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醫學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

時間:2022-11-27 09:09:49

導語:高校醫學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醫學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

摘要:醫學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高等醫學院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實驗室也是培養師生安全與環保意識、提升安全素養的重要場所,通過實施規范有序的各項措施,建設以人為本、預防為先的醫學實驗室安全文化體系.

關鍵詞:醫學實驗室;安全文化;安全管理

醫學院校實驗室作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科研能力,提升綜合素質的重要基地,承擔著培養合格醫學人才的重要任務,醫學實驗場所較之一般實驗室更為復雜,安全風險更高;雖然現在一些條件性保障日益完善,但安全問題仍不可小覷,需要積極推進、加強醫學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培養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第一、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安全觀念.

1醫學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的內涵

針對當前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面臨的包括安全防范意識不足,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實驗耗材及廢棄物管理有待加強,基礎建設投入有待提高等問題,諸多文章都給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良策;探究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建設,還必須在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方面下功夫.醫學實驗室是因其獨有的專業性而存在的實驗場所,其實驗內容及實驗方法復雜多樣,涉及安全隱患較多,安全管理難度大,因此醫學實驗室安全文化也因之具有不同的特色.在醫學實驗室活動中要充分考慮人的因素,參與者要由被動管理轉換成主動遵守,才能達到保護人身財產安全、保障校園安全、保護環境安全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醫學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成為探索高等醫學院校安全管理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2醫學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

2.1具有基本的實驗室設備設施

加強實驗室安全設施、基本安全裝備的建設和投入,是作為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的硬件保障.應充分利用國家對高等學校建設提供的大量資源支持,加強實驗室安全硬件條件建設.在實驗室設計時,合理劃分區域,并根據國家相關安全標準合理布局設計實驗室內的儀器設備布局.設備方面要做到定期核查、調試、維修等,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淘汰達到報廢年限和存在安全隱患的儀器設備、并可每年通過項目申報和專業建設等途徑及時更換和補充實驗室所需設備,保證實驗過程的安全性和先進性.

2.2具備基本的實驗室管理隊伍

安全管理團隊建設首先要構建“學校、學院、實驗室”三級安全管理組織構架.醫學實驗室安全風險涉及面廣而復雜,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后果嚴重,所以對安全問題必須由上至下人人重視.無論是專職還是兼職,職責要劃分清晰.在管理的每個階段、每個環節逐級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有效傳達責任壓力和管理意圖,做到“誰管理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強化責任擔當.其次就是發揮團隊優勢,資源共享、合作促進,提高效率.

2.3具有基本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體系

安全管理制度是協調生產關系、規范組織和個體行為的各項法規和制度.建立嚴謹合理、層次清晰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可以為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使踐行工作有章可循.

3醫學實驗室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3.1充分了解師生實驗者的實際需求

人的因素對于安全來講是最重要的,安全運行離不開人的安全素質,許多安全事故都是源于安全知識的缺乏,同時也有專業技能知識的不足.只有了解實驗室相關人員的基本情況和實際需求,才能做好分析預測、制定對應的應對處置預案措施.

3.2從預防為主角度制定安全文化建設措施

我國的多部法律中,將預防為主作為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則.醫學實驗室安全從預防事故的角度出發,可以確保實驗室與實驗人員的安全,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避免對人和環境的傷害.

3.2.1提升管理隊伍的素質和認識水平

醫學實驗室在實際工作中,會涉及到大量特種設備比如真空泵、培養箱、蒸汽發生裝置、超低溫冰箱、離心機等專用儀器設備,還會涉及到各種不同危險程度的耗材,包括危險化學品、病原微生物、實驗動植物、放射性同位素等.管理和使用不當均會造成安全事故,對人身和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近年來國家對危險物品及設備的管理要求越來越嚴格,對實驗室安全管理相關人員的職業素質要求必然也越來越高.有效提升管理隊伍的素質和對安全潛在危險因素的敏感度、辨識度、預測能力成為保障實驗室安全的必然要求.

3.2.2建立安全教育體系

(1)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利用文字、圖像、語音、視頻等形式進行安全常識和各種相關知識的教育,建立起全鏈條的醫學實驗室安全知識教育體系,形式上可以是安全手冊、安全刊物、網上安全信息與常識、多媒體網絡課件、培訓課程等,內容可以包括醫學實驗室的環境安全建設規范、實驗室各項實驗操作安全注意事項警示、各種實驗用品的潛在危險提示、實驗室廢棄物及醫療垃圾的分類處理、實驗室安全應急處置措施等,使進入實驗室的人員做到進入實驗室前心中有數,進入實驗室后則思路清晰、行為規范.

(2)開展實用、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訓.利用大眾廣泛熟悉的、已經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微信平臺等多媒體技術,建立實驗室安全教育系統,并建立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群,廣泛開展入校、入院、入室安全教育.根據醫學實驗室的特點,開展有序的培訓教育.尤其是加強實驗室安全事故的針對性教育培訓,形式上可以采取知識競賽、安全演習、宣傳展板、安全小游戲等方式.國家規定有特殊要求的專業培訓應由有資質的專門機構組織進行,例如輻射安全培訓.

3.2.3建立嚴格的安全準入制度

醫學實驗室不僅具有一般實驗室安全工作的特點,還具有其特殊性,如有危險化學品、實驗動物、生物化學及放射性廢棄物等.因此必須建立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才能讓師生認真對待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安全意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使用便捷的多媒體技術建立安全學習考試系統,開設實驗室安全教育通識課程.師生是實驗室工作、學習的主體,也是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直接受益者,明確準入原則,實施有效的教育培訓措施,比發生事故后的懲處有更大價值.

3.3建立實驗室安全評價體系

實驗室安全評價體系是對實驗室進行的安全風險評價,為制訂防范措施、實施安全管理決策提供有實踐價值的數據和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實驗室管理工作的指導,對科學規范管理起到導向作用,是一個綜合的評價系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實驗室安全建設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沉痛的教訓,一線工作者以及各種行業專家都有或多或少的歸納.只要善于發現和總結,就可以建立符合自身行業、專業特點的安全評價標準.只有遵循一定的標準進行工作實踐,才能讓基礎工作有扎實的積累和沉淀,從而持續產生較好的效果;也只有建立了評價體系,才能有效地開展不同范圍的自查、檢查與交流,以檢查促建設,以交流促提高,還可以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在更開闊的視野中拓寬思路,進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4結語

安全是一切工作、生活的基礎,高等醫學院校的目標是培養國家醫療健康衛生事業的建設者.學生若在學校醫學實驗室養成嚴謹有序的安全工作習慣,具備良好的安全素質,當他們走入社會后也會把安全行為與理念貫徹在工作和生活中,成為具有安全理念和責任感的引領者,帶動更多人重視安全與環保工作,成為踐行安全與環保理念的生力軍,促進構建安全、環保與和諧的社會.

參考文獻

[1]龐俊蘭,朱俊華,李建民,等.醫學與生物學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12):187G189,199.

[2]魏華,陸玲,戴亦軍.高校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綠色科技,2017(24):72G74.

[3]陳一星,吳兵,董君楓,等.高等醫學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踐[J].中國醫學裝備,2016,13(4):54G57.

[4]牛煥雙,張潤杰,劉濱.以安全文化建設促進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9):199G201,205.

[5]陳浪城,嚴文鋒,劉貽新.“以人為本”建設高校實驗室安全文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7):285G288.

作者:聶立華 何御舟 王秋芳 謝立璟 王蓓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