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文化教育探討

時間:2022-09-10 09:58:37

導語:語言文化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言文化教育探討

一、文化與語言的關系

要了解文化與語言的關系,首要解決的是文化的概念,文化涵義深廣,與社會的物質、精神生活息息相關,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籠統說來,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也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具體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語言、歷史、地理、宗教信仰、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由此可見,文化具有社會性和民族性,社會和民族的多樣性決定了不同文化的獨特風格與內涵。

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鑒于語言與文化之間緊密的關系,教師作為語言的講授者在平時分工作中應該格外注意對以英語為語言的國家和社會文化的學習、理解、傳授。我們雖然不能單純地把語言視為一種交流工具,但不可否認,語言的交際功能是語言最重要功能之一,而我們的語言教學也通常會把交際能力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那么怎樣才算是成功的交際呢?是不是學生只要掌握的詞語的準確意義、用法、句法功能,能夠說出符合語法結構的英語語句就算成功了呢?筆者認為,這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因為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環節———我們的交際對象,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如果我們的學生只懂得如何用英語表達,卻對英語社會的文化了解甚少,那么在交際過程中即使我們的學生能夠用英語準確無誤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還是難以避免誤會的出現。舉個眾所周知的例子,詢問英美人士的年齡是一種禁忌,在我們的文化中卻不是很重視這一點,如果我們只告訴給學生詢問年齡用“howoldareyou?”卻沒有告訴學生不能隨便問英美人士的年齡,那么在實際的交際中就很可能出現尷尬的情景。可見,在語言教學中應該充分意識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把文化教育與單純的詞匯、句法教學等結合起來,真正能夠讓學生學有所用。另外,這些年來的大學外語教學經驗告訴我們,當學生對英語語言國家存在誤解或偏見,或者學生僅把語言視作交際工具時,學習興趣會降低,語言水平也很難得到提高;反之,那些對以英語語言國家和社會感興趣,更愿意了解和接受英語語言文化的學生,會對學習其語言具有更加濃厚的興趣,隨之而來的則是英語水平的提高。可見,語言與文化有著相互促進的作用,因此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應該重視文化教育。

三、文化教育的內容與教學形式

作為英語教師,不論講授何種課程,針對什么樣的學生,我們都應該不失時機地進行英語文化教育。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開設專門的文化課程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有助于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英語文化學習,但絕不能把文化教育的任務全部交給一名教師、一門課程來完成;而對于數量更多的非專業的英語學習者,開設專門的文化課程就目前而言并不現實,那么,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把對學生的文化教育滲透到英語課堂上,充分利用各種時機、手段、材料、設備等為學生介紹英語國家文化。本文要討論的重點就是在公共外語教學中對于學生的文化教育。在英語教學中文化教育都包含哪些內容呢?這一問題離不開文化的涵義,即我們提到的“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語言、歷史、地理、宗教信仰、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由此可見我們語言教育本身就是文化教育,除此之外,關于英語國家的文化的教育應該涉及到以英語為母語的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像是希臘羅馬神話、圣經故事、英語國家的地理歷史知識、民間故事與民俗、節日、生活方式、影視文學作品等。文化教育的教學形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需求選擇不同的教學形式。首先,在教學中以教材為依據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多留心那些學生感興趣的文化知識,從教材中的一個小的知識點,擴展出更多的文化知識。比如講到了單詞wedding,那除了講解本詞的意義“婚禮”,我們還可以為學生簡單地介紹下英語國家的婚俗,可以選取一些傳統的內容進行講授,例如,“約會、求愛與訂婚”的婚前三部曲,或者婚禮的形式,如世俗婚禮和宗教婚禮;也可以選取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比如,婚禮誓詞、拋花束或者撒米的習俗、結婚紀念日等。有時候,還可以依據教材和教學時間進度做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文化專題,以《21世紀大學實用英語基礎教程》第七單元為例,這個單元主要是介紹西方的節日,情人節、愚人節和萬圣節,節日往往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那么除了課本內容,還可以介紹一些其他的節日,假設講授這個單元時剛好是在12月左右,就可以給為學生介紹一下圣誕節的由來、習俗等。第二,鼓勵學生獨立進行文化學習。現代校園建設為學生帶來了許多學習上的便利,不論是圖書館還是網絡,都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知識來源,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把這些資源利用起來。比如,在《21世紀大學實用英語1》(全新版)中,第三單元以“探索”為主題,課文A《麥哲倫的瘋狂》主要講麥哲倫航海的故事,對西方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麥哲倫航海并不是偶然事件,其中有很多的歷史原因,也涉及到一定的地理知識,那么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一項查閱關于麥哲倫航海背景的作業,這樣學生會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了解到很多課本上沒有的文化知識:大航海時代、奧斯曼帝國、文藝復興、地圓說等等。第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擴展更多的課外知識,使我們的教學內容豐富起來。健康有趣的影視作品、旋律優美的英文歌曲、內容豐富的報刊雜志、風靡全球的暢銷書等,只要學生感興趣,都可以作為教學內容。先來談談英文報刊,報刊因其時效性和信息量大等特點,一直深受廣大讀者歡迎,一份難度與學生水平相當、內容新穎的報刊,是學生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提高英語水平的重要工具,教師應該多多鼓勵學生閱讀英文報刊,我們可以選取英語報刊的部分內容為學生導讀,也可以推薦學生自己閱讀。以2014年9月17日的《21世紀英文報》為例,其中有一篇文章名為“Festivitiesworld-wide”,文章主要介紹了英美國家的大學生是怎樣舉辦聚會的,我們可以在為學生講授大學生活時,加入此文章,介紹下英美國家的聚會,也可以在介紹各類節日時,與學生一起閱讀這篇文章,比起單純的文字介紹各類聚會,這種由英美人士寫的文章更加生動、有說服力,也更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利用影視作品進行教學無疑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學形式之一,我們未必一定要為學生放映一整部影片,更多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選擇教學需要的一小段,比如前文提到的我們在為學生講解婚禮時,就可以選擇幾段經典的婚禮片段進行欣賞;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選擇適合學生觀看的整部影片,通過影片賞析為學生介紹相關的文化知識,以經典影片《阿甘正傳》為例,其中就涉及到大量的社會歷史只是等,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從中可以學到很多課本上沒有的文化知識,更加深入的理解美國文化。

總之,文化教育對于語言教育十分重要,文化的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文化的教學形式多種多樣,我們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學內容和文化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學習語言的興趣,讓學生正真學有所用。

作者:李寧 李佳宏 單位:張家口學院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