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個人資源復合論文
時間:2022-04-21 02:08:00
導語:企業個人資源復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實現了物流企業人力資源成本與功能的匹配,達到優化成本項目分配的目的。從價值工程的基本原理出發,構建物流企業的復合人力資源價值模型。打破了以往評價人力資源成本所主要采用的絕對的一對一的打分模式,避免了不同類型成本源之間的硬性比較。基于此模型的復合成本管理法具有概念清晰、思路明確和易于應用的優點。
[關鍵詞]價值工程復合人力資源價值模型復合成本管理法
一、引言
價值工程在工程項目領域的應用已較為成熟,但在物流領域的應用相對較少,只是在物流服務的成本控制和人力資源成本管理中有一定的探索,并且價值工程在物流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的應用中,僅停留在理論闡述或粗放式的硬性量化比較階段,沒有確定具體的目標值來衡量現行物流企業人力資源局部成本與服務功能是否匹配,更沒有意識到跨群體比較的不可行性。本文從當前物流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的內容出發,建立了復合人力資源價值模型,運用價值工程方法定量地衡量企業內部各個層次人力資源的匹配情況,以達到優化物流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的目標。基于復合人力資源價值模型進行成本分析的方法可稱為復合成本管理法,該方法概念清晰,思路明確,具有全局性、針對性和合理性的優點。
二、基于價值工程的物流企業人力資源成本分析
1.價值工程與人力資源價值工程的界定
價值工程(VE),亦被稱為價值分析(VA),或者功能成本分析(FCA),是一種以提高產品和作業價值為目標的管理技術。價值工程主要涉及到價值(V)、功能(F)和壽命周期成本(C)三個基本要素。其表達式為:價值(V)=功能(F)/成本(C)。
事實上,價值工程不僅是一種管理技術,更是一種管理思想。只要是為獲得一定功能而耗費了成本,就有必要對其價值進行科學地衡量;人力資源的管理和開發亦是如此。把人力資源當作一項產品來看待的話,人力資源功能(F),可以理解為人力資源能夠為企業提供的效用,即人力資源的服務量,其實質就是人力資源的使用價值。人力資源成本(C)則應該界定為從人力資源進入某企業到人力資源離開該企業,企業為了發揮其效能支付的所有費用。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討論的人力資源價值(V)是一種比較價值,是通過人力資源功能與人力資源成本的比較,來確定將要進行的人力資源投資是否“值得”。
依據價值工程原理[,結合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管理特點,不難得出提高企業人力資源價值的途徑一般有五種:(1)成本不變,提高功能(2)功能不變,降低成本(3)降低成本,提高功能(4)適當增加成本,大幅提高功能(5)適當降低功能,致使成本大幅下降。
2.物流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構成
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總成本是人力資源取得成本、人力資源開發培訓成本、人力資源使用成本、人力資源保障成本、人力資源離職成本的總和。成本構成如圖1所示:
3.基于價值工程的物流企業人力資源復合成本管理法
我們可以把傳統意義上使用價值工程對企業進行成本優化的方法——作業成本法看成為單層成本管理法。單層成本管理法的主要缺點是對關聯性弱的指標之間的硬性比較、忽略了成本構成的層次性。
由物流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構成可知,人力資源成本可以分為兩個層次,即和。由此得出本文的成本管理思想:遵照由上至下、逐層實現的原則,首先運用價值工程對第一個層次進行成本配置,再對第二個層次各指標進行內部成本配置。此方法可以稱為復合成本管理法。其優點是:(1)對全局成本配置時,按層次進行,避免了傳統方法中所有成本指標之間的硬性比較的缺點,兼顧全局性、合理性;(2)配置局部成本時,只需在需要范圍內進行成本配置改進,具有針對性。
采用復合成本管理法能使管理者對企業內部的人事安排有更明確的計劃,為企業不斷開發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案、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柔性”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最終使企業人力資源成本與人力資源功能的匹配趨于合理,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三、物流企業人力資源復合成本管理方法的數學實現
1.單層成本管理法的數學實現
當優化上層時,人力資源總成本作為總體,人力資源取得成本、人力資源開發培訓成本、人力資源使用成本、人力資源保障成本和人力資源離職成本作為個體。當優化下層時,人力資源取得成本等作為總體,其下級分項作為個體。只需連續運用單層成本管理法,即可實現復合管理法的優化配置。
四、算例
假設某物流公司擬采用復合管理法進行成本調整,當前的人力資源成本構成如圖2所示:
首先進行人力資源總成本的優化,同時將人力資源總成本降為原來的90%。專家打分的功能評價系數為,進行首次優化后的總成本結構如圖3所示:
再以優化后的人力資源取得成本、人力資源開發培訓成本、人力資源使用成本、人力資源保障成本和人力資源離職成本作為總體,相應的下級分項作為個體,分別進行優化。二次優化后的最終成本構成如圖4所示:
進行二級優化時,專家打分的功能評價系數分別為:
經過兩次優化后,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構成趨于合理。通過對比圖2和圖4我們容易發現:進行成本優化前后,雖然C4各個分項的成本系數與功能評價系數相等,但是由于C4自身成本構成的不合理性,導致其各分項的成本仍需進行調整。這表明,上層進行成本優化后,下層需要進行相應的成本優化。倘若上層的成本構成合理,那么僅對下層的不合理指標進行內部優化即可,此時復合成本管理法退化為局部的單層成本管理法。
五、結論
1.將管理學的思想融入物流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優化中,提出了基于價值工程的復合成本管理法并給出了算例。
2.采取復合成本管理法對物流企業人力資源進行全局成本配置時,能避免傳統方法中所有成本指標之間的硬性比較,更具“柔性”;進行配置局部成本時,只需在不合理指標內部進行優化,更具針對性。
3.復合成本管理法可以退化為單一層次的成本優化,也可以拓展到三層或更多層次的成本優化,為價值工程的進一步應用奠定了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徐茜:價值工程的物流服務成本控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7,(01)
[2]陳德剛:物流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管理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6.(6):246
[3]譚任績:對現代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思考[J].湖南商學院學,2003(3):54~55
[4]周潤仙.基于價值的人力資源管理研究[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6(4):129~134
[5]張明親楊倩:價值工程在物流目標成本控制中的應用[J].論壇,2004(4):66~68
[6]周潤仙:論基于價值的人力資源管理[J].商業時代?學術評論,2006(13):42~45
[7]朱偉生:物流成本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11~62
[8]鄧鳳祥:現代物流成本管理[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51~73
[9]顧煜:物流價值管理系統探討[J].財會月刊理論,2005.(9):29~31
[10]邱利:活動成本法在物流企業中的應用[J].河南科技,2005.(7):32~33
[11]左小明等:價值工程在服務業中應用的探索[J].價值工程,2004(4):49~50
[12]傅桂林袁水林:價值工程在物流目標成本控制中的應用[J].論壇,2004(4):68~69
[13]劉書賢:淺談價值工程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04(5):55~56
- 上一篇:縣衛生局 上半年的總結和下半年計劃
- 下一篇:衛生局政府上半年的工作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