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淺議新課標改革下初中物理的教學策略
時間:2022-09-16 09:20:00
導語:獨家原創:淺議新課標改革下初中物理的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課程改革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強調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所以教學策略的側重點應由教師的“教”轉到生的“學”上來,調動學生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課標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改革,要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滿足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
一、挖掘新教材的特點,提高教學質量
新教材增加了大量新穎的插圖和“討論與交流”、“迷你實驗室”、“信息窗”、“請提問”等欄目,使得教材的形式生動活潑,內容豐富有趣,可讀性和啟發性都大大增強了。教學中充分發揮插圖的優勢,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能力。教學中的實踐讓我感覺到:1.利用插圖導入新課,便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如第二章“物態變化”,安排的插圖背景標題--漫游世界的小水滴,讓學生聯想到水的旅途,從而就想知道這一過程是如何實現的,這樣就能達到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效果。2.插圖可以創設情景,烘托氣氛。如在講“探究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一節時,先讓學生觀察生活中水渠分流的圖片,由學生猜想看電流分流與水流分流是否相同,提出幾種可能的答案,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再如第十五第四節章關于家庭電路中常見的觸電事故的插圖,能容易的讓學生知道怎樣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3.插圖的直觀性強,能使學生較容易的明白現實生活中不常見,教師又難以描述的情景,如第十七章第三節現代通訊中的插圖就清晰明了的展現出的整個電話網絡,讓學生們有種參觀實物場景一樣的感覺,就不難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了,這樣既幫學生掌握了知識,又展示了相關的科學前沿成果。
二、建立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活動,教師應置身于學生中間定位于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在一種積極和諧的氣氛中主動地進行課堂學習活動。這時教師的任務是創設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潛能發揮的情境,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以充分發揮。如在講“音色”時,我讓后排的同學站起來問“我是誰?”讓前排的同學猜出后,我讓同學們想一想他們是怎樣判斷出他是誰的,因此得出是音色不同。就這樣不知不覺在游戲中,學生很輕松明白了這一概念。同時,教師還應幫助學生增加對學習任務和對自身學習過程的理解,引導他們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使他們在新型的師生關系下,思維更積極、更活躍,學得更主動、更認真。
三、與生活緊密聯系,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教師應把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神奇.對于學生自學后完全能理解的知識,堅決不講,只有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才講,對于需要舉例分析的知識、探究的知識,讓學生嘗試完成,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例如在講授“物態變化”這一章時,由于本章和學生生活聯系比較緊密,我讓學生留心觀察在吃麻辣燙(鴛鴦鍋)時,為什么相同的爐火、相同的時間,麻辣鍋先開而三鮮鍋晚開?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納悶搖頭,有的思考回顧,兩天后答案出來了:麻辣鍋的表面覆蓋著一層麻辣油,減弱下面水的汽化,而三鮮鍋上面并無這一覆蓋層,此時水不斷汽化吸熱,所以晚開。
四、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動手能力
由于中學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好動,喜歡實際操作。因此,課堂教學中應加強實驗教學,多給學生動手的機會,讓學生的實際操作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增強對物理學的興趣。如“長度的測量”教學中,讓四位同學用同一米尺分別上臺測量教師講桌的長度,學生各自測量的結果暫時不公布,當四位同學都測量完以后,讓他們四人同時上臺在黑板上寫出自己的測量結果,由于四人的結果各不相同,必然會使學生感到驚奇。這既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同時又對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教學的展開,有良好的啟迪。還可以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就地取材,廢物利用,完成一些小實驗、小制作,如課外制作萬花筒、潛望鏡、瓶中噴泉、娃娃蕩秋千、猴子翻雙杠、微型潛水艇、自動蹺蹺板等。通過引導學生開展各項活動,使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又培養了學習興趣,增強了動手能力。
五、根據認知規律,重視概念、規律形成過程的學習
物理概念、規律比較抽象,教學中應注重喚起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知識和經驗,著重展示概念的形成和規律導出的過程,了解規律的適用條件,知道規律的不同表達方式,讓學生不單是記住某些知識點,而是要感悟知識產生的原因和發展過程,從而有利于對知識點的深刻把握。例如:在講解“壓強”這一概念時,應把壓強與壓力進行比較,引發學生頭腦的認知沖突,消除錯誤概念的干擾,引導學生把壓強納入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建立科學的概念,形成科學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的學習。對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學前,教師可先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有一些感性知識的積累,如在學習慣性之前,先布置一些觀察思考題:一是觀察用臉盆潑水的動作過程和發生的現象;二是坐公共汽車,突然開車和突然剎車時各有什么感覺等。這樣,學生在閱讀慣性概念時就覺得容易接受,從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傳授知識、激發興趣和提高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教師應適應新課程的教學要求,積極探索新教法,不斷用新知識、新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適應教改形式發展的需要,提高物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從而建立起新基礎教育下富有生命活力的新課程教學。
- 上一篇:獨家原創:淺談護理實驗教學的方法
- 下一篇: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