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課程問題論文

時間:2022-09-03 04:44:00

導語:高中物理課程問題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物理課程問題論文

目前,國家教委正在制定新的高中課程計劃和大綱。高中物理課應當怎樣改革,抓什么主要問題,是一個很需要研究的課題。我們認為有兩個主要問題需要認真思考解決。一個是高中物理課程如何設置,另一個是高中物理課的內容和要求如何適應21世紀的需要。如果這兩個主要問題解決得好些,既有改革精神,又切實可行,那么,高中物理改革將會前進一步。

一、課程如何設置

1990年,根據國家教委印發的《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普通高中物理課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即“二、一分段”),物理大綱相應地作了調整,這項調整改變了過去的單一課程設置,是建國以來對普通高中物理課程的一項重大改革,在物理課程改革上邁出了一大步。

1990年調整后的物理教學大綱,必修課的內容著眼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包括比較全面的物理基礎知識,注意面向大多數學生,降低了難度和要求,縮小了初、高中的臺階,減小了學習困難。加之會考制度的實施,使大多數學生都能學到比較全面的物理知識,改變了過去學生文理科知識結構的不平衡現象。

但是“二、一分段”這種模式,仍不能適應不同學校的不同情況。必修課與選修課的性質不同,要求不同,側重點不同。必修課的內容要照顧大多數學生能夠學得了,要求不能過高。重點校的師資、生源等條件好,多數學生感到必修課的內容淺,他們學有余力,高中的前兩年“吃不飽”,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必修課的要求又不能降得過低,否則無法在高三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完成選修課的教學任務。這樣,也還有一部分學生“跟不上”,不能適應必修課的要求。“跟不上”與“吃不飽”的矛盾,一直困擾著高中物理教學。

必修課的內容既要照顧到全體學生都能學到比較全面的物理知識,且學有所得,又要考慮與選修課的銜接,照顧到準備升入理工科院校的學生具有較高的知識和能力,在目前的高考制度和高中分段教學的情況下很難處理。1990年調整后,各地反映了不少意見。

在制定新的教學大綱時,應當繼續1990年的改革初衷,總結幾年來實施“二、一”分段的經驗,充分考慮普通高中的性質、任務以及物理學科的特點,在原有的基礎上對課程設置作進一步的改革。

高中是較高層次的基礎教育。普通高中要進一步使學生的素質得到更高層次的發展,又要為將來準備升入高等院校的學生打好堅實的基矗在課程設置上要充分考慮社會需求和學生情況的差異,要為有不同發展傾向或發展前途的學生開設不同類型的物理課,明顯地分開層次,便于分流,既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又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解決“跟不上”與“吃不飽”的矛盾,使不同流向的學生都能有效地學習,且學有所得。

物理是系統性較強的學科,物理知識本身的特點決定了高中物理課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特別是對準備升入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學生,能力要求較高。物理學是一門基礎科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矗物理知識在現代生活、社會生產、科學技術中有廣泛的應用。不論學生將來的流向如何,在高中階段都需要學到足夠的、全面的物理知識,對物理學的概貌有所了解。由物理學形成并發展起來的科學研究方法,對探索自然有普遍意義。在高中階段學習物理課,使學生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熏陶,是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方面。這樣,對全體學生來說,知識面不宜過窄,程度也不宜過高。如果仍采用分段的辦法,則現在所暴露出來的矛盾仍無法解決,不能使不同流向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出路何在?與其分段,不如分為兩類物理課,以便分開層次,便于在適當的時候分流,這樣對高中物理教學可能會更合適些。

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看,物理課可分為兩類。兩類物理課的大綱要有不同的要求,各具特色,各有側重,明顯地分開層次。

Ⅰ類物理課屬于基本要求的物理課,要學習跟現代生活、現代科學技術關系密切的基本物理知識。知識面應該包括物理知識的主要方面,使學生學到比較全面的物理知識。考慮到現行必修課的內容對全體學生來說要求較高,Ⅰ類物理課的程度要低于現行必修課的程度。定性的內容多些,定量的計算少些。

Ⅱ類物理課屬于較高要求的物理課。Ⅱ類物理課要完覆蓋Ⅰ類物理課。Ⅱ類物理課要為學生將來升入理工科高等院校打好堅實的基矗要學習比較系統的物理知識,選擇那些為進一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所必需的物理基礎知識作為教學內容。

據反映,現行必修課加選修課的內容和要求,基本上能滿足學生進入理工科高等院校學習的需要,因此Ⅱ類物理課的程度總體上可不再提高,但要學得更扎實些,更靈活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