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學的因素層次觀
時間:2022-03-16 04:30:18
導語:高中物理教學的因素層次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把握學生層次,進行學習分導
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受各自先天因素與后天因素的影響,存在學習上的差異,需要有針對性進行學習指導。
一是根據學生思維發展情況進行學習分層。特別是抽象能力、推理能力、演繹能力、綜合能力、思辨能力、理解能力上,存在不同層次,需要相對集中分解、分散教學。
二是根據學區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各學區,因為歷史因素,確實存在一定的差異。需要根據不同的學區因素進行分層教學。
三是根據學生的情感進行分層引導。一些學生對內容存在一定的差異需求,有些在某些方面比較精通,接觸得早,也學得好,一些在某些方面存在學習困難,存在教學上的差異需求,需要分層教學。四是根據學生的學情進行分層教學。有些學生,家里輔導得好,學習超前,或早已經全部掌握,有些學習有壓力,存在較大差異,需要分層教學,分別推進,加以引導,形成學習分層與教學分層。
2把握教情層次,進行教學優化
高中物理老師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優化教學,分層推進。
一個是感情層次,如對某些學生存在感情偏好,對另一些存在感情上的不相融,這會嚴重影響教學進行,需要分層次優化。
二是也存在客觀上的內容需求,如講解、演示、實驗、解題、考試,都存在不同層次情況,目的、要求、難度、注意事項、方法、技巧等等都存在分層的需要,對不同內容要進行不同的優化。
三是教學經驗存在分層的需要與優化的可能。一些老師是老教師,經驗非常豐富,教學內容爛熟,不存在教學障礙,對歷年考試情況、大綱要求、知識要求、能力要求、學習重點與難點非常精熟,而一些是剛接手的老師,各方面都存在不熟悉的情況,需要分層把握,進行優化。對高出一籌的,要更精微地把握內容,更深入地指導學生,更愛護地幫助學生成才,對不高出一籌的,得切實爛熟相關內容,進行教學積累,并獲得成功。
3把握教材層次,用好教材
高中物理教學,教材層次非常分明,義務教育教材與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內容交叉性比較小,存在階段性,需要分層把握。同一冊教材,同一單元,甚至同一教學課時,也存在內容上的層次,有些是要熟練,有些是要實驗,有些需要講解,有些需要推理,有些只需要了解,有些只是補充材料,等等,存在內容上的層次。二是存在一些編排上的層次,如得先學某個內容,才好學后一內容;或需要先學知識,后進行實驗;或先進行教學演示,后進行教學實驗;或先進行觀察,后進行總結;或先進行故事引起興趣,后教學一些精彩內容,等等,存在編排上的層次,教學中,要好好把握,以用好教材,獲得教學上的最優。歷年來,有許多老師與學生都不注意這些教材上的層次、結果,教學效果不佳,學習效果也不佳。
4把握環境分層,讓環境更好服務于教學
高中物理,教材、內容、實驗、觀察、原理運用,本身就存在教學環境上的差異。如美國教材很喜歡原理與問題反復交替,這是一個什么現象,怎么一個問題,來如何處理與解決,哪些知識可用,是怎么用,還可延伸到什么,等等,非常注重動腦與動手。中國的教材原來偏重于講解,現在也大量增加了觀察、演示、實驗與動手等等,環境存在重大國別差異與時代差異,需要分層把握好。
另外,同一內容,也存在客觀與主觀環境上層次而使教學迥異,甚至出現了重大分歧,如真空環境與自然環境、失重環境與引力環境,存在重大環境差異,得出的結論是迥異的。再如雨水中的導電與離子中的導電,金屬中的導電與超導狀態下的導電等等,也存在環境改變而結論不同的情況。所以,物理教學,特別是高級中學物理教學,要重視環境,對環境要分層把控,并樹立起學生環境影響結論的意識,做好教學工作。
一方面要讓環境為教學服務,另一方面也要適當學會制造環境,以比較環境差異下的物理現象與結論。
總之,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學理念是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在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師應該經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為,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認為,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的整合,也是這四個因素的共同作用的分層結果,分是為了更優化,合也是為了更優化,是分還是合,都得注意分層,也都得利用好分層。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這樣的教學所蘊涵的課堂文化,有著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特色。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要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要轉變教學理念,豐富物理專業學識,使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教學與研究,教學與育人,教學與提高,教學與培養合格公民相得益彰。
作者:謝弘
- 上一篇:高中物理與生活結合的途徑
- 下一篇:競賽引入大學物理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