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對物理教育教學的影響
時間:2022-08-09 04:11:09
導語:新媒體對物理教育教學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是最近幾年出現在的一個新名詞,它和傳統媒體有很大差異性,因為它是跟隨時代不斷更新的技術手段。新媒體是計算機在處理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媒體形態,它是在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下的一種智能化產物,它在我們生活的不同領域中都得到廣泛應用。新媒體現在越來越現實化,任何飛到高空的事物,在時間的抽打下都會慢慢回歸現實,新媒體手段處理任何事,最終的目的都是盈利,因此,變現是新媒體永遠逃脫不了的話題,如果還僅僅停留在做內容上,沒有任何變現的形式或手段,一切都是一種徒勞化的運作模式。當然,這是技術方面的確立,它更依靠新型技術手段作為新舊媒體之間差異的存在方式。雖然到目前為止新媒體還沒有被社會定義到一個明確的點,但是新媒體的優勢廣為流傳。我們可以在高校物理教育教學模式的新媒體運用中清晰看到它的影響作用,以及對于高校物理教育教學模式的模式化滲透。在高校物理教學應用中,教師有效使用好新媒體技術,教師可以把書本里抽象的物理知識通過多媒體形象做出一個展示,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興趣,從而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1]。在教學中利用新媒體技術為學生進行實際場景模擬,很好地把知識與生活相結合,讓學生主動的投入學習活動中。
1物理教學設備智能化
在各大高校中看到新媒體的廣泛使用,有效地促進了高校物理教育教學模式的智能化,教學設備的革新與變化,多媒體展示的系智能化進程的使用,為學生和教師之間創造了良好便利的學習環境。當教師在講述物理知識時,學生不用像傳統模式下的死記筆記來進行學習,只需要抬頭認真聽教師講知識,這大大節省了記筆記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2],除了這些影響,在課后期間學生可以利用網絡與教師、學生進行互動,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入討論研究。另外,教師也不用因為板書無奈接受粉筆末的危害,只需要用手操作好鍵盤鼠標,在課前做好多媒體預習工作。這種智能化的教學模式合理劃分了時間利用率,全面有效改變了高校物理教育教學模式。
2教學過程網絡化
在當今社會中,電腦網絡早已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了,它在不知不覺中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中,體現在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新媒體的運用在很大程度改變了高校物理教育教學程網絡化的模式變化。在網絡化過程的滲透中,高校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具有網絡化的新媒體查詢相關物理性上課所使用的材料和學習過程中用到的,這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新媒體在高校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開設網上公開課、學生在網上進行物理知識預習、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化新媒體手段進行修改作業與完善工作,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3]。新媒體對于高校物理教學教育模式的滲透,在教學工作的許多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教學過程的網絡化是對傳統物理教學教育模式的一種推翻和打破,新媒體網絡化使得整個物理的高校教學活動更加簡單化,并對教育手段進行了極大的豐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對高校物理傳統教學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挑戰。我們拿網上物理教學公開課來做參照,學生在互聯網的網絡化多媒體教學中就像真正在接受教師面對面的教學一樣真實,可以自由尋找世界上任何一所高等學府或者物理相關領域的最好的課程,來感受知識的熏陶和魅力。物理公開課大部分都存在準確、專業的翻譯字幕,高校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遠程學習物理方面一系列課程,當然在其沒有聽懂或者沒有聽清的情況下還能夠循環播放學習,最終達到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新媒體對于高校物理教育教學模式還影響到了它教學過程網絡化的趨向,但這是一個好的方向,豐富了學生物理學習資源,促進了多種手段在物理教學的運用。
3教學模式多媒體化
傳統的高校物理教學是教師黑板板書與學生筆記相結合,再加上老師口頭上的知識輸入。當然,傳統的教學模式有很多弊端,我們按照物理這個學科的基本屬性來進行簡要分析。物理是一門特別抽象的學科,它多是通過一系列的實驗研究來分析研究物質運動形式及其構成的基本結構和運動規律,這些實驗性研究如果只靠教師的口頭敘述很難在學生心里產生直觀的感受。這是傳統教學所欠缺的,而新媒體多媒體化正好彌補了這個空缺[4]。因為教師的肢體描述和口頭描述都很難把事物運動過程展現出來。比如學生在學習“阻力學”這一節物理知識時,很多高校物理教師充分利用了多媒體化手段,把學生日常可以看到“阻力”生動表現出來,學生更容易理解,直觀感受到阻力運動,如推車、騎車順風而行等,學生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對阻力這個物理名詞有感官上的深刻印象。在物理這門學科中存在很大一部分抽象的概念、規律,這些是我們生活中沒有辦法用肉眼看到的物質運動,而眼睛、耳朵的結合效果更加明顯。教師通過文字和視頻的穿插交融展示在學生面前,給學生感觀上的激進而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利于打開學生思路,發散思維[5]。除了這方面,傳統教學模式手段比較單一化,缺少畫面感,給學生抽象的感覺,學生如果覺得物理知識抽象難懂,這樣就容易產生厭倦感,喪失對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高校物理教師的板書如果沒有達到簡明清晰的水平標準,學生就會對此不理解,從而降低學習效率。除了這些方面的對比,有些高校物理教師由于自身的一些素質和水平會出現普通話不標準、板書錯誤等情況,這些確實是傳統教育上的弊端。當然,新媒體促進了高校物理教學模式的多媒體化,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失誤的發生。從而對高校物理教學起到一個有力的影響。
4教學模式動態模擬化
動態模擬化是新媒體技術的基礎和重要支撐,新媒體動態模擬化將龐大的信息轉變為大量的數據和字數,并根據這門技術的應用建立恰當的的數字化模型,在高校物理教學模式的運用中,教學模式動態模擬化將物理實驗動態靈活呈現在學生面前,這在很大一方面促進了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靈活化、自由化[6]。動態模擬化將物理知識轉變為一系列二進制代碼,引入計算機內部,從而實現統一管理規劃,這對于現代物理教育的運用起到很好借鑒作用。模擬化使得教育信息技術設備操作更為簡單、性能更加可靠,并且標準統一。高校物理知識抽象性較強,當然除了這一點,它包含的實驗性較強。在高中物理課本中,實驗占了很大一部分,但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實驗很難順利開展。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基于傳統教學模式,靈活運用多媒體化手段,將整個實驗所包含的內容全部表現,這很大程度上處理了實驗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讓學生能夠清晰了解實驗[7]。
5結束語
對新媒體對高校物理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進行分析,從智能化、網絡化、多媒體化、動態模擬化四個角度的影響入手,并根據傳統模式與新媒體現代模式的對比數據分析實現本文設計。通過新媒體一系列的不同影響的舉例表明,本文設計的方法具備極高的實用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高校物理教育教學模式開創出新的理論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劉新.淺談新媒體對高校物理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J].科教文匯,2013(1):61~62.
[2]陳偉山.新時期背景下新媒體對高校物理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9):261~262.
[3]吳威,陳桂云,李石.新媒體在大學物理實驗新形式教學構建中的應用[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6(1):13~14.
[4]張琴,周曉紅,陳杰,等.新媒體環境下轉型高校大學物理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J].科教文匯,2018(5):49~50.
[5]張雷.淺談新媒體對高校物理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J].知識文庫,2016(11).
[6]孫旸.新媒體對高校物理教學的影響研究[J].知音勵志,2016(17).
[7]方木軍.新媒體對高中物理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5(11):46~48.
作者:姚秀麗 單位:大同大學渾源師范分校
- 上一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設計思考
-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育合作學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