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力電纜安全管理
時間:2022-10-14 02:46:48
導語:淺談電力電纜安全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電力電纜的選擇
1、電力電纜截面的選擇
應根據具體供電回路的設備參數選擇電纜載流量。但其制約因素很多如,最大工作電流啊,正常長時間工作導體溫度,最大工作電流時導體溫度,最大短路電流,最大短路電流時間,及短路時溫度,最大短路電流及為三相短路電流,一般以三相短路電流為準,電纜機械強度要求,抗拉伸強度影響絕緣水平,電壓穩定性問題等等,這些都制約著電纜載流量,也直接制約著電纜截面的選擇。如不能滿足這些因素的要求很可能對電力電纜的壽命有很大的影響,且可能在一定特定條件下出現事故,從而影響正常供電安全。
2、除以上要求外還應考慮
(1)日照情況、季節及早晚溫度差、最大風力、土地及空氣的腐蝕性及土壤的阻熱系數等自然環境影響。(2)在火災爆炸危險環境時電力電纜應選用阻燃型且根據危險環境的情況選擇敷設方式及位置,如可燃氣體站房內應根據氣體對空氣的密度來決定是在頂棚還是地面敷設,同時此種環境中最好應采用明敷設,便于維修。(3)多跟電力電纜并行敷設影響。
3、特殊情況
(1)電力電纜在電纜溝內埋砂敷設時,熱阻系數應按大于2.0K•m/W選取。且電纜上外層絕緣及防火涂料等過厚時,應計入其熱阻影響。(2)在敷設線路過長時應進行壓降計算,考慮電壓降來選擇電纜,一般會放大電力電纜的截面積,根據此供電回路的電壓等級、計算電流、長度、功率因數等因素確定。(3)選用一根經過多種敷設環境的電力電纜截面時,應該以環境對電纜載流量負面影響最大的一個環節為主。
二、電力電纜的敷設
電力電纜敷設的方式關系著電力網絡正常的工作,關系著整個電網的安全,是電網安全管理的重點。電力電纜的敷設方式應該根據施工條件、環境特點、供電回路的負荷等級來確定。從滿足運行可靠、便于維護和技術經濟合理的原則來選擇。
1、直埋及穿管敷設
(1)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①35kV及以下電力電纜同時直埋根數應不大于6根。②直埋敷設的地區一定是在廠區通往遠距離輔助設施或城郊等不易有經常性開挖的地段或在易翻修的人行道或道路邊緣。過路時應穿鋼管保護。③地下管網較多的地段,和可能有熔化金屬、高溫液體溢出的場所,不宜用直埋。易選用穿管敷設。④穿管敷設時應考慮所穿管的材質,如鋼管、螺紋管、鍍鋅鋼管、熱鍍鋅鋼管、水泥管等等。一般人行路、草坪等稱重量不大地下可選用螺紋管,稱重量較大則選用鋼管,有腐蝕性地區選用鍍鋅鋼管或熱鍍鋅鋼管,有特殊位置過路(鐵路下方)可選用水泥管,再在水泥管中穿鋼管或螺紋管。⑤穿管敷設時在間距50米以內應設電纜井,方便穿線及維護。電纜井的大小應根據穿管數量來定,井的材質應根據所在地區選擇若在非稱重區易采用磚混結構,蓋板為非承重蓋板,若有較大承載,應根據承載重量由土建專業設計并做承載蓋板。(2)穿管敷設主要應符合下表要求:電力電纜所穿管徑應為電纜外界1.5倍,且同回路電纜穿一根鋼管(選用獨芯電力電纜敷設),不同回路電力電纜分管敷設。電纜直埋敷設時應覆蓋沙土掩埋,并在頂層敷設保護板。(3)當遇到某些特殊環境時應滿足下列標準:控制電纜直埋敷設與控制電纜平行敷設時間距不小于0.1米,交叉敷設時間距不小于0.5(穿管敷設時距離可減半);電力電纜或控制電纜直埋敷設與10kV以下電力電纜平行敷設時間距不小于0.1米,交叉敷設時間距不小于0.5(穿管敷設時距離可減半);電力電纜或控制電纜直埋敷設與10kV以上電力電纜平行敷設時間距不小于0.25米(穿管敷設時距離可減半),交叉敷設時間距不小于0.5(穿管敷設時距離可減半);電力電纜直埋敷設與熱力管溝平行敷設時間距不小于2米(穿管敷設時距離可減半),交叉敷設時間距不小于0.5米(穿管敷設時距離可減半);電力電纜直埋敷設與油管或易燃氣體管道平行敷設時間距不小于1米,交叉敷設時間距不小于0.5米(穿管敷設時距離可減半);電力電纜直埋敷設與非直流電氣化鐵路平行敷設時間距不小于3米,交叉敷設時間距不小于1米;電力電纜直埋敷設與直流電氣化鐵路平行敷設時間距不小于10米,交叉敷設時間距不小于1米;電力電纜直埋敷設與建筑物基礎平行敷設時間距不小于0.5米(穿管敷設時距離可減半);電力電纜直埋敷設與公路平行敷設時間距不小于1米(穿管敷設時距離可減半);電力電纜直埋敷設與排水溝平行敷設時間距不小于1米(穿管敷設時距離可減半);電力電纜直埋敷設與樹木主干平行敷設時間距不小于1米;電力電纜直埋敷設與1kV以下架空線干平行敷設時間距不小于1米(穿管敷設時距離可減半);電力電纜直埋敷設與1kV以上桿塔平行敷設時間距不小于4米(穿管敷設時距離可減半)。電力電纜直埋敷設與可燃氣體平行敷設時間距不小于4米(穿管敷設時距離可減半)。
2、電纜構筑物敷設
電纜構筑物敷設一般為電纜溝或電纜廊道敷設。電纜溝或廊道多為多種電纜的共同敷設,數量相對少、且為節省費用時一般選用電纜溝敷設,電纜溝有室內、室外兩種。室內電纜溝一般在配電站、變電所等電力電纜集中的建筑內使用較多,一般選用鋼蓋板,板下加鋼肋以保持其穩定性。室外電纜溝則根據其稱重大小進行設計與選用。而當電力電纜較多,且供電負荷使用年限較長時,可選用廊道,廊道為整體封閉型,特定位置設人孔或料孔,內設照明。國內很多船塢周圍的供電及大型配電所一般使用廊道敷設電纜,國外一些大型城市的外線供電則選用廊道較多,這樣的供電敷設幾乎一、兩百年不用再做電纜敷設的構筑物建設。也應選好位置,如電力電纜及弱電通訊電纜最好應分溝敷設,若條件有限,則應考慮,將高壓電力電纜置于溝內最上層,低壓電力電纜置于中層,最下層放置通訊機弱電電纜。同時在有火災及爆炸危險區域內電纜溝內應采取沙土掩埋。
三、電力電纜附件及安全維修
1、單相電力電纜的金屬護層
必須直接接地,而且在金屬護層上任一點非接地處的正常感應電壓,在采取不能接觸安全措施時不得大于100V,否則不的大于50V。交流單相電力電纜接地方式選擇,有直接接地、全接地、互聯接地三種。
2、電力電纜的維修
電力電纜的檢修是保護電力電纜及維持電網正常運行的又一重要環節。在正常的工作中無論是高壓電纜或低壓電纜,在施工安裝、運行過程中經常因短路、過負荷運行、絕緣老化或外力作用等原因造成故障。電纜故障主要有接地、短路、斷線三類。(1)其故障類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單相或兩相對地短路。②兩相相間短路。③三相相間短路。④單相斷線或多相斷線。(2)主要方法如下:①測聲法,此方法對高壓電纜內導體與絕緣層閃絡放電較為有效。②電橋法,電橋法就是測出電纜芯線的直流電阻值,再準確測量電纜實際長度,按照電纜長度與電阻的正比例關系,計算出故障點。③電容電流測定法,電纜在運行中,導體之間、導體對地都存在電容,該電容是均勻分布的,電容量與電纜長度呈線性比例關系,從而找到故障點。④零電位法,即電位比較法,適應于長度較短的電纜導體對地故障,應用此方法測量簡便精確,無需復雜計算。
四、結語
電力電纜在電網、地方、工廠和重要建筑設施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到目前為止在大部分地區是不可替代的輸電工,電力電纜的安全管理是高壓配電網絡的安全運行水平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電力電纜的安全管理直接影響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是電力系統與用戶直接相連的重要環節。應該合理的,安全的應用和管理電力電纜,才能保證讓電力給工業,人民帶來更大的效益和幸福。
本文作者:鄭偉楊義工作單位: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錦州供電公司
- 上一篇:中國夢主題宣傳教育方案
- 下一篇:淺談住宅施工安全管理研究