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行政審批政策革新
時間:2022-08-31 10:56:42
導語:林業行政審批政策革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全社會對林業的認識越來越深刻,越來越廣泛,對林業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林業迎來了歷史性轉變,進入了以可持續發展理論和現代林業理論為指導,堅持三大效益兼顧,生態效益優先,充分發揮林業的多種功能,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實現了以產業發展為主向以生態建設項目為主,以采伐天然林為主向采伐人工林為主、由毀林開荒向退耕還林、由無償使用森林生態效益向有償使用森林生態效益、由部門辦林業向全社會辦林業的五個方面轉變。五大轉變代表了新時期發展的方向,規定了林業行政審批制度的總任務。
1、全面清理審批項目和各類規范性文件
林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從清理入手,以清理為基礎。第一步,以法律法規為依據,全面清理行政審批項目、各類規范性文件。目前,林業審批設定主要依據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防沙治沙法(2003年3月1日實施的《農村土地承包法》是又一部關于林業行政管理的法律)及12部行政法規。二十幾年來,為貫徹落實法律法規,林業部門制定了八十幾件規章和幾萬份文件。對此要分清類別全面預以清理。第二,及時組織力量,認真分析問題,抓緊時間修改完善不適應的內容,以改變方式、提高效率、簡化手續為原則,修改完善有關規定,不漏空不缺位。做到文件清理完畢,修改同時到位。
2、從林業實際和社會需要出發,制定審批程序性規定
林業行政審批,內容上即有上下級政府業務性審批,也有向社會的轉變政府職能,轉變機關作風,促進依法行政和減少審批項目,改進審批方式,是當前全社會的要求。要緊緊圍繞著實際和需要,建立合理合法、簡便規范、科學嚴謹的林業審批程序規定。
3、以五個轉變為依據,分類管理審批項目
林業五個轉變的實質和內容,轉變的要求和條件,都要切實可行的貫徹到審批當中去,落實到審批行為活動中。劃分林業審批類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第一是與林業環境建設的主體地位相適應;第二是與林業現行的管理制度相銜接;第三是與社會的發展相匹配;第四是與林業改革的總體要求相一致。
4、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嚴格管理審批部門和人員
林業行政審批雖然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有力措施,但在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項目的管理中,在行政審批過程中,避免不了的產生權錢交易,滋生官僚主義與腐敗。為了有效預防和克服行政審批反作用,一方面設立林業行政審批必須實事求是、合理合法,審批做到公開、公正、高效、低耗,推進依法行政。一方面對行政審批部門和人員,要切實有效的管理。
二、林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總體思路和目標
行政審批設定的宗旨,一是促進社會的發展,二是保障經濟運行,三是保護基本權力,四是體現公平、公正,五是實施調控。必須客觀、歷史地看待審批制度的形成與發展,更要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指導審批制度的改革。社會的變形、轉軌,歷史進步,使得已設定的審批,規定審批的內容,都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形勢,這是林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外在要求。林業的五大轉變,林業所處的地位和林業所承擔的任務,大量的都是互相矛盾的是脫節的,如果不進行深刻的改革,林業無法擺脫這種狀況,這是林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內在要求。
總體思路和目標是:林業審批制度改革總的要求,是要體現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促進政府轉變職能,履行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有利于約束和規范行政行為,推進依法行政;有利于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要突出林業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又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的特性。要符合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作為的市場規則。要分階段有序進行,分類型科學管理。
第一階段為取消、廢止。取消一切沒有法律依據的審批,取消部分有依據但不合理的審批,取消可由市場自行調節的審批。以是否適應林業的轉變,是否適應林業的改革為基本要求,分廢止、修改、繼續執行三類,全面清理文件。
第二階段為調整規范。一是保留的要規范,要制定程序性規定,制定規章制度,嚴格規范審批機構和人員、審批活動和行為;二是取消要盡責,要制定相關辦法,加強協調監督指導,務必不能形成斷檔和真空。三是轉向的要有措施,要完善規劃,制定運行規則、行業標準和認證辦法。
第三階段為提高水平和質量。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進步,完善行政審批的管理、運行、監督機制,提高工作水平質量和效率,豐富積累宏觀管理經驗,逐步實現主要功能由市場調劑,資源主要由市場依法配置的局面。一是要按已劃分的審批類別,按照林業運行的規律和特點,適度集中受理、集中行政審批權,在集中受理所有審批申請的基礎上,將核準類和沒有數量限制,條件、標準相對簡單的批準類項目,集中到專司審批的一個部門,切實將行業管理與行政執法、行政管理與行政審批分開;二是推行電子政務,實現網上辦公。隨著國家政務網的建設,林業行政審批對下級政府,對規劃、項目等不需要現場檢測、認證的統一審批表格,完善受理和告之環節,實行網上審批;三是限制對市場準入的前置性審批項目,不依靠設置前置審批管市場,加強外部溝通協作,加強市場監督檢查,依法行政處罰,三管齊下管好市場。
- 上一篇:審計局選拔任用工作報告2篇
- 下一篇:審計局法治創建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