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習難點分析論文

時間:2022-05-08 11:01:00

導語:物理學習難點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理學習難點分析論文

摘要:

高中物理學習難點就在于學生對物理知識和物理場景的理解不深刻,不透徹,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重視圖形、圖片、電視、錄象和多媒體課件等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和學生畫圖習慣的培養。

正文:高中物理被公認為是最難學的學科,因為它很抽象,不易理解,歷屆學生都為之撓頭,不知該如何去學,甚至望而生畏,不敢去學,那么如何學好物理呢?下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物理學習中的難點所在。在物理學習中,學習方法是很重要的,而我認為,理解,是一個既簡單又實用的學習方法,但“理解”也正是物理學習中的難點所在,而“理解”又可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對定義、定理和公式的理解。在物理學習中,除幾個必要的常量之外,幾乎沒有要求機械記憶的東西,因為機械的記憶,對于物理不適用。雖然如此,但記憶卻是必要的,因為要理解,必須從記憶開始。(1)、對定義定理的理解,定義定理一般是文字性的內容,對于它們的理解,我們需要一字一句的來摳,很有點咬文嚼字的味道,但我認為這是很必要的。比如:力的定義“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對于它,我們怎樣來理解呢?我們也只能從文字來入手,先看一下這個句子,“力是物體的作用”,也就是說有力產生必然要有物體的存在,沒有物體也就沒有力的存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力的物質性,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再看賓語“作用”的修飾成份“相互”,力的相互性,要發生相互作用,必須要有兩個物體,也就是說每個力的出現必然要伴隨一對物體(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的出現,這就是對定義和定理的理解。但大多數同學都不能看到這一點,所以需要我們在課上時給出明確的提示,以幫助其理解。(2)、對公式的理解,物理公式的理解在物理解題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對公式的理解深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成績的好壞。對公式的理解首先應從最簡單的公式中各字母所代表的物理含義作起,因為只有當你很清楚公式中字母所代表的物理含義時,你才能夠更靈活的運用到解題當中;所以在講課時,我們有必要解釋每一個字母所代表的物理含義;其次要對某些公式的來歷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甚至有些必要的,還要掌握其推導過程,以幫助其記憶和理解。針對此,需要我們教師在課上,有必要的公式,要給出明確的推導過程,而且還應該盡量使推導過程通俗,易懂,也需要要求學生掌握必要公式的推導過程,比如:勻加速運動的公式s=v0t+1/2at2我們就應該給出明確的推導過程:如圖所示的v-t圖象中,求t時間內的位移?

在速度與時間的圖象中,我們可以用面積法來求位移,面積法是我們的入手點。利用面積法,我們可得:t時間內的位移應該等于梯形v0Ato的面積為,所以s=1/2(v0+vt)t,又因為vt=v0+at,所以s=1/2(v¬0+v0+at)t,整理可得s=v0t+1/2at2

二、對物理場景的理解,集中表現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困難在大多數情況下,傳統物理教學及有關問題的訓練,往往直接給出簡化后的物理對象或物理圖景,因而在問題的處理上,學生缺乏對物理對象和物理場景做理想化處理的方法和能力。

例如:學生習慣于解決細線懸掛小球的擺動問題,而對小孩蕩千秋卻一籌莫展。學生習慣于解決小球過頂的圓周運動問題,而對汽車過拱橋的問題卻束手無策,困難在于:

在實際問題的眾多對象中,學生的思維容易受到問題表象的干擾,很難抓住對象本質特征,因而難以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物理圖景和物理模型,形成認識上的思維障礙。針對以上情況,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利用圖形圖片、電視錄像、多媒體課件等手段再現知識發生發展的變化過程,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向學生提供信息,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并將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和物理思想寓于情景的建立和分析過程中,促進學生開展分析問題的思維活動,自然地"悟"出其中的道理和規律,從而潛移默化,使學生掌握分析物理過程、建立正確物理情景和模型的方法,建立準確的物理模型。

2、在處理涉及“實際問題”的應用題時,應教會學生把應用題畫出來。如果能正確的將題中所給的文字信息畫出來的話,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但關鍵就在于學生不會畫圖。因此,在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指導上,應加強圖象圖景的教學。一方面在平時教學中,要重視教學中示意圖畫法的訓練。教會學生如何通過審題,畫示意圖,從易到難,逐步消除思維障礙,這一過程教師不得包辦代替學生的思維過程。另一方面在學生的學習練習過程中,重視畫圖習慣的培養。

當然,高中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困難是多方面的,但只要重視圖象圖景的教學和畫圖習慣的培養,加強應用性知識的教學,建立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不斷培養學生優良的物理思維品質,物理教學就會越來越生動,就一定會使更多的學生愛學物理,喜歡學物理,以至更會學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