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分層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06 10:14:00
導語:初中物理分層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過去的初中課堂教學中,傳統教學觀念一直在束縛著廣大的中小學教師,教師無論從備課、授課還是批改作業、課外輔導、課堂考查和教學評價等方面,很少顧及學生的個性智能差異,致使教師總是在如何改進課堂教學方法上做文章,,結果尖子生營養不良,落后生消化不良,中等生吸收不良。
一、分層教學的意義
隨著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實施,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小學生都能進入初中學習,只是由于原來小學生的學習,無論從深度上還是從廣度上來說,都還遠遠不夠,所以學生的個性智能差異在小學階段不是特別明顯。然而到了初中之后,學習的課程明顯增多,很多學生很難一下子適應這種變化,有些原來學習不錯的同學,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滑坡,究其原因,那就是學生的個性智能在學習任務加重的情況下,其差異明顯地顯現出來了。尤其是進入初三之后,兩極分化現象更為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快就被這種繁重的學習任務給吞噬了,再加上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一級學校繼續學習的比例不高,在這種形式下,教師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就有了很大的難度。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長,教師就要針對自己所教班級的具體情況,分層次地實施教學和輔導。
二、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
分層教學符合人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個別差異。教育心理學認為,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遺傳因素、家庭因素及社會環境的影響不同,個人的發展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心理學稱之為"個別差異"。分層教學就是針對學生在智力、非智力因素發展中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區別對待,從不同的學生的差異中尋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主動、和諧的發展。
分層教學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就是在共同的教育目標下,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特點,有的放矢,因勢利導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分層教學就是依據這一原則,要求教師從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出發,在處理好集體教學與個別教學、在面向多數前提下照顧少數,對學生的差異賦予不同的要求,使所有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與提高。這正是分層教學的目的所在。
分層教學符合目標教學理論。布魯姆認為:只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時間與適當的學習幫助,95%以上的學生都能夠達到確定的教學目標,獲得優異的學習成績。分層教學中教師的“教”就是要適應學生的“學”,這就要求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更加注重“導”的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在目標導向下主動學習,達到成功,得到激勵。
三、分層教學的實施過程
由于我校的教學班級比較少,在課堂上實施分層教學就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在初三物理教學中,對分層教學進行了新的嘗試,那就是課堂教學仍然實行整體教學,但也注重個性差異,課后實施分層輔導?,F將具體做法說出來,與各位同行商榷,從而不斷完善,讓分層教學發揮更好的作用。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了解差異
分類建組實驗前,通過平時的課堂提問和單元測試的分析以及期中考試的信息反饋,對全班學生進行前期調查了解,內容包括學生的智能,技能、心理、在校表現、家庭環境等,并對所獲得的數據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分類歸檔。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成好中上、中下兩個層次的學習小組,讓師生知道每個學生在某一階段所處的層次。在實施分層教學時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在班級上公布分層學生的名單,真正使學生在學校里處于主體地位,發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此,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需要、興趣和能力,使每個學生在學習物理各項知識的同時,找到自己最喜愛的部分,并在這部分知識上可以超出課本的范圍。同時師生要共同樹立好對教學的樂觀主義態度和信心,并使學生明確這種分組方式的意義。
(二)確定目標
針對實際,分類要求從學生實際出發,以教學大綱為準繩,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合理地確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改變過去“一刀切”的做法,對中下采用低起點,先慢后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辦法,把教材的訓練目標分解成有梯度的連貫的幾個分目標,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一步或幾步逐步達到大綱的要求;對好及中上學生則允許他們超大綱、超進度學習。擬訂各層次教學要求既不能過高,增加教學難度,加重學生負擔,使學生消化不良,喪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綱要求,過分放慢教學進度,完不成學習任務。力求準確地把握各類學生的認知“發展區域”,較好地解決“吃不飽”與“吃不了”的矛盾。
(三)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備課從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步驟、教學方法到實驗準備課都堅持與各類學生的實際相適應。如針對學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課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針對學生智能的差異,在課堂提問、例題講解、鞏固練習上有區別,所要求的思維程度不同,強調針對性,既保證“面向全體”,又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
課堂教學中改變授課形式,保證在同一節課內既有面向全體的“整合”環節,又有兼顧優、差生的“分層”環節,做到“分層”而不散,“整合”而不死,既要自然地融進預習、新授、質疑、輔導、鞏固、小結的正常教學程序,又要較好地解決各層次間的動靜支配的矛盾。此外,我從各類學生聽課神情、解題準確率中搜集信息,及時調控教學節奏和教學進程,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強化目標意識,做到課前公布各層次的學習目標,課終檢查是否達標。另一方面把握課堂提問的策略,讓各類學生均有輸出信息的機會。通常在講授知識時提問中等生,利用他們在認識上的不完善,把問題展開,進行知識的研究;在突破重、難點或概括知識時,發揮優生的作用,啟發全體學生深刻理解;在鞏固練習時,檢查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時查漏補缺,幫助他們進一步理解知識。這樣能夠較好地解決教材的統一性和學生個性差異的矛盾,使學生各有所得。
(四)作業設置
學生作業分課內、課外兩類。課內作業全班統一標準,統一要求,并且在作業的批改上實行幾中不同的嘗試:一種是在自習課上面批或是課后找到學生面批,這樣就使得每個學生得到直接的反饋,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正;一種是讓學生交換批閱,從別人的作業中發現問題,再聯想到自己的作業中的問題,加深認識;第三就是通過講解讓學生自己批閱,提高自主意識。課外作業則分層設計。一是拔尖提高題,即是根據好中上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教材內容設計的要求較高、難度較大的鞏固練習題目;二是放緩坡度題,也就是根據中下生的學習水平和教材內容,將難度較大的課后習題分解成幾個小題或給予具體提示。這樣,既切實減輕了中下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又增強了他們求知的積極性。
(五)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實行分類型、多形式的輔導。一方面側重于完成現階段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這類輔導一般不增加課時,不搞全班性補課,進行多形式、多層次的輔導。具體地說,對中下生采取個別輔導的方法,輔導內容從最低點開始,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思考,完成學習任務,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形成自學能力;對好中上學生實行分組討論、教師提示的方法,除給予較多的獨立思考和個別點撥外,主要通過成立物理興趣小組來滿足他們的求知欲。輔導內容主要是拓寬、加深,以可接受為原則,同時還鼓勵學生動手制作物理小實驗器材,培養他們瓶瓶罐罐做實驗的技能。另一方面側重于發展學生的個性,激發興趣、愛好,培養其優良品德和創造才能,鼓勵學生大膽的想象和科學幻想,讓學生觀看中央電視臺的《奇思妙想》節目,從中受啟發,讓自己也插上奇思妙想的翅膀。對中下生主要讓他們參加動眼、動口、動手操作物理實驗,培養其觀察、理解、表達、實驗的能力;而好中上學生主要培養其思維、想象、創造的能力。
(六)過關考查
過關考查是根據物理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命題,實行分類考查。每份物理試卷都包括基本題、提高題和深化題三大類。基本題是面向全體學生設計的;提高題和深化題是供中下生選做,好中上學生必做的。分類考查后,根據物理考查的不同結果,采用不同的矯正措施。對沒有過關的學生,再進行個別輔導,建立幫學小組等方法進行幫助,同時還組織平行檢測,對在平行檢測中達標的學生給予肯定、鼓勵,確保各類學生都能達標,都能在各自的基礎上有所收獲和提高,從而幫助每一個學生樹立信心,讓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七)分層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評價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考卷、回答問題,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對學習有困難、自卑感強的學生,要多給予表揚評價,不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過多的批評。因為初三的學生都已經接近成人,他們的自尊心非常強,而且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門在家庭中有著不尋常的地位,給予批評的場合一定要適當,不然的話,會適得其反。所以我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論學生的回答情況有多么差,總是努力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使他們看到希望,逐漸消除自卑。對成績中游的學生,則采用激勵評價,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其努力的方向,促使他們不甘落后,力爭上游。對成績好和自信心強的學生,采用競爭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更加努力拼搏,更上一層樓。在考查、評價的基礎上,每月集中對每個學生進行綜合分析,并進行必要的層次調整。對進步明顯的學生提高要求,讓他們樹立更高的學習目標;對有退步的學生則提醒、鼓勵、熱情關心,幫助分析原因,樹立信心。這樣做有利于學生看到自身的進步和不足,保持積極進取的學習熱情。
四、分層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創設問題情境性
所謂問題情境,是指學習的內容要求學生獨立地探索和發現還不了解的規律、定理和方法,不是“填鴨式”地機械地從教師那里接受現成的知識。這些問題情境一定要能充分調動學生追求個人成功的強烈欲望,激發他們主動思維的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我主動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比如,在講第二章《簡單的運動》時,我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尋找古詩詞和古代文學中有關參照物的詩句和故事,讓學生尋找有關平均速度的故事,結果學生的知識范圍超乎我的想象,學生寫出了大量的詩詞和故事,比如“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薄犊讨矍髣Α?、《龜兔賽跑》等等。
(二)尊重學生的選擇
在教師的指導下,教師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讓學生根據自己水平,選擇與自己相適應的層次,保護差生的自尊心,避免優等生的自大心理。分層只是暫時,對進步明顯的學生可鼓勵其提高一個層次,對于后退的學生,先提醒鼓勵,若跟不上則指導其降低一個層次。
(三)學生永遠是教學的主體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所以在分層教學和輔導中要從各類學生的實際出發,承認差異,尊重主體,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尊,發揮主體的能動性,你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愿望,引導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驅力。
(四)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一般情況下,一個班的學生不過幾十個,而我門兩個班的學生還不到八十個,屬于小班制。這些學生的個性差異非常大,而且到了初三之后的差異程度更加明顯,所以在分層教學和輔導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們的知識、能力基礎,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教師還要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區別不同的對象,及時靈活地調控自己的教學安排,使各類學生得到的幫助,讓他們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
(五)實施動態管理
通過一段時間的分層教學和輔導,學生的學習回發生一些變化。原來中下層次的學生通過努力可能發展為好中上層次;而中上層次的學生由于種種原因,也可能退為中下層次。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是動態的、可變的實際出發,鼓勵中下層次的學生向好中上層次發展,激勵學生不斷向上。同時要根據反饋檢測情況,實施動態管理,及時調整層次及教學要求,加強個別輔導,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較大的提高。
總之,實行分層教學和輔導,應該針對學生實際,挖掘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全部學生都能主動、生動、健康地得到全面發展,從而優化教學教程,形成實施創新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一種有效模式,真正體現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