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素質培育的大學物理教學改革

時間:2022-05-03 10:57:08

導語:綜合素質培育的大學物理教學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綜合素質培育的大學物理教學改革

【摘要】與傳統教育不同,綜合素質教育不僅要求培育學生的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具備科學探究精神。大學物理是理科教學中的重要學科,是面向綜合素質培育教學改革的重要一環。本文通過對當前大學物理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問題,從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教師隊伍等方面提出改革意見,以期推動大學物理改革進程。

【關鍵詞】綜合素質;大學物理;教學改革

所謂教學相長,教育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發展的過程。傳統的大學物理教學教育方法不免落后于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在教學過程中暴露出很多問題,深化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工作迫在眉睫。

1.大學物理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分析

物理注重培養人縝密的思維方式,抽象的理論知識欠缺趣味性,同時物理學要求較高的嚴謹性和邏輯性使專業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難度。而大學物理教學落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更使得“深奧”的大學物理讓不少大學生吃不消,原有的積極性受打擊,學習熱情不高。

1.1“滿堂灌”的傳統授課方法

教學實踐表明,課堂教學改革是面向綜合素質培育教學改革的突破口。目前大學物理教學仍舊采取課堂教學為主,而課堂教學的特點在于教師主動授課,學生被動聽課,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填鴨式”、“滿堂灌”。而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則是實現學生自主,“滿堂灌”的教育方式無法保證學生的參與性和自主性,往往使大學物理課變得枯燥無味,降低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2大學物理教師隊伍老齡化

教師是改革的動力之一。然而改革的動力不斷變化,任何一個力量可能成為動力也有可能變成阻力,過去教師是改革的動力,現在教師也可能是改革的阻力。目前我國的大學物理教師普遍存在老齡化現象,一方面來說德高望重的老教師們專業知識過硬,經驗豐富。但經驗本身也會帶有主觀主義,所以難免過于古板,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式不靈活,對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不高,教學中欠缺創新性。

1.3應試教育下的課程考核方法過于僵化

中國教育多年來對學生的考核“重結果輕過程”,考核采取試題和作業為主的方式,大多僅有固定答案,對于考核過程不太注重,不能達到大學生物理研究、探索和實踐能力的考核。同時,應試教育特色鮮明的期末考試是大學物理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而這使學生學習的功利心增加,學習趣味性降低。

2.面向綜合素質培育的大學物理教學改革措施探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學物理教育中應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因勢利導,讓學生們把濃厚的學習興趣轉化成學習樂趣,進而最終能轉化成學習志趣。

2.1堅持學生本位思想,改革課堂教學

首先,重視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大學物理教育應注重實驗教學,開展多種興趣盎然的物理實驗讓實驗課堂充滿積極思考的氛圍。指導學生做好實驗,因材施教啟發學生在做好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探索,在動手中掌握物理知識。其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增加大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豐富多彩的講座、拓展活動,可以讓大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鞏固物理學知識。例如我院曾舉辦大學生擬作教具的活動,分小組并配備指導教師。有學生自主設計制作方案,包括設計原理、設計原理圖、裝配圖、元器件清單,由學院提供經費和儀器支持。經過5個月的勞動,學生們完成教具制作84套,20件獲得學院獎勵。這樣的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勇于探索的精神,鍛煉團結協作能力,是面向綜合素質培育教學改革的典范。

2.2開展教師培育活動,轉變教學理念

面向綜合素質培育的教育改革對大學物理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教學中要注重新老教師的交流,定期開展物理教學研討會,以使年輕物理教師更好的學習年長物理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優秀經驗,同時年輕物理教師幫助年長物理教師學習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改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二者揚長補短。

2.3注重能力培養,考核標準多元化

面向綜合素質培育的大學物理教學改革不僅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還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專業修養的提升。課程考核中應逐步減少筆試成績所占比例,增加對學生課堂表現、實驗能力、論文撰寫能力、探索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各種情況的考核,制定系統的評價標準體系,通過考核的引導作用,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自我評價能力和心理素質、協作精神、職業道德等。

2.4大學物理與大學生職業規劃相結合

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量子信息學、生物物理、光學、電子學、天體物理學等等新興學科均是以物理學作為基礎,大學物理學教育為國家的航空、航天等不少高精尖行業培養棟梁之才。因此,大學物理教學中應盡早引導學生開展職業規劃活動,樹立人生目標,培養學生的充滿責任感和使命感。結束語面向綜合素質培育的大學物理改革并非一蹴而就,我們在教學工作中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責任心和情商,使大學生同時具備實踐能力和較高的專業修養,以期使大學物理教學取得可喜成果。

作者:楊軍 單位:中北大學理學院

參考文獻:

[1]郭健勇,趙光欣,常鋼等.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方法論教學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12,(11):78-78.

[2]王英莉.大學物理互動式創新教育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

[3]汪溶,馮曉娟,葛自明等.以學生發展為本,構建研究型多層次的物理教學模式[C].//2012年第十六屆華東六省一市物理學會聯合年會論文集,201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