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文化傳播的目標探究
時間:2022-08-14 10:39:53
導語:武術文化傳播的目標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武術文化的傳播目標對象
首先,專業武術人員關注新的規則和評分標準等,專業性較強。其次,武術研究人員及相關部門工作者更多關注的是當下武術發展情況,注重實效性。再次,對于武術院校老師、學生,關注的更多是武術的教法等,注重系統性。最后,對于廣大的傳播對象而言,專業武術人員的受眾群體較小,傳播范圍也相對較小。而對于武術愛好者來說,主要關注點在于以下幾個方面,武術的欣賞性及武術娛樂性及健身性。而相對于專業武術人員,武術愛好者才是武術文化傳播的主要受眾群體。武術文化傳播對象群體按地域劃分,大致劃分為兩類,及武術在我國國內發展與武術在國際上的發展。在當前,武術成為國內民族傳統體育的首要及重點發展對象,相對于其它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武術文化發展較好。武術文化的傳播不僅局限于國內傳播,武術文化屬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寶,應與世界共享。但在國際領域上進行武術文化的傳播要注意傳播對象的文化背景,中西文化的差異導致了傳播方式及內容的改變。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武術文化的對外傳播應減少深層次的武術內涵性,應加以注重從武術的欣賞性及娛樂健身性入手。武術的對外傳播模式應使用“易—難”,“欣賞—學習實踐”,“武術表象—武術文化內涵”的過程。武術文化傳播對象群體按年齡層次劃分。大致劃分為三類,青少年受眾群體、中年受眾群體、老年受眾群體。每一個群體由于身體素質等得情況不同,對于武術文化傳播方向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青少年人群精力充沛,喜歡新鮮刺激,且學習能力強,接受訊息能力較好。在武術文化的傳播方面著重于武術技能的練習,具有時代性的,搏擊型的內容。同時也應注重武術文化內涵的傳播,達到“形”與“神”的共存,“器”與“道”的和諧并存。利用武術文化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的同時提升了其道德文化素質,達到了身與心的健康。
2武術文化的傳播效果——受眾行為理論
2.1信息的選擇與“使用與滿足”
傳播學中的“皮下注射理論”(“魔彈論”),施拉姆概述“傳播被視為魔彈,它可以毫無阻攔地傳遞觀念、情感、知識和欲望。”而現實理論證明這是錯誤的。在武術文化傳播過程中,傳播對象受眾不是無條件接受所有傳播信息的。受眾是存在一定的信息“需求”的個體,而受眾了解武術文化成為了受眾的需求動機,從而“使用”各種媒介來“滿足”他們的信息需求。這樣的一個“需求”—“滿足”的過程則被稱之為“使用與滿足”。對于不同的受眾個體,他們存在著不同的“需求”,把握好傳播訊息的內容,使其具有針對性傳播,才能在傳播中正中把心。在明確了受眾分類后,做好對受眾“需求”的調查才是武術文化傳播的重要方面。然而當下對受眾“需求”方面的調查研究并不多,一味的提倡武術文化傳播,卻未落實在實處,造成了傳播過程基礎的不穩定,形成了“紙上談兵”的狀態。
2.2培養武術文化中的“輿論領袖”
在傳播活動的進行中,人與人間的交流不僅只局限于人際傳播,也是為了交換信息意見,是相互影響的過程。傳播學中,在人際傳播中處于活躍地位,頻繁的為他人供給訊息及觀點并且對他人產生影響的人物,被稱之為“輿論領袖”。在武術文化的傳播過程中,要“發現”、“制造”武術文化的“輿論領袖”,讓他們去影響更多的人,帶動更多的受眾了解武術文化,擴大武術文化的發展。對于輿論領袖,往往與其他受眾處于一個相對平等的位置,不同的群體中有不同的“輿論領袖”。且在武術文化領域中聲望較高的人,在武術文化領域即可以扮演輿論領袖的角色,在武術文化上給予他人指導性意見或建議。同時,輿論領袖擁有訊息量大,傳播頻率較高。武術文化的傳播針對“輿論領袖”的受眾效果,培養自身文化傳播的“領袖”。這是一個由“點”到“面”的傳播過程,“輿論領袖”作為重點傳播對象,隨后讓其發揮自身優勢,擴大傳播范圍。最直接的“輿論領袖”代表人則可以看做是武術院校老師或者武術文化研究人員,他們將自身武術技能與武術文化知識通過自身擴大傳播給更多的學生及武術文化愛好者,影響著被傳者的思想意識,使其對武術及武術文化有了與“領袖”們相似的認識,從而達到了武術文化傳播的最終目的。
3受眾反饋
施拉姆在《傳播是怎樣運行的》一書中提出了一種傳播模式,這個模式充分體現了大眾傳播的特點。傳播過程中的兩極分別是傳播者與受眾,二者之間依靠傳播的訊息及反饋相互聯系。武術文化傳播不是單一性質的將武術文化及相關信息傳播給受眾就為止的傳播活動,而是具有互動性,受眾在獲取、接受信息后給予傳播者反饋。傳播與反饋是傳播者與受眾間以訊息作為互相交流和互相作用影響的行為,兩者是相互的過程,不可單一的去認識。在武術文化傳播中,根據受眾及時的反饋信息,傳播者可以了解到受眾的接受信息的情況以及有利于深入分析武術文化受眾接受信息的動機及信息需求,以便更好、更準確的傳達武術文化。由此可見,受眾的反饋作用在武術文化傳播中具有積極的作用。第一,及時準確的受眾反饋,有利于檢驗武術文化傳播的傳播效果。傳播效果是傳播過程的重要環節,是證明武術文化傳播是否有成果的指標。第二,及時準確的受眾反饋,有利于武術文化傳播者針對受眾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更改轉播內容或傳播形式,完善武術文化傳播行為。在信息發展迅猛的今天,受眾多環境或個人心理等因素的影響,他們對武術文化的訊息需求也會針對其變化而變化,及時有利的反饋信息,協助武術文化傳播者及時完善傳播內容。第三,真實可靠的受眾反饋,對武術文化傳播具有刺激或激發的作用。真實的受眾反饋,讓武術文化傳播者真實了解武術文化傳播情況,當武術文化傳播具有可觀的發展時,對于武術文化傳播者是具有鼓舞作用,促使其在傳播活動中具有更高的傳播熱情。
4結語
受眾是傳播過程的重要對象,在武術文化傳播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受眾劃分,針對不同的受眾人群展開傳播活動。同時注重研究受眾的信息需求及接受信息的動機,將武術文化傳播從“粗放式”轉變為“集約式”,避免傳播過程中的浪費。在傳播過程中,認真對待受眾反饋,促使武術文化傳播互動性的良好發展,及時調整或轉變傳播內容和方式等。
本文作者:丁玎工作單位: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 上一篇:高速公路路面擴建設計探析
- 下一篇:西方圣像畫傳播形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