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視角下工商行政管理職能分析
時間:2022-12-20 09:07:26
導語:服務視角下工商行政管理職能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服務型的工商管理職能是目前政府改革發展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針對工商行政管理所存在的問題和現工商行政管理的創新性進行簡單分析,從而得出結論想要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水平,促進其高效發展,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關鍵詞:服務視角;工商;行政管理
主動服務是現工商行政管理新的創新理念,與時俱進和解放思想是工商行政服務管理最主要的基本前提。工商行政管理的本質屬性是要求行政管理將與時俱進與解放思想中的精髓納入其中,這是對工商行政的人民性和現代性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國工商行政管理具有獨特力量的所在。在工商行政管理服務實踐的過程中,工商行政管理仍然保持著創新精神,不斷對工商行政管理傳統模式中不符合的服務觀念進行整改。也要不斷地對工商行政的服務工作提出新的觀點和思想,以創新為主,來提升工商行政管理的職能的效率。
1傳統的工商行政管理模式
我國傳統的工商行政管理中,其體制與經濟模式相互適應,將指令性的計劃及行政手段來作為重要特征。傳統的行政管理模式,主要是強調工商行政機關中行政權力的單向行駛,但其存在著以下問題。
1.1強制性管理
傳統的工商行政管理是以政府的權力以強制性為中心的一種管理模式,其具有良好的維護職能。社會經濟市場條件下,工商行政管理是根據在一定范圍的框架內對具體的市場交易來進行管制的,這種管制模式的有效性和快速性是其他的經濟部門所不具有的,且在工商行政管理中是其存在的主要前提。目前,工商管理依靠行政的權利來對市場進行管理,但在市場運行的規律上,強制性的管理模式對改進政府的管理活動及提高政府能力方面來講,并不能起到大的促進作用。
1.2剛性管理
在傳統工商行政管理的行政執法和監管中,主要是強調以管理制度為中心的一種剛性管理,認為只有采用強制性的手段來管理才能完成目標,這種管理模式講究的是服從性。剛性管理是按照其規章管理制度來進行的程序化管理,是以規章制度為中心的一種管理模式。以行政管理的角度看,管理人員只是從達到效果的最大化來考慮的,對管理價值上沒有起到重視。這樣剛性的行政管理模式,對問題的解決是不利于及時化解和整改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管理中長期忽視服務理念而造成的。
1.3管理模式過于簡單
傳統的工商行政管理模式過于簡單,將強制性的管理模式作為工商行政管理的后盾。首先,主要是強調以管理制度為中心;其次,是以采取收費和罰款來進行。這樣的管理模式過于呆板,毫無新穎性。通常是事發之后,再對其進行管理和處罰,所以缺少事前的教育和疏導,因此造成企業與政府矛盾的增加,使公眾對工商行政管理的合法性存在較深的質疑。另外,工商行政管理傳統的管理模式,直接會影響到行政職能的轉變及其服務型的構建。再加上工商行政管理人員的素質較低,機構也比較復雜,導致了傳統工商行政管理無法對新時代的發展和要求得到很好的適應。
2服務視角下的工商行政管理
2.1以民為本的行政理念
對工商管理行政的服務型視角來講是以民眾為中心的一種行政理念,而不是以政府為中心。以民為本的服務理念主要是要處理好管制和服務的關系,樹立起間接和直接服務的意識。服務型的成立是服務對服務的選擇或接受來作為主要前提,在服務型的引導下,工商行政的管理部門必須要迅速的建立起新的管理方案,逐漸提高工商行政管理的能力,不斷對社會的需求作出回應。
2.2向服務型轉變
工商部門的管理活動都是停留在行政執法的表面上。只有將監管的職責做到位,才可以使市場持續規范,這樣的轉變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基本工作。工商行政部門是管制型的代表之一,但監管是一種管理手段,并不是一個出發點,更不是一個管理目的。在實際社會中,多數工商局的監管方式還是以經濟為前提進行的,其監管的服務職能和意識都不夠明顯。在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背景之下,工商部門在進行管理的同時必須要重視現社會的需要,通過服務來促進監管。政府的行政管理不能以強制性的手段來作為經常性執法方式,要將行政指導作為一種溫和的行政管理手段,這也是建設服務型管理部門最重要的切入點。
3結語
優化、提高工商行政管理的職能是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的主要內容,也是工商行政管理中最為重要的職責。無論是從政府的起源方面來看,還是從其他角度來看,其存在的價值和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工商行政的管理部門在履行自身職責時,一定要先對群眾樹立起主動服務的意識,必須對人民有著豐厚的情感,這樣才能更好的代表與符合人民的基本利益,堅定以人為本的理念,解決好人民所反應的各種問題。
作者:周海權 單位:南安市民政局
參考文獻:
[1]章永強,汪基強,陳利玉,等.新公共服務理論視角下工商職能轉型內涵研究[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11(18).
[2]周茜.新公共管理視角下的工商行政管理建設研究[J].管理觀察,2010(30).
- 上一篇:高職行政管理專業案例教學研究
- 下一篇:電子校務對高校行政管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