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績效

時間:2022-03-29 09:24:00

導語:政府績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績效

一、政府知識管理的內涵

政府知識管理是以知識為載體,以人為中心,以信息技術為工具,以人力資本增值、流程知識創新等為導向,系統化、組織化地鑒別、獲取、開發、共享、利用、存儲組織內外部知識的一系列活動。

首先,知識管理是一種管理理念,屬于“認知”和“精神”層次。其次,政府知識管理的施行需要其他硬件、軟件因素的支持。最后,知識管理的過程是以知識為載體,這些知識在政府中有不同的分類。根據其應用范圍可分為組織級、團隊級和個人級;根據其種類可分為“信息資產”和“流程知識”,其中流程知識是“如何順利完成任務”之類的細節,它存在于組織成員的頭腦中。

二、政府績效的內涵

從唯名的角度理解,政府績效就是政府活動的“績”與“效”之和,即“做了什么樣的事情”和“獲得了什么效用”,它與政府的使命、職能緊密相關。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組織績效、流程績效和個人績效。個人績效是個人工作產出與工作行為的結合;組織績效是組織在數量、質量和效率等方面的完成情況;個人與組織績效要靠流程來連接,流程績效包括部門間協調、工作流程通暢、流程響應等情況及表現。

三、知識管理與政府績效

知識管理能為政府績效帶來立竿見影的效益,如知識的共享、工作效率的提高等。另外它還將發揮長期作用,如使得基于知識共享的政府決策更加科學、透明等。以下將探討如何實施知識管理以改進政府績效。

1、實施知識管理,提升組織績效

(1)重構組織戰略

成功的知識管理戰略,是通過那些可以帶來組織變革、改進業務流程且與人力資本戰略緊密聯系的機制、方法、手段來實施的。一方面對組織自身使命、面臨機遇、知識架構、人員結構等情況進行全面認識和把握,制定知識管理戰略;另一方面通過配套機制的運行、組織資源的合理配置、知識庫的建造、組織成員的培訓及組織文化的引導等途徑支持知識管理戰略的執行。

(2)變革管理機制

知識經濟時代,組織的管理必須要向以知識為中心的管理機制和組織方式轉變。組織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關鍵,不是其擁有的靜態知識存量,而是組織促進知識有效轉移、流動和共享的機制。這種機制可以使最佳的實踐經驗在組織內迅速擴散,使組織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加強。

(3)變革組織文化

知識管理的運行需要其它活動的配合,如組織文化的變革。在政府組織中,引導并建立一種認同信息、知識共享的組織文化對知識管理十分關鍵。組織文化作為組織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核心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組織及其成員所遵循的潛在規則和要求,其對于新事物的態度直接影響著知識共享、知識創新在組織中的應用和發展。

2、實施知識管理,提升流程績效

(1)增進部門間協調

實施知識管理,增進部門間協調,應突出對矩陣型組織的知識管理。首先,應該改變以職能為導向的傳統部門制,實行以任務為導向的矩陣型組織,強調政府的扁平化和部門間的協調。其次,還必須設計良好環境并創建一些活動,鼓勵團隊之間共享信息和知識,以及對未知知識的探索與發掘。由于大多“流程知識”就產生于這樣的活動中,因此要注意對其進行發現及存儲并作為集體財產共享。

(2)促進流程創新

現代政府組織是一個開放的系統,知識管理的實施要借助信息技術的應用為政府流程創新提供便利。一方面要打破政府組織內部的職能結構,促進了在各種環境下信息、知識的共享和交流;另一方面,要促進政府部門間的協同辦公。因此政府知識管理的實施又可以看成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通過重組政府部門,完善公共服務流程,增加全員參與的途徑,為公眾提供快捷優質的服務。

3、實施知識管理,提升個人績效

(1)促進智力資本增值。21世紀最重要的是“人才”,實施知識管理,應以人為本,注重對人的培養及其素質的提高。人力資本的開發、增值應納入政府知識管理實施的戰略規劃中。

(2)提倡知識型工作方法。首先應改變公務員的工作方法,通過賦予其更大的權力和責任,使其重視知識的流動、共享和創新。其次應進一步地改變其工作思維方式,使其充分利用知識共享平臺提高個人生產力。最后還應賦予公務員應用知識的權力。僅有知識是沒有意義的,只有利用知識提高效率、促進創新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

(3)改善工作環境。實施知識管理還應注重對公務員工作環境的改善。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措施或行為,培育出良好的工作環境(頻繁的交流、協作,自動化的工作流程,有效知識資源的發現及獲取,對知識交換的渴望等),讓公務員在一種充滿信任、開放自由的環境中共享與創造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