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在農村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時間:2022-06-12 09:57:08

導語:信息技術在農村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技術在農村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化

只要我們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就可以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化,也能將靜態的物理實驗動態化,這對于相對缺乏物理實驗器材的農村中學無疑是“雪中送炭”。比如,在研究“電流的產生和方向”時,利用多媒體動畫模擬演示,用鼠標移動媒體庫中的物理元件,連接好電路,當按下開頭時,就可以直觀形象地看到電流像水流般地從電源正極流出,通過燈泡時燈泡開始發光,然后流回電源負極。此時無需教師過多地講解,學生就能明白電流的產生條件是閉合的電路,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通過燈泡后回到電源的負極。

二、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物理的能力

現代信息技術及網絡環境為師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資源。在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下,學生可以通過訪問知名網站查找相關物理資源,做到課前有預習、課堂有交流、課后有拓展、人人有進步。長期處于如此學習環境中的學生,不但知識面極廣,對物理知識理解深刻,而且他們的動手能力和主動學習的能力也不斷地提升,難怪一項網絡調查得出了“百度是最好的老師”的結論。

三、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對于某些以討論、實驗為主的探索性教學篇章,需要學生參與的內容較多,常常一兩節課也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但如果在教學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就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探究“電流的物理效應”實驗中,為保證教學的順利實施,教師可在課前安排任務,下發導學案給每個學生。上課時教師可以將演示實驗裝置投影于大屏幕之上,學生一邊對照學案要求,跟隨教師的示范安裝測試電路,一邊觀察、記錄,避免了無謂的時間浪費,有效地節約了課堂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有利于輔助物理實驗教學,動態觀察

實驗結果實驗是物理學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受時間、空間限制,以及農村中學實驗器材的短缺等諸多客觀因素的制約,許多實驗的過程和結果都極不理想。利用信息技術輔助物理實驗教學,能使微觀的物理現象宏觀化、靜態的物理現象動態化,其中Flash動畫軟件就是一款不錯的萬能實驗平臺。教師利用Flash軟件自制或下載的演示實驗,通過多媒體就可以直觀、形象地觀察到電流的產生、磁感應線的環繞、水的三態變化等模擬現象。不但直觀形象,動態顯明,而且極大地節約了課堂時間,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五、有利于拓展物理實驗的范圍

信息技術能形象、直觀地展示常規課堂上無法直接觀察到的事物,能將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問題具體化。如測量速度、加速度、力和電壓、電流、電功率等物理量的變化關系,利用信息技術的交互性就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正日益得到廣泛應用。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將學生在生活中無法觀察或熟視無睹的物理現象抽象出來,讓他們不僅能學到許多身邊的物理知識,更主要的是讓他們提高觀察、分析與歸納的能力。信息技術改善了常規教學的不足,為師生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彩的視覺空間,極大地拓展了物理實驗的范圍。

六、有利于將物理知識生活化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物理知識得到前所未有的廣泛應用,轉化成了我們的日常用品,如電視、手機、移動網絡等,極大地方便和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因此利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活動,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物理,把生活經驗化,物理問題生活化,體現“物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其本質就是把物理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強化學生的實踐意識,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真正實現物理知識生活化。

七、有利于學生良好品質素養的形成

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物理學科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在教學過程中就蘊含著極大的德育教育因素。比如,在“燃料”的教學中,可先讓學生通過網絡,瀏覽我國在航天事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再通過多媒體展示生活中常見的超標排放、浪費電力和環境污染等不良行為,讓學生在學習中對比感知,做出自己的判斷,從而培養他們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良好品質。另外物理學背后的科學家,如牛頓、諾貝爾、法拉等人,他們的感人事跡,無不激勵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物理觀察和研究,無形中提升了他們的文化素養,培養了他們的優良品質,樹立起將來用知識奉獻社會的美好愿望。

八、有利于創設物理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抽象而又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大多數學生對物理課望而生畏,甚至對物理教師也不甚“感冒”,尤其是理科較弱的女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簡直就是“霧里看花”。學生的表現是正常的,他們的畏懼通常是因為無法準確地判斷物理結果所致。利用信息技術的功能性有利于創設情境,把抽象的物理概念轉化成形象生動的物理過程,降低了物理知識的“門檻”,將游離的學生引入了物理學的殿堂,借給了他們一雙學習物理的“慧眼”,讓他們心有所屬地主動探究,最大限度地激發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總之,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打破了單一的常規教學模式,很好地彌補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實現了教與學的多元結合,增大了課堂容量,激發了學生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只要我們從學科的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合理地運用媒體資源展開教學。信息技術之于物理教學的意義,堪比天空之于雄鷹,飛鳥之于翅膀。

作者:魏孔生工作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團結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