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復習課有效性分析

時間:2022-08-15 08:56:09

導語:初中物理復習課有效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物理復習課有效性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初中物理復習課存在的一些弊端,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從四個方面提出了提高初中物理復習課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復習;有效性;科學探究;教學策略

“復習課難上”是許多初中物理教師經常發出的感嘆。復習課怎樣上才更為有效?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在分析當前初中物理復習課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提高復習課有效性的一些策略。

1.當前初中物理復習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復習方法不當。多數教師認為復習課就是把教學內容按新授課的方法重新教給學生,簡單地羅列一下課本上的知識,然后讓學生機械重復地死記硬背一些物理概念和公式等,復習課成了滿堂灌,忽視了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性,重點不突出,難點沒有解決,新授課時學生已會的不復習也會,學生不會的復習了還是不會。再如以簡單的練習代替復習,沒有科學的安排復習計劃,通過題海戰來彌補知識結構中的缺陷,不可否認有針對性的練習可以提高復習效果,但是大量機械、重復的練習,只會讓學生成為做題的機器,結果導致學生思維的僵化。1.2備課不充分。很多老師認為上復習課是不用備課的,初中物理這點內容自己教了十幾年背都背得出,何必浪費時間去備課呢?教師上課時就隨意拿張練習卷進入課堂,從頭講到尾。由于教師對所用資料自己沒有先做過,根本不能判斷所講內容是否與學生的實際相適應,在講評時,也只是就題講題,照卷講題,缺少概念辨析和錯因歸納,更做不到拓展延伸,復習課就成了習題講解課。

2.提高初中物理復習課的策略

2.1梳理知識,形成網絡,使概念結構系統化。知識梳理是復習課的重要一環,為避免把知識梳理變成概念復述,知識梳理可借助知識結構圖、思維導圖、知識鏈等進行,即設計各種綱要、信號圖式,以提綱挈領、簡明扼要地展現重點知識,暴露學生認識中存在的錯誤,進而結構化、系統化地再認識知識,起到梳理、鞏固、提高的作用。如在復習初二年級聲音的特征的知識時,師生共同總結出聲音的三個特征:響度、音調和音色。我首先要求學生細化知識點,畫出思維導圖,各小組在熱烈討論、踴躍思辨的基礎上選出代表,出示一塊樣圖,然后各組通過取長補短,讓學生各抒己見,陳述道理,教師適時指點,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思維導圖。創設“思維導圖”的過程,不是簡單的溫故,實際上把平日每節課所學的、比較片面、比較零散的知識系統化,使學生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內在聯系,從而培養其學習的主動性。再如在復習電學實驗時,我把探究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伏安法測電阻、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三個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加以比較,便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橫向聯系。2.2重視科學探究,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科學探究是學習物理的一個重要途徑,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實驗在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對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的態度,掌握科學的方法均有極大優勢。例如針對電學模塊具有知識信息大,電路計算公式較多,公式應用靈活性大等特點,這些都會給學生掌握應用知識帶來相當的困難,我沒有走知識復習+習題練習的老路,而是把一個很實用的探究課題(燈泡的明暗程度跟什么因素有關)作為知識復習的載體,整節復習課采用一般知識復習+重點探究復習+課堂習題訓練拓展的教學思路,通過探究實驗,達到了激疑、激趣的作用,為學生的理論運算注入強大的動力。2.3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允許學生質疑。陶行知先生說過:“學貴有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主動質疑是需要勇氣的,教師要樹立民主的師生觀,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對于敢于質疑的學生予以鼓勵。我在上復習課前,布置學生先歸納好知識要點,把自己不懂的知識寫在一張白紙上,課前交給我,而對于作業,我要求學生在做作業時,對自己不會或沒有把握的題目,在題號前打上問號,這樣就能抓住學生的易漏點、易錯點、易混點強化指導。在習題講評時,我采用讓學生先講解題思路,再讓其他學生討論,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解法,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這樣變“教師講+學生練+教師講”的復習模式為“學生練+師生都講+學生再練”的模式,更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有效性。2.4及時反饋,查漏補缺。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可以鞏固所復習的內容,是提高復習課有效性的重要環節。幾年來,我堅持把平常學生出錯的題目記錄在備課本上,建立“錯題集”,通過對這些題目的分析、總結,找出學生容易發生錯誤的原因,然后再針對性設計作業。例如在復習簡單機械和功這章后,我在作業設計這樣一組題目:①汽車上坡時為什么要減速慢行?②汽車上山時為什么要走“S”形道路?③自行車上坡前為什么要加緊蹬幾下?通過三個問題比較,把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加以澄清。再如在復習電學知識后,從作業中發現學生解題時會亂套公式,沒有真正理解公式的適用條件,我在講評時做了拓展和延伸,補充這樣一道題目:某電動機把它接在1.5V的電壓下時不轉動,此時通過電動機的電流為0.75A,當把它接在6V電壓下時可以正常轉動,此時通過電動機的電流為1A,求電動機線圈的電阻和正常轉動的效率。通過本題讓學生真正理解了Q=W和歐姆定律的適用條件。復習課相對于新授課,需要研究型教師,更需要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智慧把握,對教師的專業素質和經驗積累要求更高。首先要求教師平時教學中研究新課程標準和中考說明;其次教師要學會篩選資源,把日常生活、生產、社會熱點問題與學習內容創造性整合;教師有效教學的結果最終體現在學生的有效學習上,教師不僅栽活一棵樹,而且還要育好一片林,從整體上提高復習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童海燕.“物理有效教學策略之思考與實踐”,《物理教學》第9期,P12-13,2007年

[2]包益新.“讓復習課‘精致’起來”《初中教育研究》第9期,P60-61,2009年

[3]屈朝輝.“一節新課程理念下的復習課”,《中學物理教與學》第10期,P32,2008年

[4]魏林明.“提高物理復習課有效性的教學策略”,《中學物理教學參考》第9期,P60—61,2008年

作者:計榮明 單位:蘇州市吳江區廟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