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學中心文化建設計劃
時間:2022-10-22 09:04:51
導語:實驗教學中心文化建設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學校追求卓越文化建設理念指導下,實驗教學中心從實驗室文化建設、科技創新文化建設、安全文化建設和教師隊伍文化建設四個方面開展了建設研究與探索,改善了實驗室內外的軟環境,為學校卓越人才培養營造了良好的實驗教學氛圍,提升了實踐育人環境。
關鍵詞:實驗教學;文化建設;人才培養;實驗室文化
一、引言
為促進實驗室的資源整合與共享,推動實驗教學改革與實驗室建設,更好地服務于人才培養,學院將原有的四個專業實驗室和一個教學中心實驗室整合,于2014年10月組建成立了學院實驗教學中心。實驗教學中心是面向全校本科生(以及相關專業研究生)進行自動化、電氣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及電工電子學等系列課程實驗教學、實踐訓練、工程訓練、科技創新及學科競賽的重要基地。實驗教學中心成立以來,一直非常重視文化建設工作,在學校追求卓越文化建設理念指導下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文化建設進行了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創造了優秀的育人環境。
二、實驗教學中心文化建設的建設內容
1.加強實驗室環境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實驗教學文化氛圍。(1)在實驗室內部和外部走廊區域安裝便攜式展板底框。在基礎實驗室區域利用展板展示基礎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在科研實驗室區域展示學科前沿知識、教師最新研究進展。在創新實驗室區域展示近幾年豐碩的科技創新成果和優秀學生典型。(2)在1—3層的走廊區域建立了教儀展示墻,用于展示實驗用儀器儀表發展史、中心自主研發的實踐類教學儀器設備。在走廊區域建立了實驗教學成果展示墻,用于展示中心取得的教學成果、教材及獎勵證書等。(3)利用觸摸一體機網絡平臺和自主研發的多媒體展示軟件,構成觸摸式網絡展示平臺。可用于展示教學資源、規章制度等。另外,實現了全國及山東省機器人大賽等賽事的直播。2.加強科技創新文化建設,助力科技創新人才培養。(1)在創新實驗室新建科技創新成果展示平臺,展示科技競賽、創新創業、自主創新項目的獎杯及獲獎證書。通過輔以創新激勵標語,營造濃厚的創新文化氛圍。(2)在創新實驗室新建創新作品展示平臺,從國家級A類大賽獲獎作品中遴選出具有代表性的獲獎作品實物,輔以簡明的作品簡介,構成優秀作品展示墻。(3)借助科技創新平臺,開展科技創新專題訓練和知識講座,采取師生交流、教師指導、新老隊員傳幫帶等多種方式,建立了一支穩定的創新隊伍。3.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提升安全意識。(1)建立自上而下、責任到人的安全責任體系,各科研及教學實驗室負責人與中心簽訂了“安全責任書”。制定觸電事故應急預案、火災應急預案、強電用電規程等規章制度,并組織學習安全知識,進行消防安全演練。(2)建立實驗室安全隱患自查臺賬,成立了實驗教學中心實驗室安全衛士檢查督導小組,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及督導。對發現的安全隱患,本著零容忍的態度進行整改處理。(3)所有實驗室及會議室都裝有門禁及監控系統,實驗教學中心制定了正常工作日的值班制度,值班教師通過監控中心實時監測所有實驗室運行情況,發現異常,做到及時處理。(4)通過在電源開關、強電設備處張貼安全警示標志,在室內外展板區域張貼安全操作手冊和應急救援方法,增強學生安全操作意識。4.加強實驗教師隊伍文化建設,提高實踐教學團隊綜合素質。(1)開展新進實驗教師與老教師互補學習活動,一方面,新進教師向老教師學習寶貴的實踐教學和儀器維護等經驗。另一方面,新教師勇于創新、善于學習的精神又在激勵著老教師主動更新知識體系,了解學科前沿。(2)根據個人特長,讓一部分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實驗教師多承擔一部分基礎實驗教學任務,另一部分年輕的實驗教師投入到儀器設備研制、教學課程改革、中心建設等工作中,做到人盡所用。
三、實驗教學中心文化建設的特色
1.采用多種形式,注重傳統手段和先進手段相結合。文化宣傳的表達方式越豐富,給予我們的感染就越強烈。通過傳統的展板展示豐富的圖片內容,通過新式的立體展示墻更加直觀地展示科技作品和成果。借助于觸摸一體機和自主研發的網絡平臺將典型實驗環節的仿真動畫非常逼真地展示出來。多元的宣傳和展示形式大大提升了文化宣傳的效果。2.注重物質與精神文化有機結合,共促育人環境的提升。物質文化建設是基礎,精神文化建設是升華。多種形式、多樣化的物質文化建設,為精神文化建設提供了保障。精神文化建設則是內涵式建設,其發展又反過來推動了物質文化建設的步伐。通過制作展板、成果展示墻、作品展示墻、觸摸屏等實際文化宣傳工具,給予我們視覺的、直觀的文化沖擊。而內涵式的文化建設內容,則起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3.注重文化建設與實踐教學相互滲透。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服務于實踐教學,培養創新型人才。不斷將實踐教學的內容融入到文化建設之中,學生從直觀的立體展示區域不僅看到了別人的成就,也看到了成果簡介,甚至設計方案。科技創新專題訓練和知識講座不僅起到傳授知識的作用,同時也為宣傳創新實驗平臺、吸引更多學生進入學習做了宣傳工作。
四、實驗教學中心文化建設效果
1.環境文化建設成效。通過開展室內外展板、教儀展示區和成果展示區等環境文化建設工作,優化了實驗中心的育人環境,營造了良好的實驗文化氛圍。學生置身于此環境中,不僅可以利用課間時間通過展板、立體展示墻、觸摸屏等多種媒體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還可以看到本學科歷史發展的過程和最前沿的研究方向,感受到教學名師的人格魅力、學識風范,為學生參與本學科實踐創新活動和激發學生探究精神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2.科技創新文化建設成效。通過科技創新文化建設,改善了我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選題少、內容欠豐富、系統性弱的現狀,營造了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新生走進實驗室,通過聽專題講座,參與創新實驗基礎訓練及各類競賽輔助工作,在這種創新文化熏陶下,不斷成長,逐步成為了一支結構合理、團結進取的創新團隊,成為了電類學科競賽的主力軍。近三年,依托大學生創新實驗平臺,我院學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創新實踐成果。在電子設計競賽、西門子杯工業自動化挑戰賽、智能車競賽、機器人比賽等學科競賽中,共獲得全國競賽特等獎11項、一等獎13項、二等獎15項,共計39項,省級一、二、三等獎近50項。3.安全文化建設成效。通過安全責任書的簽訂,明確了各級人員在實驗室安全方面的工作職責,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做到了層層負責,事事落實,從而強化了管理層及相關人員的責任,提高了其安全意識。通過對應急預案和制度的學習,增強了實驗室負責人的安全意識,提升了安全應急處理能力。通過安全督導小組定期開展安全及衛生檢查,及時發現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隱患,做到除患于未然。通過教師值班制度的實施,及時發現樓道中異常情況的出現,有效減少了實驗教學事故的發生。實驗室張貼的各類警示標語及標識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安全意識。4.實驗教師隊伍文化建設成效。通過開展新進實驗教師與老教師互補學習活動,新老教師取長補短,互助互惠,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合理的工作分工,實驗團隊的每位成員都能找到自我展現和發展的平臺,從而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創造更多的精神財富。
五、結語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實驗教學中心從環境文化建設、安全文化建設、師資隊伍人才建設、科技創新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建設與探索,改善了實驗室內外的軟、硬環境,營造了良好的實驗氛圍。通過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建設方案。中心文化建設已經成為中心建設的一大亮點,為本科教學評估、自動化專業認證等重要評估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參考文獻:
[1]盧立,彭晶,許勇.追求卓越加強示范中心的文化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1):225-227.
[2]陳六平,陳小娟,曾鋒,等.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文化建設的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4):93-95.
[3]王勇,竺志超,楊金林,等.高校工科實驗室文化建設的思考和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36):190-191.
作者:郝憲鋒 劉復玉 李 林 陳 璨 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
- 上一篇:家庭檔案與檔案文化建設研究
- 下一篇:紅色文化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