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演示實驗教學論文
時間:2022-09-24 04:39:00
導語:物理演示實驗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演示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手段,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其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在獲得生動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還為學生實驗的正確操作起著示范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下面一些問題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1、緊扣教學目的明確
演示不是變魔術,只要熱鬧有趣就好,而是要緊扣教學內容,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因此每個演示實驗,首先要目的明確。為什么要做這個演示?要解決什么問題?怎樣才能有的放矢解決問題?演示目的不僅教師明確,要學生也明確。演示時要說明讓學生觀察什么現象,注意什么變化,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集中思想理解問題,不致給副現象所吸引。如用發波水槽演示波的干涉和衍射實驗,學生很容易給燈光下的水波蕩漾的景象所吸引,只注意波的反射而忽略了干涉條紋和衍射現象。
2、重點突出主題鮮明
做一個演示總是為了解決教材中某一問題或為了某一物理現象得到重視而使學生形成明確深刻的印象,因此一個演示不應該內容繁瑣,主次不清。必須重點突出,主題鮮明。做到內容精煉,突出最主要的現象說明主要問題,撇開副現象的影響,并且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如磁場對電流的作用、自感現象、電諧振等演示,既能突出重點,又鮮明直觀。同一實驗若能說明好幾個問題,應根據教學要求分幾段演示。例如用原副線圈說明楞次定律:①接通原線圈電路,②斷開原線圈電路,③增大原線圈電流,④減弱原線圈電流。一堂課中的演示次數不宜太多,應根據少而精的原則,選擇最有代表性的演示,過多地堆砌實驗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弄得眼花繚亂,抓不住問題的本質。
3、效果顯著有說服力
演示是學生在課堂上實地觀察物理現象建立概念或得出規律的基礎,因此必須效果顯著,說服力強。使學生看得見,信得過,在具有定量性的實驗里更為重要。如做平行板電容器的實驗,不但要讓學生能看到由于兩板距離、相對面積和電介質的變化,靜電計的指針夾角會減小,而且還要讓學生看到d、S、ε的變化使靜電計指針夾角增大的情況,否則說服力就不強。因為在空氣潮濕時即使上述因素不變,靜電計指針夾角也會逐漸變小。要先把實驗做好,必須保持環境干燥(可用紅外線燈照射演示臺上各儀器)。同時接線柱必須擰緊,以避免放電。又如做振蕩電流演示,用的是大型演示用電流計,當開始切斷電路時電流指針往復擺動,就說明它是振蕩電流,能以使學生相信,因為切斷電路,指針也可能是慣性作用來回擺動,究竟是電磁振蕩還是機械振動,必須讓學生看清楚二者區別,這樣對它們才有說服力。演示如不管學生信不信就匆匆得出結論,就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實驗本身的效果不好,說服力又不大,卻偏要強調客觀原因,歸咎于儀器條件不好,硬要學生相信,無疑這不僅達不到目的,還會產生很多不良影響。
4、簡單明了形象直觀富有啟發性
演示是為了直觀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只要能說明問題,演示裝置越簡單明了越好,不要單純追求儀器的復雜。如慣性球、熱膨脹球、阿基米的定律實驗器以及用兩截鉛柱互相壓緊能負擔很大重量來說明固體分子力等等,都是用簡單的器材就很好地說明問題的演示。又如為了說明在研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可把地球抽象為質點的問題,以及說明原子核和原子的大小關系時,利用1mm與10m的10-4關系,教師只要走到教室的墻角,將1mm的長度有教室的長度(約10m)比劃比劃,學生一下子就非常清楚了。一切演示都必須使全班學生看清楚,否則等于沒有演示。為了實現這一要求,必須有足夠大的可見度特別是刻度和靈敏度。目前有些儀器與教學要求差距很遠,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對現有儀器進行改裝或自制。例如用紙板做成一面白色一面黑色的臺屏,臨時放在演示儀器的后面,觀察裝著色液體的玻璃管時用白色的屏,觀察火花放電等實驗時用黑色的屏。又如做有關驗電器、靜電計的實驗時,可利用燈光從后面把靜電計照亮。有些演示中被觀察的物體很小,不能被全班學生直接觀察,就應利用投影裝置來放大。演示實驗應該盡量做到富有啟發性,通過觀察引起積極思維。例如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復杯實驗、空瓶吸熟雞蛋的實驗(在一廣口瓶上放一枚略比瓶口徑大的熟雞蛋,雞蛋不會落入瓶中,當把燃燒的酒精棉放入后,熟雞蛋會被“吸”進瓶中),法拉第圓筒等等都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應啟發學生看到實驗后主動去想這是為什么?公務員之家
5、方法正確科學性強
方法正確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實驗原理和操作都符合客觀實際,沒有科學性的錯誤,二是指使用的組織安排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能使學生認識所觀察到的現象,獲得正確的概念,學會分析推理的方法。如研究滑動摩擦實驗時,首先向學生說明,在實驗中摩擦力大小是通過作用于物體上的外力來量度的,只有當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時,外力和摩擦力相等,這樣學生就能明確在整個演示過程必須保持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另外補充演示物體作加速運動和減速運動,作用力和勻速直線運動時不相等。又如用電流計來判斷電流方向,應該先將已知方向的電流通過電流計,使學生了解指針偏轉方向和電流方向的關系,然后再做。使用液體壓強計演示液體內部壓強情況時,事先用手壓橡皮膜,使學生了解U形管內液柱高度差的變化所反映的實質。
6、演示與講授緊密配合
演示要做好,但更要和講授配合好。講到什么地方做演示?是先講后做,邊講邊做,還是先做后講?怎樣引出問題,通過什么過程說明問題得出結論?哪些地方要向學生交待,哪些地方要提醒學生注意,哪些儀器的裝置要仔細地講解,而另一些部件的作用卻可以不講?這一系列問題,都需要課前結合教材內容的特點仔細考慮好,課堂上才能層次清楚,主次分明地講好做好,才能發揮演示的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收到講課和演示有機配合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不僅注意演示的直觀性和可靠性,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入、講解、如何分析、啟發和總結。總之演示是課堂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不能孤立地考慮,以致與講課脫節。
7、照規程操作起示范作用
學生的實驗技能培養,一方面靠分組實驗時的實際操作,另一方面則有賴于演示時教師的示范,因此做演示實驗時,必須一絲不茍地按規程操作,不能有一點大意,如做天平演示時用手拿砝碼,電路連接時不用電鍵等做法,必須嚴禁。由于疏忽而發生損壞儀器的事故,更不能允許。關于演示儀器的裝配和使用的注意事項,必要時也應該告訴學生。這樣經過長期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將會有很大的提高,相應地會增加分組實驗的熟練程度。
演示實驗課前要做好充分準備。要事先對儀器檢查、校正,并加以清潔。按照預演,一定要教師親自動手。必須指出,即使最簡單的實驗,也應該認真準備,力求掌握保證演示成功的全部關鍵和細節。
- 上一篇:突出課本特點加強實驗論文
- 下一篇:凝結水過冷度解決策略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