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金融犯罪變遷與刑法規制研究

時間:2022-01-11 08:31:14

導語:網絡金融犯罪變遷與刑法規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金融犯罪變遷與刑法規制研究

摘要:網絡金融犯罪是網絡時代的一種新型犯罪形式,網絡金融犯罪數量逐年增加。因此,打擊和預防網絡犯罪已經成為一項艱巨的任務,司法人員應該加強對網上金融知識的研究更快地打擊犯罪。本文主要從打擊和預防網絡金融犯罪的法律和技術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對我國網絡金融的實踐和網絡時代金融業的健康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網絡;金融;成因;策略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在金融領域也有重要的應用,伴隨著網絡的開放,計算機黑客和犯罪分子可以通過網絡竊取企業資源,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計算機在金融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銀行結算和商業支付上。由于缺乏計算機網絡的專業知識和金融從業者的意識,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已經嵌入了許多風險。目前,我國的網絡金融犯罪給金融業造成了數千萬的經濟損失。

一、當前網絡金融犯罪的現狀及特點

(一)當前網絡金融犯罪的情況。近年來,與計算機相關的犯罪數量每年增加30%,犯罪數量增加,危害也增加了。據統計金融部門的計算機犯罪已經達到幾百萬元,最大金額超過1400萬元,每年造成近1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近年來,地方公安機關查處了以下兩種主要形式的網絡金融犯罪:1.非法入侵網上銀行信息系統。據統計,網絡攻擊的目標是金融信息系統,全球約三百萬名犯罪分子在關鍵領域的信息系統攻擊,造成了巨大損失。2.利用“網絡釣魚”的方式。目前,大量犯罪分子利用“網絡釣魚”犯罪虛假信息,建立虛假銀行和證券網站,竊取用戶賬戶和密碼,或者發送大量攜帶特洛伊木馬病毒的電子郵件攔截用戶賬戶和密碼,對金融安全具有著很大的威脅。(二)網絡金融犯罪的特點。1.方式智能化。網絡金融犯罪是一種高科技智能犯罪。罪犯主要是精通計算機技術或對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特別感興趣的專業研究人員。他們大多數人都有很高的智力水平。他們不僅熟悉計算機和網絡的功能和特點,還了解計算機和網絡的缺陷和漏洞。2.手段多樣化。隨著信息網絡的迅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普及,各種網絡金融犯罪分子越來越多地獲得了多樣化和高科技的犯罪手段。除了通過入侵網絡金融系統以欺詐方式獲取信息外,犯罪分子還在電子金融和網絡條件下創造了各種巧妙的手段,如竊聽。

二、網絡金融犯罪的成因

(一)金融機構工作人員防范意識不強。目前,許多金融機構的管理體制不健全,員工的防范意識不強,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機。第一,金融機構的職能模糊,沒有專人進行內部網絡安全檢查;其次,企業員工素質普遍不高,缺乏專業的計算機知識,沒有相應的計算機入侵概念,網絡防護意識薄弱。第三,內部網絡安全監管培訓不到位,企業員工也沒有進行相應的網絡金融犯罪預警教育和計算機網絡專業知識培訓。(二)金錢的誘惑。金融機構是財富的象征。在當今的電子貨幣中,犯罪分子可以直接從互聯網上竊取大量金融機構,這對投機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誘惑。越來越多的網絡金融犯罪的原因是社會生活的壓力,有些人沒有更好的社會生活保障,希望通過非法手段獲得大量財富,金融機構是盜竊的最佳目標。

三、網絡金融犯罪的預防策略

(一)加強計算機技術建設。金融機構使用的計算機安全管理系統不能有效保護罪犯。因此,金融機構應該邀請專業的計算機從業人員為企業設計一個安全的管理系統,這不僅可以保護計算機系統免受入侵,還可以創造一個良好的網絡金融環境。目前,金融機構大多數員工文化素質低下也是網絡金融犯罪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加強對金融機構員工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培訓,并定期進行考試,以建設一支擁有豐富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員工隊伍。(二)成立專門的網絡犯罪打擊小組。網絡犯罪是通過計算機網絡實施的。因此,犯罪過程是看不見的。我們的大多數司法和警察人員不具備專業的計算機知識。當案件發生時,在廣闊的網絡海洋中很難找到犯罪的線索。因此,有必要成立一個專門的網絡犯罪打擊團隊,以專業的方式打擊網絡犯罪。反網絡犯罪小組的成員應該對計算機網絡有豐富的知識,能夠追蹤犯罪分子并在網上找到他們的線索。此外,反網絡犯罪小組還可以在互聯網上巡邏,及時制止網絡金融盜竊,避免給金融機構造成過度的經濟損失。

四、結束語

中國的網絡金融犯罪在規模和類型上都在擴大,其手段既聰明又隱蔽。網絡金融犯罪作為一種新型犯罪形式,具有復雜性和可變性的特點。因此,我們應該認真研究網絡金融犯罪,并探索相應的預防和打擊網絡金融犯罪的對策。本文主要探討網絡金融犯罪的成因及防范措施,希望能給金融從業人員和司法人員以及中國金融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楊柳,劉款.金融詐騙犯罪及其防治[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學報,2017,17(02):41-42.

[2]韓宇,于航.網絡金融犯罪問題研究[J].法制博覽,2016(14):40+39.

作者:周 潔 黃 瑛 孫 婕 單位:青島市黃島區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