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型工會建設研究
時間:2022-10-04 09:01:49
導語:服務型工會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服務型工會是指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以促進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為目的,進而切實維護好廣大職工的利益,處理好勞動和經濟關系的一種政府組織。工會是領導機關與廣大職工之間的連接紐帶,做好職工的服務工作、維權工作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在執行過程中,工會要始終以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深入了解職工的實際情況,挖掘職工的內在需求,進而做出針對性的服務工作。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職工對工會也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因此根據時代的發展特點,建設一個科學合理的服務型工會就顯得尤為重要。
2服務型工會建設的重點
2.1顧全國家的發展大局。在建設服務型工會的過程中,要堅持共產黨的領導,顧全國家的長期戰略發展,深度結合國家的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總目標,對工會建設規劃出一個科學合理的藍圖,充分發揮出職工群眾組織的優勢,進而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2.2維護好職工的根本利益。工會的服務人群是廣大職工,工會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要與廣大職工站在一起,從廣大職工的角度出發,認識到職工的困難是什么、需求是什么,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解決職工的困難與問題,滿足職工的內在需求,從根本上取得廣大職工的信任和支持。2.3做好職工的服務工作截至目前,雖然我國工會獲得了充足有效的發展,但是工會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例如部分工會工作開展不積極,在工作中過于懶散,工作效率低下,根本沒有發揮出工會的職能作用[1];有的工會制度僵化,職工維權制度、職工激勵制度等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因此建設一個新型的服務工會,進一步完善工會的內部機制和工作流程,進而為職工提供更加周到、貼心的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
3服務型工會的重要性
工會建設是企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維護職工利益、促進企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工會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必須對自身定位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處理好以下三種關系,進而為企業、為職工做出更大的貢獻。3.1處理好工會與職工的關系。工會的主體是廣大職工,維護好工人利益是工會的根本職責。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堅持“以按勞分配,多種勞動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則,也就是說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始終以勞動人們的利益為中心。但是在市場經濟尚未健全、法律制度不到位的情況下,廣大勞動職工的利益還沒有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出現了很多職工得不到勞動報酬、企業壓榨勞動職工等不良現象,再加上傳統的工會制度不健全,導致廣大勞動職工的根本利益得不到保障,維權之路也變得十分漫長。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工會要徹底改變傳統落后的發展模式,堅決維護好勞動人民的切身利益。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就明確指出:工會是維護勞動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組織。也表示:工會的職責是為勞動人民提供堅實有力的保障,工會是廣大職工自己的組織,工會要敢于為工人說話,打破一切不平衡,如果工會無法維護工人的利益,那么工會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2]。近年來,我國逐漸加強了對工會的重視力度,2011年我國政府針對工會的發展現狀,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對工會的職能定位做出了明確說明,該法律指出工會代表著廣大勞動職工的切身利益,工會與職工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工會是由工人組織建立起來的,應該始終站在工人的角度,為工人謀得更多的福利。3.2處理好工會與政府的關系。我國是一個政策導向型國家,很多大型企業的發展都受到國家政策的干預。因此工會組織在履行職能過程中,不但要代表職工利益,還要與政府保持密切的內在聯系,將國家政策導向與工會職能有機結合起來,統籌兼顧,既能為廣大職工說真話,辦實事,又能為國家政府的長遠發展做出正確的打算。工會是一個組織,既不要高高在上,也不要委曲求全,既不要刻意制造政府與廣大職工之間的矛盾,也不要懼怕矛盾的產生,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工會要定期將廣大職工召集起來,了解廣大職工普遍關注的話題,認識到職工在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進而對廣大職工的現狀和需求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然后,工會在黨政會議上,將廣大職工的問題向上級反映,并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在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之后,立即付諸實施,在最短時間內為職工解決所面臨的問題[3]。除此之外,當職工的利益受到侵害時,工會也應該發揮出相應的職能作用,將職工的心理需求報告給上級政府單位,再將上級政府單位的反饋信息傳達給職工群眾,如果職工群眾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解決,則工會應當與職工群眾站在一起,通過合法途徑為職工群眾謀得更大的利益。3.3處理好工會與黨群的關系。截至目前,廣大勞動者的生活質量已經得到了明顯提高,但是廣大勞動者的思想意識還停留在相對滯后的階段,如何提高廣大勞動者的黨政思想是我國工會的重要職能工作。而對廣大職工的思想教育是黨政的主要工作,因此工會應該與黨政部門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針對廣大職工的思想特點,建立針對性的黨政思想培訓計劃。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工會不要凌駕于黨政之上,而是應該與黨政部門、團委組織之間形成良好的關系,相互促進、相互配合,盡量將廣大職工的黨政思想教育工作做的充分、全面、徹底。要知道廣大職工的黨政思想教育的主體是黨政機關,因此工會必須得到黨政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工會應該把職工、工會、黨政部門緊緊地結合在一起,處理好工會與黨群之間的關系,進而為思想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工會在發展過程中,只有做好了上面這些問題,才能得到政府和領導的肯定,才能得到廣大職工的信任,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維護廣大職工的權益是其工作的首要職責,但是工會不能為維權而維權,也不能懼怕問題而放任不管。我國政府還應該對工會的績效水平進行考核監督,對于成績突出的工會給予大力表揚,而對于那些不思進取無所作為的工會則給予相應的懲罰,并加強教育引導工會及時趕上時代的步伐,從而形成良好的服務體系,為廣大職工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4建設新時期服務型工會的方法措施
4.1確保工會的職能發揮。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廣大職工對工會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工會的體制改革勢在必行。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工會要加強基礎服務工作,深入廣大職工群眾當中,與廣大職工形成一個整體,了解不同職工的不同需求,認識到廣大職工群眾面臨的困難與不足,敢于面對困難迎接困難,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真正維護好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將自身的職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做出實實在在的成績,從而提高職工對工會的信任感。服務型工會是企業與職工之間的重要紐帶,因此工會必須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在維護職工利益方面,要敢于替職工說真話、辦實事,做好廣大職工群眾的服務工作,在服務企業方面,要顧全大局,從企業的長遠利益出發,調動起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挖掘出職工的潛在優勢,幫助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很多大型企業都對內部結構、用人制度做出了大幅度的改革創新,但是在改革過程中難免出現分配機制不公平、職工收入差距大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職工的根本利益,工會一方面要對職工做好黨政思想工作,引導職工認清當前形勢,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和不足,進而在未來的工作中加以改正,從而提高自身的勞動價值;另一方面還需要根據《工會法》的要求準則,與企業進行協商,盡可能維護職工的根本利益。4.2增強工會的大局意識。新型工會在服務職工的過程中,還應該兼顧企業、政府、黨政等多個部門的利益,正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如果工會在發展過程中,刻意維護職工的根本權益,而違背了國家的政策方針,損害了企業的根本利益,必然得不到政府和企業的支持,工會也就不可能長期地運行下去。因此我國應該建設一個顧全大局、統籌兼顧的服務型工會,以維護廣大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主,兼顧企業利益、政府政策、黨政部門等多方面的利益,從大局中找準自己的定位,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對未來工作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規劃藍圖。服務型工作在切實保障職工利益的同時,還應該兼顧國家政府的形象,工會應該協調好政府與職工的關系,從中找出一個平衡點,維護好雙方的利益,進而保證社會的和諧發展。4.3增強工會的創新意識。21世紀,各行各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工會也不例外,如果依然采取傳統落后的服務機制,非但不能保障好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而且會使工會無法適應當下的市場環境,工會未來的發展也會受到巨大的挑戰。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工會也要樹立良好的創新意識,對當下時展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自身的職能和定位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然后對內部結構和服務機制進行改革創新,從而為職工提供更加周到、全面的服務[4]。企業在發展,廣大職工的思想意識也在進步,因此服務型工會要與企業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了解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進而根據企業的期望適當地調整內部機制,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此外工會還應該深入到基層職工群眾當中,以“工會應該如何改革”為主題進行一次大范圍的調查研究,了解廣大職工的心理需求,并將這些調查結果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維度,進而對工會做出進一步創新設計,從而創建一個滿足企業發展、服務于廣大職工的新時期服務型工會。4.4履行好工會的服務職能。工會應該對當下的勞動關系、企業發展、職工需求進行一個詳細全面的調查研究,然后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工作計劃,利用當前的社會資源履行好自己的職能作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堅實的保障。首先,工會應該從困難職工家庭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有目的、有計劃的扶貧工作,例如當職工因為年齡原因退休時,工會應該幫助職工再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如果職工的收入水平太低,則工會應該針對職工進行一個針對性的技能培訓,進而提高職工的勞動價值;然后,工會應該不斷增大服務范圍,為廣大職工送去及時、有效的溫暖和援助,例如在“五一勞動節”期間,工會全體人員可以慰問勞動模范,了解勞動模范的生活狀況;在“八一建軍節”期間,可以帶一些基本物資去慰問困難黨員,并將這些工作堅持下去,讓社會和廣大職工看到工會做出的成績,提高對工會的認可度;最后,廣大職工的扶持工作僅僅依靠工會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工會應該與勞動部門、司法部門、社會福利組織建立良好的關系,從各個角度、各個層次為職工帶去更多的幫助與扶持,進而形成一個更加和諧、穩定的服務型社會。
5結論
本文首先闡述了服務型工會的概念和特點,認識到建設服務型工會在實際運作當中應顧全國家政策大局、維護好職工的切身利益、做好各項服務工作;然后對工會的職能定位做出了詳細全面地分析研究,認識到工會是政府、企業和職工之間的重要紐帶,要切實維護好工會與職工、工會與行政、工會與黨群之間的關系;最后提出在服務型工會建設過程中,應該確保工會職能的發揮、增強工會的大局意識、增強工會的創新意識、履行好工會的服務職能,進而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冬秋.試析服務型工會的創建[J].經營管理者,2013(10):329-329.
【2】劉建林.轉型服務型工會建設問題探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6(03):105.
【3】項江川.關于推進服務型工會建設的思考[J].中國工運,2010(2):38-39.
【4】梁杰.努力加強服務型工會建設在基層中的落實[J].科技與企業,2012(22):263.
作者:周薇 單位: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信息中心
- 上一篇:經濟型工會人力資源管理分析
- 下一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