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會計電算化風險防范論文

時間:2022-04-17 02:30:00

導語:銀行會計電算化風險防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會計電算化風險防范論文

會計電算化是電子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和現代會計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會計工作發展的方向。在我國,銀行會計電算化起步較早、發展較快,從信用卡自動提款到票據自動清分,從儲蓄通存通兌到匯兌天地對接,從銀行證券聯網到網上銀行,銀行會計電算化包含的業務越來越多,囊括的范圍越來越廣,輻射的空間越來越大。面對飛速發展的銀行會計電算化現實,我們研究和探討銀行會計電算化的風險防范與控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銀行會計電算化設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銀行會計電算化從發展過程看,通常分為會計核算電算化、會計管理電算化、會計決策電算化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是由低到高的遞進過程。每一階段電算化的實現都離不開一定的物質基礎——電子計算機系統,包括硬件、軟件。所謂銀行會計電算化設計風險就是指在實現會計電算化過程中因考慮不周而形成的風險,這種風險具有彌補困難、花費大、有一定潛伏期、影響全局等特點。設計風險表現的形式、反映的問題多種多樣。有的反映在硬件上,比如內存不足,這主要是當初會計電算化僅考慮某個部門、某種業務,而沒有用發展的眼光從戰略的角度來選擇使用硬件設備。有的反映在軟件上,比如軟件設計功能欠缺,這主要是程序開發人員不熟悉、不把握業務人員實際需求或業務人員對電腦所提需求被遺漏、監督認定不夠造成的。

在實際中,反映在軟件上的設計風險要比反映在硬件上的設計風險更常見。以某行開發使用的信用卡業務核算系統為例,該行應用程序的開發是委托深圳一軟件公司,開發時由于僅從信用卡業務考慮,結果造成該系統會計核算的“單腿跳”,所出的賬表無法滿足會計核算的規定和要求,給信用卡業務會計核算和監督工作帶來了很大麻煩,并被政治修養不高的員工鉆了空子,造成了該行經營的較大損失。再比如全球都在關注的電腦“2000年問題”,這也可以歸入設計風險,如果解決不好,將直接對銀行會計核算造成重大影響,給銀行經營帶來直接或間接損失。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控制和防范會計電算化的設計風險,重點應放在事前。實際工作中,我們一是要注重硬件選擇的長遠性,必須經過技術論證、業務發展論證;二是要注重會計軟件開發的規范性,必須在符合現行會計法規的前提下滿足實際業務需要;三是要注重會計軟件開發的前瞻性,必須充分估計以后可能出現的變動,必須考慮解決可能出現問題的方法,必須提供靈活多樣的參數維護手段;四是要注重會計軟件開發的科學性,必須有編制規范及內容齊全的文檔資料,必須留有必要的數據接口和程序接口;五是要注重會計軟件開發、推廣的程序性,必須有開發需求認定,已完成軟件理論認定、已完成軟件實際測試等環節和手續。

二、銀行會計電算化技術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幾十年來,計算機始終保持著高速發展的趨勢。這不僅表現在電子計算機主要內部元件經歷了真空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發展階段,而且表現在CPU、BUS等內在功能的提高以及各種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不斷更新換代和升級。同時,電子計算機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認識和使用電子計算機的人員越來越多。所謂銀行會計電算化技術風險就是指在實現會計電算化過程中因技術水平不足或過高而形成的風險,這種風險具有階段性、時期性、變動性、局限性等特點。

銀行會計電算化技術風險主要反映在軟件上,尤其是應用軟件。以手工和電算化賬務處理數據流程為例,可發現因技術水平不足而對核算的影響。

電算化賬務處理數據流程圖

上述兩個結構框圖見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的《基層單位會計電算化》(經濟科學出版社,第54頁、55頁),書中將電算化賬務處理數據流程圖視為“打破了原有手工業務流程的框框”。事實上,會計手工核算依據同一會計原始憑證進行綜合和明細二條線核算是會計不斷發展和實踐經驗的總結。相反,按照電算化賬務處理數據流程圖實現的會計核算電算化,雖然也生產出類似手工核算的綜合和明細核算賬表,但它生產出的綜合和明細核算賬表會始終保持一致,因為它已失去一條線,因此也就失去了明細核算賬表對綜合核算賬表通過兩條線記賬所實現的核對監督作用。

會計電算化技術風險還表現在因電子計算機使用人技術水平提高而利用軟件設計、開發者技術方面的局限、漏洞等作案,比如破譯電算化系統本身的防衛功能,在賬戶系統中盜用他人賬戶資金,在自動提款機上盜取他人資金等等。

控制和防范銀行會計電算化的技術風險,貫穿于電算化工作的始終。我們一是要不斷采用新技術,不斷提高使用程序版本;二是要不斷改進、變換和提高系統本身的防衛功能;三是要不斷提高數據加密水平和手段;四是要保管好重要的文檔資料。三、銀行會計電算化操作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有效的管理計算機軟件資源和硬件資源的軟件。在會計電算化系統中,各單位應根據硬件的結構體系選擇適合本單位需要的操作系統。我們在這里所講的銀行會計電算化操作風險是指依附于電子計算機操作系統因操作應用軟件不當而形成的風險,這種風險具有多發性、普遍性、多樣性等特點。

銀行會計電算化擺脫了傳統的手工核算方式,同時對會計人員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操作上看,要求業務人員必須經過一定的崗位培訓才能勝任交付的工作,同時上機時必須依規程進行操作。從思想上看,要求業務人員必須有高度自覺的安全防范觀念和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如達不到上述要求,就會出現銀行會計電算化操作風險。

由于銀行會計電算化操作風險具有多發性、多樣性、普遍性的特點,因此,操作風險的表現形式和危害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屬于無意操作風險,如因工作粗心大意誤輸機、漏輸機、重輸機等,這種情況下常常會造成結算事故或給銀行經營帶來損失。有的屬于有意操作風險,這主要是銀行內部犯罪分子通過竊取他人密碼或本人通過某種操作方式,單獨或內外勾結達到侵吞國家財產、占用或騙取銀行資金的目的。操作人員這種情況下產生的操作風險,是一種犯罪行為,通常給銀行造成的損失巨大。

控制和防范銀行會計電算化的操作風險主要是通過一定的操作控制方式來實現。目前,最常見的控制方式是特殊業務通過授權完成,這種方式的缺點是不能涉及全部業務。,另一種方式是二次錄入,這種方式的缺點是監督發現問題滯后,容易失去防范有利時機。筆者比較傾向于機上覆蓋式復核同授權及二次錄入三者相結合的方式控制操作風險,所謂機上覆蓋式復核就是電腦操作也分為經辦人、復核人兩個崗位,經辦人員進行業務錄入后不能進入復核系統(會計系統),復核人員不能進入經辦系統,經辦人員的業務只有經過復核人員的要點式覆蓋,并經確認后才能進入會計系統。

四、銀行會計電算化管理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建立健全銀行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是貫徹執行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保證銀行會計工作有序進行的重要措施。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維護銀行各項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發生損失和跑冒滴漏,防止失誤和及時糾偏,是彌補設計風險,技術風險,操作風險的重要手段。所謂銀行電算化管理風險就是指銀行在會計電算化應用過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形成的風險,這種風險具有無意性、依賴性、誘導性和廣泛性等特點。

銀行會計電算化管理風險的無意性,主要是反映這種風險的產生是管理者主觀愿望所不希望的,管理者是無意的。依賴性主要是反映這種風險的產生是管理和操作者在主觀上缺乏管理控制意識,過分相信和依賴程序的邏輯檢查功能。誘導性主要是反映這種風險產生后如果不吸取教訓,如果不立即堵塞漏洞,就會有新的誘犯者。廣泛性主要是反映管理風險可能產生于任何一個環節,從人員分工到部門劃分,從前端工作站到機房主機,從常規操作到意外情況處理,從備份磁盤保管到機房防火、防潮、防盜、環境等,忽視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給銀行經營帶來嚴重的后果。

控制和防范銀行會計電算化的管理風險,離不開人們主、客觀的努力。我們一是要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包括會計電算化內部管理制度、會計電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計算機硬(軟)件和數據管理制度、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制度、意外情況處理制度等;二是要加強教育,樹立管理者和操作者的風險防范觀念,提高員工遵章守紀、按規操作的自覺性;三是要建立起監督、檢查制約機制和與之配套的賞罰機制。

總之,銀行會計電算化程度的提高,無疑給商業銀行的經營帶來了極大的益處,但也給銀行經營帶來了風險。我們只有重視防范風險,才能避免風險。因此,銀行會計電算化越發展,越應重視風險的防范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