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時間:2022-05-03 11:02:13

導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與發展,創新能力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重要指標,關系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只有進行不斷創新,才能夠推動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進步.因此,物理作為一門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性課程,通過開展物理實驗教學,向學生講解物理學方式與手段,能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社會主義建設輸送創新型人才.

1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

1.1實驗教學效率低下

現階段,初中開設物理實驗教學課程,在實際操作中,沒有取得令人滿意效果,大多數物理實驗教學的目的不能夠滿足新課標教學要求,即使學校在規定時間內開設物理實驗教學,也未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1.2忽視物理實驗教學作用

目前,學校物理實驗教師大多數存在輕視實驗教學問題,認為講解實驗與操作實驗相比具有更多優勢,因此,物理教學實驗成為演示實驗,不能夠充分地發揮實驗教學作用.此外,由于物理教師缺乏對實驗足夠認識,大多數教師不愿意花費時間與精力在實驗教學中,致使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式呈現單一化狀態.

1.3教學模式落后

初中學校目前的實驗教學模式比較落后,一直沿用呆板的教學方式,大多數班級學生使用同一器材與方式開展物理實驗,得出的物理實驗結論呈現一致性特點,上述情況容易使得學生一味模仿他人操作實驗過程,不能深入地觀察實驗過程,且缺乏對實驗內容的思考,沒有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對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考能力作用.

2物理實驗教學對培養創新能力的意義

2.1轉變演示性實驗

傳統物理實驗教學中多數教學采取演示實驗方式,教師在講臺上講解實驗過程,學生被動地聽取教師講解,然而受到場地等條件的制約,大多數學生無法仔細觀察整個實驗過程與效果,降低了學生的實驗參與度,大大降低實驗教學效率,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所以,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過程之中,應改進實驗物品及輔助性用具,提高實驗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實驗教學整個過程.

2.2促進學生思維拓展

學生在實驗教學中不僅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更要提高發散思維能力,從而做到舉一反三,并能夠靈活地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真正地掌握物理知識,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將現實生活中問題與課堂知識相聯系,突破課本的實驗案例束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學生探索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

2.3課外實驗內容的拓展

物理教學以實驗為基礎,通過進行物理實驗,從而得出物理定理、規律及定律,但是,物理教材所提供的實驗案例,不能夠讓學生充分地理解物理教學內容,因此,物理教師應突破教科書的束縛,對物理教材的內涵及外延進行深入挖掘,開動腦筋、創新思想,為學生創設出創新性實驗,從而豐富物理實驗課程內容.例如,教師應結合物理知識內容,適當地拓展與社會相關的物理實驗活動,其中包含課堂內外實驗,教師在設計課外物理實驗過程中應注重實驗的綜合性及靈活性,緊貼學生實際日常生活,促使學生將物理原理運用到生活中.

2.4重視學生的親身參與

傳統物理實驗教學強調學生對課堂實驗內容的觀察,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重視提高學生動手能力,順應人類認識規律過程,讓學生直接獲得感性材料,提高對物理實驗教學內容理解,從而逐漸地掌握物理研究與學習基本方式.學生在親自操作實驗過程之中,獨立思考與解決面臨的物理問題,發揮自身創新意識,解決物理實驗問題,有利于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促使學生采用小組合作形式,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與合作能力.此外,學生預測實驗結果及提交實驗報告的過程,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3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

3.1引入問題式教學法

傳統教學模式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被動地聽講,忽視學生主體地位,不利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因此,教師應充分地利用學生好奇心重、喜歡動手操作的特點,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動手實驗機會,促使學生能夠突破傳統的思維束縛,自覺地拓展知識,提高創新能管理.所以,教師應引入問題式教學法,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投入物理實驗過程中,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3.2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教學模式中重視教師主導地位,教師對物理實驗教學過程全程的控制.首先,教師提出相關物理問題,而后簡單分析問題,之后告知學生操作過程,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缺乏對實驗過程及結果的認真思考,教師要求學生通過機械記憶方式記憶實驗步驟與結論,長此以往,嚴重束縛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對問題的觀察僅僅流于表面,失去思維的獨立性及主動性,阻礙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因此,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地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轉變教師角色,以引導方式讓學生通過仔細實驗,從而得出相應的結論,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此外,教師在安排實驗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有針對性地安排實驗,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積極地發表對實驗見解,教師的引導與糾正,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

3.3實驗教學與實踐相結合

物理現象來源于生活,但是,人們往往對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缺乏足夠認識,學生在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時,往往感覺到措手不及,因此,教師應歸納整理生活現象,引導學生分析與探討發生在周邊的物理現象,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開展合理的物理實驗教學,一方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進行物理探索的精神,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貫徹落實素質教學的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梁文順 單位:廣東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