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行政管理畢業論文

時間:2022-10-22 04:52:27

導語:農業行政管理畢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行政管理畢業論文

一、農業管理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1.管理機構的同構設置,束縛了特色產業的發展

農業是一個高度依賴自然條件和環境資源的產業,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因此十分有必要按農業資源的稟賦特征,逐步形成具有區域優勢的產業帶。但是,從省到市、縣的地方農業行政管理機構,設置上基本與中央一致,職能高度同構。這種情況,既不利于地方主導產業的形成,也不利于地方專業特色產業的發展,客觀上也不利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不利于農業區劃特別是特色產業帶的形成。

2.中介組織發育滯后,影響了市場主體作用的發揮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極大的調動,農業生產迅速發展。然而,千家萬戶的小農分散經營面對農業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挑戰,暴露出規模小、效率低、競爭力弱的嚴重缺陷。同時,政府對農民的技術、信息和市場服務也難以到位。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低,主要是連結農戶和市場的中介組織發育滯后,使得農業的市場主體缺位。這種局面既不利于形成國內統一、競爭、開放、有序的大市場,也不利于我國農業參與國際競爭。

二、農業管理體制創新與技術創新

隨著我國農村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逐步深入,農業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也應隨之發生變化。為此我們必須不斷地對農業行政管理體制進行創新,做到農業行政事務有的放矢,以適應農村社會和農業經濟發展的要求。改革完善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系,要在轉變傳統觀念、建立健全法制觀念的基礎上進行管理體制的創新與管理技術的創新。

1.農業行政管理理念的創新

在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我國農業部門首要做的就是管理理念的創新。從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身來講,政府行政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行政人員的行政行為就會表現為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實現共同富裕。因此塑造服務型農業行政理念是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系創新與發展的要求與必然趨勢。其次,面對市場經濟中的新情況與新問題,要求農業行政部門不斷更新觀念,迅速面對現實,積極尋找解決問題與矛盾的方法與途徑。更應樹立開放理念,將所掌握的公共信息向廣大農民開放,全面推行“陽光政務”。

2.農業行政管理體系的創新

在農業行政管理理念創新的同時,更應注重管理體系的創新。在職能的優化上,應根據農業發展的需求重新定位,準確界定管理部門的職權與職責。應著力于建立、完善和維護統一的公平競爭的市場:一是建立健全市場管理制度和市場管理組織機構,完善市場服務職能,加強對市場的監督管理,營造和維護公平與法治統一的良好的規范有序的市場經濟環境。二是改進宏觀經濟調控職能,自覺運用財稅、貨幣、產業政策以及通過價格、利率、匯率和稅率等經濟杠桿來調控農村經濟運行。三是培育和健全各類社會中介組織,并充分發揮其服務作用。如建立各種行業協會,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從而提高我國農業的整體竟爭力。四是強化政府公共服務意識,充分發揮政府在公共領域和提供公共產品的職能作用,如提高農村基礎教育水平,增加農村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等。總之,要促進政府農業行政職能由全能向有限,由管制向服務,由劃漿到掌舵的轉變,促進部分農業行政職能的市場化和社會化。從組織結構上來說,農業內部各產業,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農業資源的保護與利用、農業生產的投入與扶持、農業科技的開發與推廠、農產品的加工與運銷、食品的安全與國內低頻市場的開發等,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目前,我國農產品產業鏈人為割裂,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嚴重脫節,管理職能分散的體制安排和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我國農業發展新階段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需要,不利于國家糧食安全的大局。我國應該借鑒它們的經驗和教訓,進一步改革完善我國政府的農業管理體制,盡快將各部門涉農機構撤消或合并,對現有的涉及農業管理有關部委的機構設置進行調整,農業管理職能進行重新組合,組建新的綜合統一的農業部門,確保農業資源利用、農業生產、農產品營銷和農村發展等整個農業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有效管理和協調。

3.實現管理技術創新,構建農業“電子政府”

提高行政效率是當前農業行政管理中的一個大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出路,除了加快農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外,提高農業行政的信息化程度是一個關鍵。但農業網站不多,而且信息量少,更新速度慢。因此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系的創新還應該包括農業行政手段的創新,主要指農業行政的電子化、信息化和網絡化,推進電子政務的發展。當前,我國應進一步加強農業信息網絡的建設,提高農業政務信息化程度,從而能更及時、準確、有效的實現為農業服務的目的。要加快農業電子政務的發展,首先就要消除人們認識上的誤區.電子政務不僅僅是政府部門的計算機化或政府上網,而是要打破傳統的手工政務處理模式,實現整個政府業務流程的整合,并在網上實現與公民的互動,提供全方位的網絡服務。二是要建立完備的農業宏觀決策信息咨詢系統及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農業生產信息、市場信息、技術信息、法律法規信息等對于廣大農戶和決策者都十分重要,及時、準確、可靠、全面的信息是搞好農業管理的必要條件。因此,必須建立完備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為農業宏觀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提高決策的科學性。第三,就是要建立與網民的互動反應機制。可以在網上設立專門的論壇進行農業問題的討論;對重大農業問題的決策可通過網絡調查的方式搜集群眾意見;設立網上咨詢信箱,并對網民的郵件設專人及時回復。在世界日益進步的今天,我們應不斷加快農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以及中央和地方農業行政機關間的關系,不斷縮減政府規模,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不斷提高農業行政管理績效,并以立法保證改革的成效,建立一個機構合理的、決策科學的、綜合的、健全的農業行政管理體系。

作者:格日勒單位:陜西師范大學政治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