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音樂教育
時間:2022-11-27 10:52:45
導語:淺談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音樂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今,在我國教育中多元化教育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各個國家間的經濟貿易往來越來越密切,各個地區之間的人文經濟及風俗理念彼此融合交叉,進而呈現出多元文化。在高等教育中,音樂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存在一個共同點,就是吸收了多元文化的精華,所以,音樂教育應順應全球化趨勢,將多元化教學理念融入教學過程中。
【關鍵詞】多元文化;教育視野;音樂教育
隨著教育事業愈加完善,更多的音樂高校認識到強化多元化音樂教育的必要性。然而,對于具有較強專業能力與水平的學生的培養,相較于音樂院校,高等院校的培養模式依就存在諸多不足,雖投入大量的財力,但未得到理想的效果。相對的,普通院校雖在一些專業性培養上比較薄弱,但具備基礎音樂技巧、樂理知識的可開發性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由此可見,相較于在普通院校開展專業知識教學活動,給予學生多元化教育,有利于培養更多的具備較強專業能力的音樂人才。
一、簡述多元文化音樂教育
在人類的發展進程中,各種各樣的文化間不斷地融合、碰撞、交流及吸收。然而,在這一過程中,每一種文化均保留著本身的特質與魅力,其對自身存在的價值進行彰顯。這一文化異質性對人類文化的多元性進行了塑造。當前,各個民族的意識覺醒,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更加緊密,全球范圍內開始高度關注多元文化,并推動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廣泛應用。現今,雖未對多元文化教育進行統一標準的定義,但我們可以通過梳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從而對多元文化教育加以理解。在本質上,多元文化教育指一種教育理念上的獨特取向,這一教育理念要求學生與教師在學習、教學中應充分尊重每個國家的文化,并對各種文化進行了解,秉持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彼此學習與借鑒,做到求同存異,確保所有的受教育者均擁有平等的教育機會,以此推動各民族之間文化的協同發展。從教育內容角度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涉及到現代音樂、古典音樂、本民族音樂、其他民族等音樂,其屬于一種兼容并蓄且全面的音樂教育模式,這一音樂教育模式的主要作用為:對學生的審美視角進行拓寬,對多重音樂感進行構建,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使之能夠應對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為能提升整個民族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應積極運用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理念,以此促進本國音樂教育的蓬勃發展。這一理念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有:
(1)滿足當前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的需求。當前,人們已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各種文化之間頻繁的交流與碰撞,文化多元化已是全球的關鍵共識。基于此,積極促進多元文化教育模式的進步是順應時代進步的步伐;同時,在高校教育活動中開展多元文化教育,可促使學生以更開闊的視野看待每個區域與每個民族的音樂文化,在極大程度上推動各個民族之間的互相借鑒與學習,強化各個民族間的合作與交流。
(2)有利提升國民素質,推動文明強國與和諧社會的建設。音樂教育屬于文化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可對國民的綜合素質、文化軟實力進行提升,通過進一步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可全面推動由各種各樣文化背景的人們構成社會和諧發展的進程,有利于國家及民族的振興。
(3)有利于改革與創新音樂教育,積極實施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可在極大程度上利用與挖掘我國歷史久遠及博大精深的民族音樂文化,這就能夠打破西方音樂一元論的格局,使得我國音樂教育具有更加多樣化的內容及形式。
二、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的音樂教育
(一)采用豐富多樣的音樂教學手段
在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跨學科方式設計教學內容,綜合多個學科,然后在多個學科的基礎上學習音樂,且在相應的文化語境中對音樂進行學習,以此更加深入地掌握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系。同時,教師可對多媒體技術進行全方位的利用,將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穿插到高校音樂教學中,從而學生能夠對音樂中所涵蓋的文化加以全面且立體化的體會,不再只是感性的認識音樂,而是理性的認識音樂。如,在講解本地區音樂時,教師應先講解該地區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內容,再通過多媒體展示該地區的文藝作品等,通過這一方式讓學生對本音樂的文化語境進行了解。
(二)樹立多元文化教育觀念
當前,經濟迅速發展,在極大程度上推動了信息通信技術及傳媒組織的進一步發展,有利于多元音樂的普及。基于此,高校音樂教師應具有多元文化教育觀念,對全球化觀念加以樹立,也就是全方位認識現階段音樂大融合的現狀,更加深刻地了解各個國家之間的音樂是沒有界線的含義,即世界的音樂文化是屬于全世界的,我國擁有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且世界民族音樂更是絢麗多彩。基于此,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應正確認識我國音樂文化和世界音樂文化間的關系,全方位審視全球化的音樂文化,積極借鑒其他國家、民族的音樂文化,從而對自身的音樂文化進行豐富。如,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借助豐富的方式演唱本民族音樂,讓學生在多種演唱形式中感受歌曲所呈現的內涵,從而在一首歌中融入多個國家的演唱形式,使得歌曲的內涵更加豐富,使其具有新的生命力。
(三)強化建設多元文化視野下音樂教育的內外環境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加入到多元視野音樂教育環境的建設中,要想有效加入其中,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識與水平,以此確保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活動的有效進行。當前,我國各大院校中的音樂教師均受到高等的專業教育,接受了專業化的培養模式,這就使得大多數教師在進行音樂教育時,僅僅是完全照搬專業院校的培養模式,進而導致普通院校的音樂教育一直追求專業化的音樂教育,最終導致教師無法承擔音樂文化教育責職責。通過將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音樂教育中,能夠讓學生對基礎的音樂技能進行熟悉與運用,且獲得更加全面的音樂人才多元化的培養目標。基于此,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具備較高的多元化審美情趣;
(2)積極追求多元化的審美。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有效優化自身的音樂理念,打破以往的教育觀念,具備多元化教育思想,對自己知識結構進行再次建構。同時,音樂教育與文化提升具有一定的聯系,秉持多元化原則開展音樂教育,讓學生具備更好的文化素養。如,對于民族音樂教學,教師應營造相應的民族情境,準備相應的樂器,借助這一樂器加以伴奏,并演唱教學中的民族歌曲。同時,教師可在學校的食堂、操場等區域中布置具備民族特色的物品等,在課下利用廣播向學生播放一些民族音樂等,從而讓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能夠到處看到民族文化,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驗多元文化。此外,將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音樂教育活動中,具有一種唯一的途徑就是自上而下,也能夠借助自下而上的手段開展。相關調查表明,大多觀念的改變甚至是國家制度的轉變往往都是自下而上的,目前,有的音樂教師的觀念往往是被動地發生改變,而非主觀能動性的改變,造成這一現象發生的原因:教師本身審美的限制、制度的引導、我國多元文化視野下音樂教育范疇存在失衡現象,對于這一情況,學校應加強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音樂師資隊伍,恰當引導教育制度。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擁有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為能夠適應現階段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發展需求,為能夠將多元音樂文化理念融入到音樂教學活動中,學校應有效結合音樂教育、自身具體狀況等,對具有相應特色的音樂教育機制進行創造,對世界多元文化進行充分了解,重視該背景所存在的社會語境,堅持自己的特色,有機融合多元文化,在音樂教育中貫徹落實教育模式與教育理論,從而創新與改革音樂教育模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劉娟.音樂學研究的多元化視角——評《多元文化視野下的音樂學研究》[J].大學教育科學,2018(01):135.
[2]吳夢楚,王志軍.多元文化下的高等音樂教育研究[J].黃河之聲,2018(08):48-49.
[3]周華.多元音樂文化視野下中職生音樂審美心理的培養[J].現代職業教育,2018(09):122.
作者:石秦 單位:首都師范大學
- 上一篇:農村社區商業網絡問題研究
- 下一篇:共享經濟下大學生消費權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