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信息技術研究

時間:2022-05-22 04:35:23

導語: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信息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信息技術研究

摘要:應用教育信息化技術優化物理課堂教學的做法越來越普遍,尤其在各種資源相對匱乏的農村地區。雖然現代信息化教學方式相比傳統教學方法有著獨特的優點,但是“應用不等于濫用”,如何結合教學目的、教學主體、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合理地應用教育信息化技術開展有效教學,改善教與學的過程和方式、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和效果,是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教育信息技術;農村;物理;優勢

隨著教育改革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信息化已經在物理課堂中普遍使用。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傳遞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影視信息等,以豐富的教學資源、生動的視聽情景、清晰的物理過程和場景,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教師、學生之間的交互作用呈現教學過程,已在物理課堂教學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深受師生的歡迎。但以辯證的觀點來看,“應用不等于濫用”,“整合不等于簡單混合”。如何合理運用多媒體開展有效教學,值得我們深思,下面談談本人在物理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幾點感受。

一、有利于學生從生活中感受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物理學的知識大都來源于生活和自然界,對生活中、自然中一些事物的現象、規律的觀察、實驗和探究,又將所得的結論運用于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必須密切教學內容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讓物理知識從生活中走來,再將物理知識回歸生活。既能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物理,又能用物理的眼光看待周圍的生活。而現代信息技術恰恰以其特有的功能,再現生活情境,將生活的各元素淋漓盡致的展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創設貼近生活的物理情境。例如:在學習《運動與靜止》時,我們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微課)將學生熟悉的汽車行駛、輪船航行、同步衛星的運轉,空中加油機的加油過程等畫面在課堂上的展示,通過師生的探究,學生能切實感受到運動靜止的相對性。現代信息技術不但喚醒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物理知識,同時拉近了學生與物理的距離,消除了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畏懼心理,使學生對物理學科頓生親切之感,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欲望。

二、有利于學生理解某些抽象物理概念或規律

在現代信息技術中,巧妙地結合圖形、圖像、動畫、視聽資源,不僅可以很好的幫助老師清晰地分析、講解、闡述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避免了因語言難以表達而產生的誤解,同時多媒體的運用使學生進入了視聽并用,形成了抽象邏輯思維與具體形象思維共同參與學習過程的多維方式,使學生的思維活動易于突破抽象邏輯思維的難點和局限,使教學活動更符合人的自然思維習慣。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理解枯燥難懂的物理結論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學生學習的熱情也隨之高漲。例如:在學習光學時,利用多媒體演示光在空氣、水、玻璃中的傳播途徑,播放影子的形成過程,可以使學生很好地理解光的直線傳播;利用多媒體演示凸透鏡成像光路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在不同情況下凸透鏡成像的特點與原理。恰當地利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教學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形象,通過動態演示,將枯燥的概念內化為生動的聲像享受,使學生在具體的演示中感知物理,理解物理。

三、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1)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人們通過聽覺和視覺獲得的信息占總信息的94%;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自己聽到的20%,自己看到內的30%,自己聽到和看到的50%,在交流過程中自己所說內容的70%。也就是說,人的學習過程,需要通過眼、耳、鼻、口、身等器官把外界信息傳給大腦,而現代信息技術就是利用計算機傳遞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影視信息等,以豐富的教學資源,生動的視聽情景、清晰的物理過程和場景,通過計算機、教師、學生之間的交互作用實現教學過程,滿足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同時使用多種器官的要求,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和增進記憶的效果。

(2)現代信息技術展示的畫面友好、自然、生動,使學生易于接受與喜愛,有利于激發和維持學習興趣。傳統的課堂教學,老師嘰嘰喳喳的“滿堂灌”、機械的重復鞏固練習,使學生厭學,倍感物理枯燥無味,學生精神緊繃,情感壓抑,他們成了學習的奴隸,知識的附庸。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卻能有效地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喜聞樂見的生活場景,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動聽悅耳的音樂,可以緩解緊張的學習氣氛,學生的思想得到放松,情感得以升華,沉浸在幸福喜悅成功之中,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3)現代信息技術課堂的設計與制作,需教師進行充分準備,在準備中加強了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對教法的思考、對學生的了解,因而在教學時更能做到少講、精講,不該講的不講,可以讓學生根據多媒體展示物理現象、規律自主地思考與探究,也減少了教師因抄題、讀題所耽誤的課堂時間,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有效性和課堂時間有效性。

(4)現代信息技術還可以讓“不同的人學不同的物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程度的習題來做,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現代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充滿著魅力,但現代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也不是萬能的,對于常規教學手段難以表達或不能表達的內容,難以突破的教學難點、重點,我們教師應根據是否體現學生為主體、是否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是否科學有效等因素選用現代信息技術。傳承優秀的教學模式,力爭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物理教學活動中,營造教與學的和諧環境,改善教與學的過程和方式、解決物理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傳統手段難以解決的各種困難,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和效果,是我們物理老師永恒的追求。而教育均衡發展也讓城里、鄉下的孩子共享一片現代教育的藍天,作為農村學校從事物理教學的我們自然不甘落后于時代要求,去嘗試去應用最先進的教學手段服務于教學的。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帥曉紅.中學物理微格教學教程.科學出版社,2008.

作者:謝金山 單位: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開城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