑒國外的理性型管理模式。講究“和”,但可以做到和而不同,塑造企業公平、公正、以人為本的良好形象。國家電網浙江舟山市電力分公司有借鑒國外的理念,例如ERP管理系統、HR(人力資源)、ACP(頻譜擴展或頻譜再生),對中國化特色化的轉變表現有:KPI(關鍵績效指標)融入了中國的特色,如先進黨員、勞模的評選。舟山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董經理表示:“將佛教和海洋文化融入舟山本島公交車的設計,屬于優秀傳統文化因子的運用。外觀設計,西方的設計理念需要借鑒;但內在設計要自己把握,不斷探索。車身顏色的設計其實是借鑒了西方色彩理念和美學的相關內容,但內核是我們中國的,老祖宗的,這個不能丟”。只有理智地學習借鑒外國先進文化,才能使企業永葆生機與活力,提高競爭力,不被市場所淘汰。

3結語

企業文化體現的是一個集體的共同價值觀,是增強企業凝聚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更能體現中國特色,更符合實際發展需要。就舟山群島新區而言,將自己的文化特色——海洋文化融入其中,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品牌,這對舟山群島新區企業發展既是一次挑戰,又是一個重大的機遇。希望舟山群島新區各企業能抓住這次機遇,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正確地對待傳統文化,趨利避害,擺脫形式化,以人為本,制定出自己企業今后發展的規劃,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享受文化軟實力提高帶來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效益。

作者:劉佳怡 華海坤 單位:浙江海洋大學

[參考文獻]

[1]方志華.藍色報告2013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社會發展報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2]劉明金.論海洋精神[J].南方論刊,2011(12):8-10.

[3]趙宗金.海洋文化與海洋意識的關系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