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勝任力與工作績效研究

時間:2022-09-04 11:04:37

導語: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勝任力與工作績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勝任力與工作績效研究

一、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員存在的基本問題

我國的新課程改革已經進入了如火如荼階段,但是我國各大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員在諸多方面均存在不合理發展情況,如專業素質不夠高,管理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不夠強等。新課程改革之后,不斷強調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實際情況,再采取相應的管理手段且進行專業化的管理,能夠提高其行政管理水平[3]。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問題:其一,專業水平比較低,且大多數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員未進行教學方面的培訓,因此缺乏理論基礎知識的支持;其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員不具備基礎教育教學知識,因此無法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進行靈活運用,使得管理工作呈現呆板化發展趨勢;其三,整體上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偏低,部分管理工作人員缺少責任性和積極性,因此影響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員的勝任力。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勝任力的相關表現

西方國家在勝任力評價基礎之上,能夠在勝任力的管理廣泛應用到私營企業中。國內研究中,對勝任力主要集中在企業管理中,在高校方面的研究比較少。出現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其一,研究成果比較少;其二,研究對象的差別比較大;其三,研究方法差別比較大。運用工作分析方法和文獻歸納方法所得出的結論不一致,因此很難相互比較[4]。基于此,在勝任力研究領域中,進行深入研究需要相互檢驗。在高校行政管理勝任力的研究中目前來看不多見,開發的勝任力內容也達不到預測效果,檢驗職員的實際工作變現目前來看尚不清楚。勝任力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質量意識質量意識從字面意思上來看,主要指的是對自身工作質量要求方面的認識,對本學校的教育質量重新進行認識,以全身心的服務和質量意識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從而能夠提高行政管理工作人員的勝任力[5]。2.行政意識所謂行政意識主要指的是行政工作的要求,行政工作應該具有其基本素質,時工作人員本職范圍之內的事情,想要做好工作,必須保持學校整體工作的權威意識。3.崗位意識崗位意識主要說的是對所在崗位的知悉叫程度,要求工作人員能夠完成相關職責和任務等,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之下完成相關工作。在全面實接待制度和責任制度時,涉及到的高校的人與事物等均需要在職責范圍之內進行解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員在遇到相關問題時,不需要耐心說明其原因,只要在限定日期之內解決,對超出本職工作范圍之內突發事件要交給管理工作人員,協同解決問題,樹立良好的高校形象。4.責任意識責任意識在工作中,是一種被融入到個人生活中的負責任態度,以崗位意識為基礎,達到更高層次的意識。基于此,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必須盡到自己的責任,對工作中出現的偏差問題和失誤問題進行及時的補救工作,繼而能夠保證工作順利進行[6]。5.創新意識在本職工作中,不斷開拓進取,創新相關工作,繼而使得本職工作能夠充滿活力,以期推動本職的工作能夠順利地發展。基于此,需要工作人員在思考中與實踐互為比較,從中找出最為理想的解決方法。6.大局意識大局意識顧名思義就是以國家的集體利益為中心,不斷處理好其中存在的問題。大局意識也要求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員能夠從本校的教育工作大局出發,做到內心的每時每刻均能夠以學校的發句發展為中心。7.角色意識所謂角色意識就是要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員不斷明確好自身的角色和地位等,保證其在高校工作中發揮最大價值。

三、勝任力與工作績效之間的關系

崗位勝任力最主要指的是:其一,知識素養;其二,職業技能。工作人員的性格特征和個人影響力主要影響的是人際關系,而教育視野主要影響的是奉獻程度。首先,勝任力對高校行政工作人員存在預定的預見性,因此說明勝任力與高校行政工作績效工作之間存在其他方面的影響因素。舉例來說,文化環境因素、部門崗位差別等。其次,在崗位選拔提升的基礎情況下,按照道德、能力、績效等方面來逐項評定出結果。但是,在執行過程中,由于標準過于模糊化,所以存在區分度不夠高和不能輕易量化等問題。在考核過程中,考核形式流于表面,在道德環節中很難進行有效評定。最后,現階段的管理干部培訓缺乏對相關工作方法和職業道德素質的指導,因此缺少個性化和針對性,無法滿足不同高校的績效評價要求。

四、構建高校工作績效考核體系

首先,制定合理的考核目標,建設高校工作績效考核評價體系。遵循統一性和差異性原則,不能輕管理、重研究。在遵循定量原則基礎之上,一方面要重視計劃考核,另外一方面還要重視數量考核。遵循連貫性和動態性互為結合的原則之上,保證各個不同階段的計劃能夠按照計劃順利進行,跟緊時代的發展步伐。除此之外,還要從多個角度來考慮事情,加強計劃的有效性。其次,不斷完善運行管理機制。目前來看,大多數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員采取的是自評和學生、學校職員互為結合的評價模式,繼而能夠使得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更為科學化、合理化。建立完善的運行管理評價體系,能夠對管理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實施更為全方位地評價,廣泛提高其工作的透明度,方便全校的工作人員均能夠進行監督管理,最終得到客觀性地評價。

綜上所述,作為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其基本素質決定了高校的管理水平,進而影響到高校的整體競爭力。只有全面且準確地考察行政管理工作人員的能力,才能夠采取合理的解決措施,以期能夠促進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從上述情況不難看出,將管理部門的固定管理方式轉變成具有正確導向的管理方向,在推進高校管理評價體系基礎之上,具有推進作用。

作者:楊慧娟 單位:東莞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黃秀蓮.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勝任力與工作績效的關系[J].人力資源管理,2015,12(9):138-139.

[2]邢安定,邱峰,陳小榮等.運用平衡計分卡考核激勵工具提高醫院行政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J].醫學信息,2015,10(z1):239-239.

[3]邵巍,高培軍.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評價模型分析[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0(4):74-76.

[4]姜芬奇.淺談高校基層行政管理人員的自我價值感及其提升[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4):174-176.

[5]沈學伍,王平.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自我價值感及其提升策略[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4):59-61,96.

[6]姚林.基于勝任力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評價[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4(6):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