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育問題分析
時間:2022-04-26 05:44:31
導語:初中物理教育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關于教育思想滲透的問題
首先,要滲透思想模型教育。物理思維模型其實是抽象思維的產物,是對客觀物理規律反映的一種方法。例如:學習《光現象》一章時,引人"光線"這一理想模型。通過大量觀察實驗,我們知道:"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再如光的折射、反射、小也成像等問題,建立一定的模型,使學生清楚明了,直觀易懂。其次,滲透物理實驗教育。實驗是物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物理,培養他們認真的學習態度。如《焦耳定律》一節中,主要有三個實驗,讓學生觀察熱量與電流的大小、電阻及通電時間的關系。現行教科書,幾乎每個章節都有實驗,通過實驗總結歸納,寓物理實驗方法的教育于教學過程中。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達到物理實驗方法啟蒙教育的目的。再次,滲透思維方法。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差,要使他們快速掌握物理知識,必須讓他們從思想上逐漸接受物理思維方法。如在《浮力》一節教學中,我們首先用實驗明確"一切浸入液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豎直而向上的浮力",然后運用假設的方法,假設取液體中一正六面體為研究對象,運用抽象推理,探索出浮力是由于"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并不相等,這種壓力差就是浮力"。然后再應用數學方法,導出阿基米德原理的數學表達式。
二、關于學生記憶力培養的問題
首先,要掌握有效的記憶方法。物理教學要教給掌生學習方法和研究方法,引導學生尋找概念間的聯系,把知識串成線,連成網,結成體。關鍵性概念總是處在重要地位,通過它的貫穿或輻射反映出物理知識的內在聯系。抓住關鍵,系統記憶,就能記住物理知識的脈絡和全部內容。讓學生掌握理解記憶,對物理知識不理解而靠多次重復來機械記憶,往往事倍功半;讓學生通過了解知識的內在聯系來記憶知識;讓學生用比較、分析和歸類等思維方法去記憶知識。其次,幫助學生與遺忘作斗爭。注意遺忘規律,適時復習與鞏固,每堂課結束前用幾分鐘小結一下本課的內容,并在新課引入時復習一下上堂課的內容,每次課后留一些必要的作業,都是有效的方法。加深和強化知識痕跡,聯系實際,課堂形象化,舉一反三,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提高記憶效果。
三、關于創新思維培養的問題
創新思維是學生在創新學習中應該具有的思維方式,是指發明或發現一種用于處理某種事物的新方式的思維過程,它是創新的核心。首先,一題多變,培養思維的敏銳性。在習題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題目的潛在功能,通過變式訓練,恰當地對題目進行延伸、拓展、演變,培養學生思維的敏銳性。其次,一題多解,培養思維的流暢性。思維的流暢性是指思維暢通無阻,對事物反應迅速,在短時間可從多種途徑、用多種方法思考和解決問題。在習題教學中,教師要選擇典型題目,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培養學生思維的流暢性。第三,由此及彼,培養思維的變通性。在習題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事物的異同關系、縱橫關系、因果關系、演變關系等,溝通各種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從而"借它山之石以攻玉",學會應付千變萬化的變動情況,培養思維的變通性。
四、關于合作學習的問題
新課程要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實踐能力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筆者以為大量采用合作教學模式,對實施素質教育大有益處。首先,全員參與,制定目標。為了充分發揮合作模式的功效,體現師生合作的精神,該目標是在教師主持下,由各種類型的學生代表參與制定的。教師先講述本課時的內容重點及要達成的目的,然后交學生代表討論,最后教師歸納、總結。其次,營造氛圍,培養興趣。許多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對他最感興趣的學科,學習成績最優秀,相反對那些沒有興趣的學科,一般說來成績不佳。因此,注意培養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應用型學科,教師要善于運用實驗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激情,使他們在實驗的氛圍中產生好奇心,讓他們在實驗中感知物理知識,領悟物理原理,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濃厚的學習物理的興趣。現代生活離不開物理,因此在課堂上要善于將物理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利用他們的感覺引起興趣,讓學生在已知的環境中探索未知的東西,教他們走完感性———理性———實踐的認識過程,在此過程中提高他們的素質,升華他們的能力。總之,教好初中物理,打好學物理的基礎是個大課題。只要我們把握好科學實驗、科學思維,掌握好物理學習方法,師生激發"思維共振",這一任重而道遠的目的一定可以達到。
作者:許志科工作單位:廣西崇左市天等縣馱堪中學
- 上一篇:物理教學課堂學習經歷創建思考
- 下一篇:初中政治教學有效互動探析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