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執法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20 02:23:00
導語:行政執法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事件的回放
12008年6月28日,貴州省翁安縣。一名女學生溺水身亡后,部分群眾因不滿公安機關的死因鑒定結果,聚集了數萬人在縣政府和縣公安局門前,且人越聚越多。在縣政府有關負責人接待過程中,一些人煽動不明真相的群眾沖擊縣政府、縣公安局和縣委大樓。隨后少數不法分子趁機打砸辦公室。并點火焚燒多間辦公室和一些車輛。
22008年7月19日上午,云南省孟連縣公安機關在孟連的公信鄉、勐馬鎮部分農村地區開展社會治安整治過程中,在對勐馬鎮5名犯罪嫌疑人實施抓捕時,遭到受人煽動的500多名當地膠農手持長刀、鐵棍、鋤頭等工具圍攻。沖突過程中有41名警察被打傷,9輛警車被砸壞,同時有15名膠農被打傷,2人被民警使用的自衛的防暴槍擊中而死亡。
32008年11月7日,深圳寶安區石巖街道組成由交警、治安員、應急隊員、街辦工作人員參加的、清理整治非法機動車行駛的活動。在行動中街辦-_工作人員用手中的對講機砸向因慌亂而急轉掉頭的摩托車駕駛人李國超,李因受傷搖晃著撞向旁邊的路燈柱,后經醫院搶救無效而死亡。附近群眾知道消息后,聚集在事故現場周圍,直至當天下午聚集了數千名群眾,少數不法分子燒毀了值勤的警車。
42008年11月,重慶、海南的三亞、甘肅的永登等地的出租車司機因不滿承包費的增加、黑車太多等問題以及向有關政府部門反映又長期得不到解決而集體罷運。使當地居民及游客的出行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二、群體性事件發生的原因剖析
1對于群眾的合理、正當訴求處理不當。云南孟連的膠農事件發生,就在于當地政府對膠農的利益訴求長期不予解決。當地的膠農與橡膠企業之間因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而矛盾重重,屢經反映而未予解決。然而當地有關政府部門的領導卻乘坐著由橡膠公司提供的汽車。這就難免使膠農們心存疑慮;而貴州翁安事件的發生,也是因為當地長期以來在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移民安置、違章建筑拆遷、國有企業改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屢屢侵犯了群眾的利益,引發了當地群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至于重慶、三亞等地的出租車罷運事件,還是因為出租車司機的正當合理的訴求長期以來得不到政府部門的重視,引發了出租車司機對收入與付出嚴重不符的強烈不滿,進而采取了全市罷運的結果。
2政府信息的不公開,使得老百姓對政府不信任、不滿意。翁安事件之后官方對此事的定性為“不明真相的群眾被黑惡勢力或不法分子煽動利用”,與此相似的在深圳石巖事件、云南孟連事件中都有類似的表述。為何本無直接利益關系的群眾會這么容易被不法分子煽動利用呢?群眾為何會不明真相呢?在資訊與傳播手段越來越豐富的今天,某些政府部門仍習慣于逢事“捂蓋子”封鎖消息,而廣大群眾則沒有充分、權威的信息源可供其分析甄別,在謠言四起的情況下,政府部門沒有真實可信的消息公之于眾,相反可能還會公布一些群眾無法接受的“假消息”。此時不法分子就會利用一些小的事件趁機煽風點火,引發群眾的激動情緒,造成事端。
3多種矛盾的長期聚焦而得不到有關政府部門的及時、有效解決。三亞的出租車罷運發生后,三亞的市長江澤林在2008年11月14日下午3點左右與出租車司機的代表的見面會上指出“……在這近一年的時間,你們受到了委屈,你們沒有獲得應有的待遇和收益,降低承包金這項措施是我們去年調研的結果,但直到現在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這里有政府的失職……”。分析重慶、三亞及永登等地發生的出租車罷運事件,不難發現,在這些地方及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出租車行業一直都存在著承包金太高、黑車太多等問題。而這些問題雖經反映,卻一直沒有哪個政府部門強有力的解決辦法,從而使出租車司機的不滿情緒被激化,造成了罷運事件。
三、解決問題之對策
1強化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執政為民”、“依法行政”意識
2008年9月19日,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批評一些干部對群眾呼聲和疾苦置若罔聞,對群眾生命麻木不仁。9月20日,總理也強調,要強化行政問責制。出了問題必須嚴格追究領導責任。翁安事件和孟連事件都存在著一些領導干部作風漂浮,脫離群眾,漠視群眾利益,聽不進群眾意見,離群眾越來越遠的情況。這些都表明。雖然“執政為民”、“依法行政”的提出已有很長時間,但在有些政府部門、在有些領導干部和公務員身上,還遠未深入其心。孟連事件后云南省委副書記李紀恒嚴厲警告官員“說話沒人聽,干部沒人跟,群眾拿刀砍,干部當到這份上,不如跳河算了。”有些領導干部、公務員在位只考慮如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至于群眾的需求、群眾的利益壓根就沒有放在心上,至于政治學習純粹就是走過場、講形式,或就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根本就沒有從思想上引起重視,沒有將其深入其心中、外化為自覺的行動。如果領導干部、有關的公務員們的意識中多一些“執政為民”、“依法行政”,就不會對群眾長期反映的利益分配不公的問題視而不見、推諉扯皮。所以,“執法為民”、“依法行政”還應再深入學習,扎根于領導干部、公務員的頭腦之中。使其成為真正的、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的公務員,能時刻將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積極、公正地解決群眾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需求。
2政府客觀、及時公開信息,使群眾在第一時間了解事實真相
政府及時、客觀公開信息,使群眾了解相關的事實真相,及時作出相應的判斷,這樣就完全可以避免一些大型的、惡性的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在相關的群體性事件發生之初,政府相關部門往往會匆忙定性:不明真相的群眾被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操縱。為什么群眾會不明真相呢?真相到底是什么?誰又及時將真相告訴過群眾呢?在沒有正確、客觀的消息來源的情況下,小道消息、假消息自然會到處被傳播,加上群眾長期對政府的不滿、不信任,稍遇矛盾就會被激化。就會發生大型群體性事件。群眾有權了解真相,政府有義務把真相通過各種途徑廣而告之于廣大民眾。因為對于事情的真相,政府如果在緊要關頭“失語”,必然喪失了引導輿論的主動權。看似避免了承擔責任的風險,實際卻陷入了被動,增加了平息事態的難度,因為人們的情緒一旦失控,再要用真相去向群眾解釋,要求群眾相信,肯定要比平常時期把真相告訴群眾、做群眾的工作難度要大得多。
3注意日常工作的積累,積極化解各種矛盾,協助解決問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無論是“翁安事件”。還是“孟連事件”,當地群眾間的利益糾紛,群眾對政府的不滿、怨氣,都不只是一兩天的時間。翁安縣在礦產資源開發、移民安置、建筑拆遷等過程中,屢屢發生侵犯群眾利益的事情,而政府對這些問題的存在卻視而不見;而“孟連事件”的發生則是由于當地的膠農與橡膠集團之間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以及由來已久的矛盾,對這些問題膠農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要求解決,然相關部門一直未有行動,拖延不決;不僅如此,當地的膠農看到的卻是政府相關部門的人員坐的是橡膠公司提供的車輛。這就不能不使膠農們產生其他的聯想:政府部門和橡膠公司是一伙的,難怪我們所反映的問題遲遲沒有人來解決。于是就對政府產生了不滿和怨氣;再加上有些工作人員在處理問題時,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甚至隨意動用警力,越發激起了大家對政府的不滿和怨氣,稍遇一點小事大家的情緒就會被激化,從而引發大型的、惡性的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基于此,我們的各級政府部門、我們的相關公務員就應該在平常的工作中注意發現問題,隨時解決問題,耐心、細致地化解各種矛盾于萌芽狀態,公正的對待矛盾的各方。
4落實行政問責制,使權與責有機地統一起來
“問責”承載了公眾強大的訴求,就是公眾希望它能夠使官員真正對權力抱有敬畏,能夠真正盡職盡責,依法行政。法治社會所遵循的就是權與責的統一,“有權力就有責任”的關鍵應是在落實上下工夫。把責權統一起來,加大追究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的力度,用責任束縛公務員的行為,是其該有所為,有所不為。在2008年的九十月間,一些政府高官因疏于管理導致發生特大責任事故而紛紛落馬,表明了中央對官員問責的決心。各地也應抓緊落實,誰主管的工作出了問題,理所當然地應該由誰負責任。為此各地也出臺了一些關于行政問責的地方性法規或規章。只有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使權責具體化,相關人員的責任心自然而然就會加強,那種“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消極心態將不再被有些官員奉為明哲保身的護身符。
摘要:2008年,中國政府面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果斷應對,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盡量使得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生活的危害減少到最小,對此國人也深感欣慰。然而2008年同樣是有喜有悲的一年:有因自然災害如雪災、地震造成的巨大損失;有人為的因素造成的諸如礦難、毒奶粉事件;還有一些因為對政府處理問題不滿意而發生的大型、惡性群體性事件等。在自然災害面前我們的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積極應對,其所作所為足以被世界各國所稱道;然而在人為的災害面前,我們除了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外,更需要我們深思。
關鍵詞:行政執法;為民服務;群體性事件;意識
- 上一篇:城鄉規劃中聽證制度研究論文
- 下一篇:糧食企業體制改革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